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实验性脑挫伤GFAP,PCNA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采用改进的Feeney氏落体打击致Wistar大鼠脑挫伤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GFAP、PCNA的改变,用图像分析仪对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灰度和面积进行测量,SAS统计软件分析,得出脑挫伤后GFAP、PCNA变化的时间规律性,为脑挫伤形成时间推断提供新的手段。GFAP阳性细胞面积和灰度伤后呈上升趋势,伤后3h,即有显著增加(P<0.01),至4天时,阳性细胞灰度,面积达到峰值(P<0.01),伤后7天仍保持较高水平(P<0.01)。PCNA阳性细胞伤后12h出现,灰度呈上升趋势,面积呈下降趋势,伤后3天时达到最大值(P<0.01)。因此,GFAP、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灰度,面积改变有时间性规律;推断2~7天的脑挫伤则以GFAP、PCNA改变为主;脑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增多,只有很少一部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而来,且这种增殖在伤后3天时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2.
应用PAP法检测成人皮肤切创纤维连接蛋白推断损伤时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PAP法,对15例成人腹部不同时间组(2小时以内)手术切创皮肤进行研究,观察Fn的分布、含量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同时作H.E和Masson三色染色对比观察。结果发现:创伤即刻,创壁仅有少量Fn阳性颗粒;15分钟后,创壁表面Fn含量增多,呈薄层、断续的细条状;以后,随着时间延长,创壁表面Fn含量逐渐增多,呈连续细带状;至2小时,创伤局部Fn含量明显增多,创壁表面Fn是较宽带状,创壁内Fn亦增多,并是浓度梯度改变。PAP法检测Fn,可为鉴别生前与死后损伤、推断早期损伤时间,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捅创论(附尸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尖无刃的细长钝器,沿其长轴戳入人体形成的创伤应命名为捅创。国内外现有的法医学书籍很少甚至没有描述过此创,个别作者将其归入锐器刺创。本文作者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不仅该创的致伤物为无刃无尖的棍棒类钝器(如木棍、木桩、手杖、擀面棍、铁锹把、竹竿、筷子、钢筋)而且成伤机制、形态学变化也与锐器刺创不同,应属于钝器伤。  相似文献   

4.
李树山 《法医学杂志》1995,11(3):120-120,144
同一现场不同死亡方式3例分析李树山(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公安局,七台河154600)ANALYSISOFDIFFERENTMANNERSOFDEATHATTHESAMESCENE:REPORTOF3CASES¥LiShushan(PublicSecuri...  相似文献   

5.
作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PAP 法对人体腹部4小时以内切创缘 FN 进行染色观察,发现在切创早期创缘 FN 随着时间延长就有明显变化。为法医鉴定早期切创时间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还发现鼠和人腹部切创经过时间虽相同,但创缘 FN 染色强度却不同。  相似文献   

6.
跨境数据流动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境数据流动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与对策TRANSBORDERDATAFLOW’SINFLUENCEONNATIONALSOVEREIGNTYANDTHEPOLICYOFITSNEGATIVEINFLUENCE程卫东随着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跨境数据...  相似文献   

7.
专属地域管辖与特别地域管辖趋同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属地域管辖与特别地域管辖趋同论ASSIMILATIONOFEXCLUSIVEREGIONJURISDICTIONANDSPECIALREGIONJURISDICTION赵钢从世界各国民事诉讼立法的规定来看,根据不同的确定标准,民事诉讼案件的地域管辖...  相似文献   

8.
从贯通创的多发性以及明确损伤程度评定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结合三例检案,论述了贯通创较一般皮肤创伤所致的机体组织损害严重、易并发感染及修复障碍因素多等特点.提出并论证了贯通创“创口”长度计数的法医学观点,明确了评定损伤程度的标准依据.  相似文献   

9.
胡丙杰  李杰 《法医学杂志》1999,15(3):138-139
为了探讨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在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特异性,作者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梗死心肌和其它非梗死性的直接或间接心肌损害的心肌HHF35染色的变化。结果:梗死心肌均可见不同程度的HHF35缺染,其它非梗死性的直接或间接心肌损害的心肌中,如心脏挫伤、心肌炎、出血性休克、电击死、机械性窒息等,也有不同程度的HHF35缺染。因此用HHF3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诊断早期心肌梗死需慎重  相似文献   

10.
香港建立短期专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王秋华为了配合"九七"的过渡和解决法律的本地化问题,香港专利权事务指导委员会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长达226页的《改革香港专利制度研究报告书》(REPORTONREFORMOFHONGKONGPATENTSYSTEM)(...  相似文献   

11.
Zhang H  Zhu SH  Qin QS 《法医学杂志》2004,20(2):70-72,i009
目的探讨小鼠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IL-10在不同表达部位的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形态计量法,对小鼠不同时程皮肤切创组织中IL-10不同表达部位(表皮细胞及表皮下组织的浸润细胞)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皮肤切创前后表皮层均有阳性表达,切创后1~3h表皮细胞阳性表达水平迅速升高,24h时降至较低水平,伤后48h表达水平再次升高,96h后逐渐回复到正常水平;表皮以下阳性部位主要是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损伤6h后阳性细胞在真皮、皮下组织及创口肉芽组织内逐渐增多,于伤后72h达最大值(51.41±3.12)%,96~168h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29.38±2.64)%~(5.56±4.74)%。结论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IL-10在不同表达部位的变化特点与皮肤损伤时间相关,检测其表达变化可望用于损伤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双刃刺器刺创口推断刺器宽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根据皮肤创口推断刺器宽度的问题。实验在自愿捐献的12具男性尸体的胸部,用不同宽度和厚度的双刃匕首致创221个。应用法医学、解剖学及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技术对创口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其与刺器宽度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刺器厚度与创口长度无明显相关,刺器宽度与创口长相关,创口回缩程度与创口方向及刺器宽度相关。并建立了两个最优回归方程,提出了一个根据皮肤双刃利器创口推断刺器宽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皮肤切创愈合中caspase-3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皮肤切创损伤愈合过程中,caspase-3在损伤区内的表达以及不同损伤时间caspase-3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3例不同损伤时间小鼠皮肤切创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进行研究。同时以3例非切创小鼠皮肤组织做对照。结果伤后6h的损伤皮肤组织中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表达caspase-3,伤后12~24h,大部分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及部分单核细胞为caspase-3阳性。随伤后时间延长,caspase-3阳性细胞以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为主。伤后0~3h,caspase-3阳性细胞比率较低,为(4.53±6.53)%,12h后逐渐增加,伤后3d达高峰,为(62.66±4.84)%,其后逐渐下降。结论小鼠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caspase-3可能在诱导损伤区内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caspase-3的规律性表达可用于损伤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前置物射入口与典型射入口的检验鉴别方法,使用国产54式7.62mm口径手枪及56式7.62mm口径半自动步枪,以3m的距离射击约克夏种白猪义3只,同时以各种玻璃、木板。汽车门、动物躯干等物质作为中间障碍物,制成前置物射入口36例,并与对照组6例射入口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前置物射入口较典型射入口增大,撕裂,创线挫伤增宽,创周出现卫星创或假点彩,创道内异物及弹头严重变形。此检验诊断方法有助于法医在实际检验中对射击距离的判断和对现场环境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后置物射出口与射入口的检验鉴定方法,使用国产五四式7.62mm口径手枪及五六式7.62mm口径半自动步枪,以5米的距离射击约克夏种白猪18只,同时以木板、水泥板、玻璃及衣服等作为射出口衬垫物,制成后置物射出口56例,并与对照组12例射出口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射出口与后置物距离在3cm以内均可出现创缘伸展轮及皮下出血,且与后置物质地及距离成正比。根据其形态分为典型及非典型两类,并建立了此类射出口的检验方法及其与射入口鉴别的依据,有助于法医在实际检验中对射击方向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Zhao R  Guan DW  Lu B 《法医学杂志》2005,21(3):161-164,F0003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iNOS和eNOS在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内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小鼠背部制作全层切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伤后切创组织中iNOS和eNOS的表达,并和无切创的小鼠作为对照。结果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细胞,伤后3h的损伤皮肤组织中可见少量的多型核细胞表达iNOS和eNOS,伤后6~24h,大部分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iNOS和eNOS阳性。随着时间的延长,iNOS和eNOS阳性细胞以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为主。伤后3hiNOS的阳性细胞比率较低,6h~1d持续性增加并于1d达到最高峰,3~7d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直至伤后10d再次达高峰,10~14d开始下降。eNOS的阳性细胞率在伤后1~3h表达较低,6h~3d持续性增高,并在3d达到最高峰,在其后的5d内保持稳定表达,之后开始下降。而且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特别是肉芽组织内的新生血管可见iNOS和eNOS不同强度的表达。结论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iNOS和eNOS在损伤周边区内多型核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其时序性变化可望用于皮肤损伤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ygb及HIF-1αmRNA表达的相关性及时间变化规律。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个实验组和1个正常对照组,建立大鼠皮肤全层切创模型,实验组分别于术后0、1、3、6、12、24、48、72、96h脱颈处死大鼠,提取创周皮肤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ygb及HIF-1αmRNA的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及各组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ygb与HIF-1αmRNA创伤后表达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于伤后12h首次达峰,分别为对照组的1.6倍和5.4倍(P<0.05);随后下降,并分别于伤后48h、72h再次升高,至96h达对照组的2.8倍和5.6倍(P<0.05)。结论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ygb与HIF-1 mRNA的表达呈现时序性变化且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皮肤损伤时间推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跳弹创形成的条件,研究跳弹在体内弹道学特点及致伤能力,建立跳弹创的诊断依据。方法选用国产54式手枪及56式半自动步枪,配用51式手枪弹及56式步枪弹以水磨石板为反跳靶体,射击约克夏种猪4头,复制出跳弹创模型12例。观察射入口、创道及着弹点特征。结果 跳弹的形成受靶体性状、弹头形态和速度、入射角与反跳角等条件因素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高初速尖型弹头的反跳角<低初速圆型弹头;创道无明显瞬时空腔效应;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6项诊断依据。结论 正确诊断跳弹创对射击方向和距离、重建弹道、分析枪击目的、评估损伤程度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