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工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离不开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离不开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这三种精神,是新时代职工文化建设的旗帜,是新时代职工文化自信的引领。  相似文献   

2.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职工文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在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典型示范作用为抓手,以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为目标,完善各项制度,科学有序推进以选树劳模、学习劳模、争做劳模为核心的职工文化建设工作.实现了职工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以及职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中铁十一局集团三公司工会多措并举发展职工文化,坚持以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激励职工,以先进的职工文化凝聚职工,以覆盖广泛的工会文化阵地服务职工,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引领着企业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劳模文化集中表现为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本质内涵的劳模精神,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精神资源,应充分发挥其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价值。使劳模文化融入到政府的建设中,企业的实践中,人才的培养中。把劳模文化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关于职工文化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党和国家对职工文化的高度重视。其目的是为了弘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劳模精神与劳动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弘扬劳模精神,激发职工群众的创造活力,维护职工的文化权益和提高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习近平关于职工文化重要思想的提出,对于正确开展职工文化建设、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创建中国企业管理本土化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工会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之一。工会抓好工会工作,就是工会抓企业文化建设的"抓手"和"入手点"。职工文化是工会维护职工精神需求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利用职工文化平台提升职工素质,让更多职工在职工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充分发挥职工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把职工文化纳入企业文化战略总体规划中,为职工争取合法的闲暇时间。  相似文献   

7.
韩清华 《工友》2012,(5):41-41
为弘杨劳模精神,咸安区总工会开展以劳模风采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选编28位劳模先进事迹结集(《劳模之光耀桂乡》一书,主办劳模事迹演讲报告会。在4月27日庆“五一”活动大会上,一批金牌工人、十佳农民工受到表彰,掀起了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劳模精神,弘扬劳模品德的热潮。  相似文献   

8.
自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振兴实体经济多次提出要发扬"工匠精神"。发扬"工匠精神"对于振兴实体经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实体经济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表现出的发展缓慢问题,在国际市场上表现竞争力不强问题,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企业缺乏更多拥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培育、关心尤其要大幅提高拥有"工匠精神"品牌职工的待遇和地位,是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的前提和基础。以弘扬"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工文化是振兴我国实体经济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9.
劳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与精髓,"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是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本文以海淀教育系统贯彻群团工作精神为主线,把握劳模工作时代脉搏,适时大力推进劳模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探索劳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内容,推动教育系统劳模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新时代劳模精神,继承了中国人民劳动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扬弃了资本主义劳动的外化性和异己性、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和精髓,体现出了劳模精神承担着对时代、国家、人民的强烈历史担当。探索弘扬劳模精神新途径,实现弘扬劳模精神制度化,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坚 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认真领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 逻辑关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文化自信和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有着重 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外力和内力的关系, 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总之,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存在逐步递进的逻辑。劳动 精神是成为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精神,劳模精神则是成为影响别人的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运》2006,(5):56-56
翁扬在《上海工运》2006年第3期撰文提出,在新形势下,大力宣传劳模事迹、弘扬劳模精神,对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弘扬劳模精神是时代的主旋律。一是弘扬劳模坚定理想信念、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  相似文献   

13.
"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凝聚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劳模精神"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是激励工人阶级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要以劳动模范为榜样,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职工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思想观念、兴趣爱好的多元转变,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出需求旺盛、层次多样、独立自我、追求创新等特点。为了更好地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神华宁煤集团陆续投入大量资金,加快文化场所、设施的建设;完善各项制度,科学有序地推进职工文化建设:提供各类文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职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职工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重要实现形式.职工文化建设要做到“两个结合”,即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职工文化与职工素质提升相结合;“三个衔接”,即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与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衔接、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与打造企业学习型文化和创新型文化衔接、职工文化娱乐活动与企业行为文化衔接;“四个平台”,即思想教育、读书活动、兴趣小组和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6.
《工友》2006,(10):44-44
湖北省电信工会以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为根本。以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机制为重点,通过职代会、行政与工会联席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有效形式,维护职工各项合法权益。紧紧围绕湖北电信发展和转型,大力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进一步深入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不断开展职工帮扶和送温暖活动,努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为湖北电信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贡献。湖北电信一批职工相继被评为全国劳模、省劳模,多个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湖北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电信工会将积极贯彻新时期工会工作指导方针,继续加大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以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湖北电信事业的顺利发展和转型,谱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向社会发出"必须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号召。劳模精神是社会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精神食粮。"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推动和改善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运》2009,(4):59-60
上海市机电工会冯克华撰稿,介绍了该会做强李斌品牌,用劳模精神引领职工的经验。全国劳模李斌是上海电气具有高超技术技能水平的领军人物,是具有高尚职业风范的道德楷模。在当前形势下,该会把做强李斌品牌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在全系统评选“李斌式职工”和“李斌式班组”的同时,大力宣传“李斌武职工”和“李斌式班组”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跨世纪纲领 ,把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工人阶级是物质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特别是工人阶级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所进行的伟大创造活动和展现的时代精神风貌 ,不断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注入新的内容。新形势下 ,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必须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进程中 ,不断加强对主力军的建设 ,培育跨世纪的“四有”职工队伍 ,这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对职工精神文化利益的维…  相似文献   

20.
职工书屋建设是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强职工书屋建设是各级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职责。五年来,上海工会按照全总的统一部署,不断夯实书屋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