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发钦 《理论月刊》2007,3(3):183-185
文化对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涵养与孕育作用,文化涵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民族精神健康发展;善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统;勇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文明的有益成分,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培育和提升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文化决定了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以及精神气质,还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俄罗斯文化中的积极要素能够凝聚俄罗斯的民族精神,使之在国际交往中更加强大,但另一方面文化中狭隘的民族主义要素与东西文化的两重性也使之在外交政策上摇摆不定,制约了其对外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且源于中华文明内生性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集中展现中华文明的内在特质,是中华文明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后的文明迭代和文明延续。中华文明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突出表现为:连续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自主建构的重要根源,创新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返本开新的内在动力,统一性是中国式现代化建构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支撑,包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兼收并蓄的基本遵循,和平性是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崛起的文化根因。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相互联系、内在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精神滋养,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只能是宗教、信仰等核心价值观。在一个文明中,核心价值观是各种“文化”的总开关和制高点,它渗透到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物质文化等方方面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不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可以被称为“义明”,只有产生了属于自己的达到宗教、信仰高度的核心价值观,才配称为“文明”。中华文明或日华夏文明是与两方基督教文明同样高度的文明。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河洛文化的本质是信仰、是核心价值观,河洛义化是具有高度超越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在改革日益深入,开放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由中华文化、中华美德及民族精神三维构成。文化是民族的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中国人,只有认同中华文化,具有中华美德,才有可能养育起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常虹 《今日民族》2007,(7):52-53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民族精神还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相似文献   

8.
王春红 《前沿》2010,(18):185-187
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而人的性格的产生与形成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生长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各个民族因其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具有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但任何一个民族的性格都不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这是因为俄罗斯民族不仅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辽阔疆域,而且有着一部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和一个对俄罗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的宗教。俄罗斯人的性格特征是在俄罗斯独特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宗教等诸多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7,(11):43-44
成熟优秀的城市文化能够塑造高尚精神、培育科学信仰、滋养净化心灵、凝聚科学发展的统一意志。当前,在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良莠并存、相互激荡的现状下,只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才能充分凝聚人民群众的精神合力,为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0.
提高市民素质 创建优秀旅游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秀旅游城市的市民,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才能在挖掘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真正做到弃其糟粕扬其精华;才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借鉴、吸收文明文化的优秀成果,创造更高的文明;才能在城市建设、景点建设上渗人更多的文化含量;才能在城市生活言行中,体现出市民的文化情操,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从2002年开始进行退休金体制改革,其主要思路是从由国家拨款的退休金分配制逐步过渡到退休金储蓄制.此办法一方面可减轻国家负担,另一方面可使退休人员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得到更多收入.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后,除波罗的海三国外,所有原苏联国家部分都加入了独联体。在这一组织内,俄罗斯和其他成员国家之间存在着比较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情况是和现代国际关系日益从一些国家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变为它们在一定体系中的相互依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从欧洲安全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的历史发展由于不断的选择而变更着方向,从彼得大帝强制革新到20世纪90年代推行市场经济的代议民主,每一次变化都部分地改变了俄国社会的性质,但又保持了其基本特性和根深蒂固的本质。究其原因,这是由俄罗斯既非西方又非东方的“临界文化”特质所决定的。俄罗斯潜存的东方文化要素同西方文化之间的紧张冲突,既是变革的源泉,又决定着选择的限度。俄罗斯选择的文化特性 俄罗斯民族文化不是牢牢地固定在东方或西方的主轴上,它往往在每个转折或危急时刻或顺轴东移或顺轴西移,在两个吸力中心摇摆,始终不能固定自己的轨道,潜藏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俄罗斯都处于从计划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实践中,国情不同,两国转轨实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少颇有学术价值的观点,比如:经济转型和宪政改革的理论;政府竞争的理论;“大政府”“小政府”的理论等。由于转型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不能短期内对两国的转轨成果得出褒贬结论。社会转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问题,我们在结合中俄现有国情对现有转轨理论进行分析中可以大致推断出其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5.
在世纪之交,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实现超国家联盟,两国宣称在保存成员国主权的情况下,将向合并为一个联盟国家的目标迈进。在政治领域,两国将成立联盟国家机关,在外交及国防与安全政策上统一机制等。在经济领域,两国制定统一的预算,以此为政治改革奠定基础。在社会生活领域,两国将在社会保障和生活标准上趋于一致。通过该联盟,俄罗斯重建了它的地缘战略,这不但对两国意义重大,对独联体带来影响,而且对欧洲各国关系的重构作用也不可低估。因此,有关这一联盟产生的原因与后果不得不令人关注。一 苏联解体后,尽管“独联体”各国曾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