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49年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演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户籍制度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调整、准市场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调整与改革、市场经济时期户籍制度的改革三大历程。中国现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关节,在于逐步剥离附加在户口上的多种利益,通过居民身份证、暂住证的实行,粮油关系的废除,以及住房的商品化和就业的市场化,以明显弱化户口的作用,从而达到调整失衡的城乡利益格局的目的,最终实现城乡居民真正身份平等的自由迁徙。  相似文献   

2.
透析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当代户籍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阻碍了我国农业人口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会人群之间的差别,侵害了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户籍制度必须加强经济、文化、教育建设,尽快缩小和消除东西部地区、大、中城市之间的差别;加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严密和完善户口管理;进一步调整城市户口迁移政策,继续放宽对户口迁移的限制;加强户籍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3.
户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是指按户逐人记载公民基本身份信息、自然变动、迁移变动、身份变动等内容的一系列法律规范。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焦点是不平等的二元户口结构 ;严格的“农转非”户口迁移政策 ;走样了的户口功能。政府对户籍的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 ,但仍要在加强引导、解决焦点问题、总结推广成功经验、解决深层问题等方面作出努力。改革中注意不能全盘否定户籍制度的作用 ,要有法律意识 ,要朝缩小城乡差距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要求改革户籍制度的呼声不断。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难点:1.从资源分配上,统一城乡户口并不意味着相关社会问题会随之解决;2.对于大城市户籍改革成本的认识难以统一;3.统一城乡户口意味着流动的双向性。动力基础:1.城市拉力不断提升;2.农村推力经济的持续发展;3.实现比较利润的平衡化。  相似文献   

5.
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镇户籍制度已不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口、人才的大流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了城镇化进程,必须进行改革。制定城乡一体、统一规范、便民利民、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镇户口准入政策;规范审批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城镇户籍落户手续,使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户籍制度的历史回溯与改革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后我国的户籍制度经历了建国初期短暂的自由迁移、195 8年开始的严格限制户口自由迁移特别是限制农民向城市迁移以及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主要是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三个时期。沿用近半个世纪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尚局限于小城镇范围 ,这有其认识上的严重误区。户籍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措施。实行全体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 ,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关于改革户籍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过去二元户籍制度按“农业”和“非农业”划分户口性质的不科学性和不合理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并在条件成熟时取消按属地划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 ,而且为使户籍改革取得成效 ,还必须建立覆盖城乡的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注意及时解决新的不平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盲目性、不彻底性,法律规范滞后及定位不准等困惑。为此,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制度,强化户籍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分类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以及尽快完善户籍立法等户籍制度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属于政府主导的推进模式,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进行投融资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手段。当前,征地制度被赋予了重要的融资功能,户籍制度则基本停留在户口政策改革的层面。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制度改革,应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投融资制度,征地制度改革需要赋予农民合理的补偿权,户籍制度改革不是户口改革,应该建立起公平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制度改革可以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产业整合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对区域经济活动与经济增长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规划中,应该结合城市圈产业结构、圈内有关城市的产业优劣势,以武汉市为增长极,建立整合产业发展的有效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金融一体化,发挥金融业促进产业整合的纽带作用;落实“错位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合理产业布局;承接产业转移,整合八大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