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活,慢滩价淌水,四下里围。裹,举步皆路。何需叩门,何需推窗?生活,并兑现成门可入。如果你想认识一个人,看清一件事;如果这个人曾被传媒多番炒做,这件事在社会上众说纷法……你怎样破惑得悟?你凭什么?1993年上半年,我去安徽采访瓜子个体户──“傻子”年广久,就感到叩问生活进入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困难。的确,十分困难。事情起源于安徽《警深》杂志约稿。我说不想写案子,中国每分钟都有案子发生,每件案子都有其鲜明特色而写出来却成了千篇一律:发案,出现场,判明第一现场还是第二现场,确定发案时间,判明尸…  相似文献   

2.
必然要十分重视的主题──两本论述苏联瓦解的书胡绳苏联的瓦解和领导苏联的苏共崩溃,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件世界性大事。当环绕这件事的尘埃落定以后,人们要冷静地、周密地思考一下:这件事的历史意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产主这样的事情?对苏联解体的研究,势必涉...  相似文献   

3.
王小波在为他的杂文自选集(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6月版)写的“自序”中说:“据我的考察,在一个宽松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优雅,收获到精雕细琢的浪漫;在一个呆板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幽默——起码是黑色的幽默。就是在我呆的这个社会里,什么都收获不到,这可是件让人吃惊的事情。”小波留下的文字并不多,但想收获这两样东西的意思却贯彻始终。我们所呆的这个社会,从一方向来看,宽松到了极.支,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极其呆板;在一个二者兼而有之的环境里,什么都收获不到毕竟是件让人吃惊的事。所以小波也…  相似文献   

4.
顽强执着的思想基础是自信:把一切事情都可能的态度,确信一种新技术、一个未来的创新设想是绝对正确的;如果不正确,那么好吧,下一个将是正确的。培训专家柯维向领导者建议:一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失玫,只有结果、你每干一件事都是在产生一种结果。丢掉“失败”这个词而只看到“结果”这个词,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可以为很多事情而激动,但却极少有人为同一件事情而激动终生。终生为一件事而激动着,这件事便已融入了他的灵魂之中,他的血脉为之而奔涌,他的精神为之而升华。当我执笔写下这段话语时,我的心仍被怡孮先生今天的一席话感动着:这批"刮刮画"是我最近到泰国、柬埔寨和我国海南岛的写生,面对大自然我激动不已,这批画已经突破了我自己的水平,画时物我相融,心手双畅,虽然身体有  相似文献   

6.
看惯与看不惯□湖北曲向阳罗力人们对待某些有悖常理的事情,一般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看惯和看不惯。看惯,即习以为常;看不惯,则视为不平,甚至出来主持公道。自然界是由一种种物质构成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一件件事情合成的。人们通过感官感受着外界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7.
郭泰金 《世纪行》2008,(3):36-36
195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湖北省话剧团建团55周年的历史上有一件难忘的事,值得记述。 1958年3月初,我们排演了根据湖北省发生的一件真实故事改编的话剧《刘介梅》。在武汉刚演了几场,便被奉调到北京演出。当时北京人艺,中国歌剧院正在演出《茶馆》、《茶花女》等名剧。而我们一个地方剧团带着仅用八天八夜边写边排的戏到首都亮相,自是忐忑不安,顾虑重重。  相似文献   

8.
1999年吉林省委出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省级民主党派领导人结对交朋友的文件。洪虎省长被安排与民盟吉林省委主委曾孝箴结对交朋友。刚开始,人们对这件事还将信将疑,省委、省政府领导工作那么忙,能有时间同民主党派领导人交往?是走过场,还是动真格的?然而,中共吉林省委的领导人对这件事还真就是重视。洪虎同志作为吉林省的省长非常重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开省长办公会研究重要的事情,都要请民主党派领导人参加。在一次省长办公会上,民主党派主要领导被邀请到会,各厅局主要领导也都在座,研究完事情后,洪虎省长请民主…  相似文献   

9.
《半月谈》2005,(5):68-69
“上学打卡”一事,在本期来稿中引起了热烈讨论。这件事情虽然不大,却折射出许多有关成长的大问题。梳理一下,大家的意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上学打卡”确实可以让家长掌握孩子的行踪,有利于孩子的安全;二是这一措施如果运用不当,会让孩子感觉受到监视,使得家长和孩子产生矛盾;三是如果老师、家长与学生间的沟通存在问题,彼此不信任,那么这一措施实行起来可能会大打折扣。由这件事我们感觉到,无论面对什么问题,老师、家长还是要多注意从思想上教育、引导学生,与学生保持平等对话的姿态,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学生才能心服口服。像“上学打卡”这件事,如果能够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实行以及如何实行,相信就可以趋利避害,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年末岁初,小赵刚调到机关,领导便叫他写一篇关于扶贫帮困的年度总结。小赵以为自己屡有文章在报刊上露脸,写一篇总结应该是驾轻就熟的事。没想到写好后送给领导审阅时却被退了回来,他又重写了送去,还是不行,第三次写了再送上去,又被退了回来;领导每次都说他写的总结不够系统和全面。  相似文献   

11.
王灿  王佑江 《前沿》2012,(3):194-197
近年来,以个体性对历史进行关注为特点的大众历史书写颇受热捧。由于长期以来历史书写被垄断加上传统史学书写叙事功能的退化造成了历史的困境与冷遇,而在后现代大众文化与史学自身所带有的休闲功能诱使下,大众历史书写规模逐渐蔚为大观。虽然这种大众化的历史书写是对历史书写规范的一种解构,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新型的建构。尽管大众历史书写受热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但这种受热现象并不能宣告“史学热”的来临。  相似文献   

12.
赖妙宽 《文明大观》2001,(11):77-78
这篇报道发表于1996年第8期,是最早报道漳州110的作品之一。文章写的虽然只是一件事,但漳州110的风采,已可窥此一斑而知全豹。——编者  相似文献   

13.
“随缘”两字,读书识字的人都会写,但将“随缘”两字用笔墨挥洒出知名度,这不是一件容易事。出自上海文化人赵瑜先生的这两字,以其独具特色的字体造型,不仅获得国家专利证书,所书写的“随缘”人见人爱,而且被山东旅游部门镶刻在当地的一座山顶悬崖壁上。  相似文献   

14.
记得李书福说过黑哨这件事最后会不了了之的话。今天看来,事情的发展的确要被李书福不幸言中。与此相似,呼声甚高的司法介入一说现在也有偃旗息鼓之势。当一回逃避问题的鸵鸟对足协而言是胜利,对俱乐部而言是无奈。但对足球本身而言、对社会而言,问题无法逃避。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安》2012,(20):63-63
编辑老师: 你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社区保安,我同事张某是个热心人,谁有什么事情,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手帮忙。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因为好心让人产生了误会。前不久的一天,上午还是个大晴天,小区里很多人把自己家的衣服、  相似文献   

16.
好事、实事与份内事□果然“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是党和国家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近些年却有一种风气在暗暗盛行:当某个领导同志做了几件有益于百姓的事情后,他或许会夸夸其谈,甚至以此为荣耀和骄傲;并且,这位领导还会因此而大受媒体的张扬甚至上级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07,(23):24-24
去年9月,贺州市全面实施以治理“五乱”为主要内容的“城乡清清工程”,刮起了净化环境,促进和谐发展的旋风,全市上上齐心协力,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做起,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对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当地群众称为了不起的事,为民造福的事,大快人心的事,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如今的潇贺古道披上了美丽整洁的新装。  相似文献   

18.
宜峻 《人民政坛》2011,(5):47-47
《人民政坛》编辑部:我前段时间碰到这样一件事:我到某单位了解一件选民向我反映的事情,在该单位门口,我被门卫拦住。虽然我出示了代表证亮明自己人大代表身份。但门卫就是不让我进。我感到些许委屈和无奈。类似履职遇阻事件,一些人大代表可能也有相同的经历:在闭会期间。代表个人或者代表小组在履职过程中,拟对相关部门的某项工作、某个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时。相关部门并不予以支持。请问,应如何看待代表履职遇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唐骏“学历门”是最近社会上闹得比较大的一件事。说起来,唐骏先生是与我同时代求学的人物。上世纪80年代,此君在北京邮电大学,我在中国政法大学,一条晓月河将两所院校分开,彼此隔河相望。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当唐先生以“打工皇帝”名扬天下时,仰慕之下,似乎还有种莫名的亲切感。看,这人上大学时,也许曾在晓月河边和我擦肩而过呢。  相似文献   

20.
著名杂文家邵燕祥先生曾经发誓:再也不写有关贪官的杂文了 !他没有说明理由,我想无非是鞭挞贪官的杂文已经车载斗量,对贪官的人生轨迹、卑污伎俩以及产生贪官的社会历史根源,都作了详尽地剖析,再写很难有多大的新意。再说,你写你的,人家贪人家的,写了等于白写。我对此亦深有同感。尽管贪官在反腐倡廉的大纛下,接二连三地原形毕露,但对同一种社会现象去反复做文章,即使再高明的杂文家,也难免有炒冷饭之嫌,令读者生厌,所以不写为妙。   可有一件事却引发了我写贪官的兴致。日前,我应邀前往广西,参加桂林第八届山水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