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形象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形象战略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国家形象战略资源、国家形象战略实施以及国家形象战略效果评估.国家形象战略资源是国家形象战略的基础,决定着国家形象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和成败.国家形象战略实施包括三个重要环节,即国家身份定位、国家形象战略目标确定和国家形象战略手段运用.国家形象战略效果评估在国家形象战略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评估可以判断国家形象战略政策制定和实施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对国家形象战略部署、战略重点调整的重要依据.国家形象战略是属于次一级层面的国家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国家形象战略就是国家与其他行为体之间以及国际体系之间建构身份认同和观念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沈开举 《人民论坛》2012,(36):18-19
国家荣誉是国家价值选择的载体,关乎国家的形象和尊严,保证国家荣誉制度的权威性、公信力及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遵守宪政和法治的基本规则,明确国家定位和权力边界,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理清荣誉与政治、资本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国家荣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几千年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思想的传承,是对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经验的科学归纳与总结,是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理论的运用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4.
尽管在国外的政治学文献中国家治理是一个较少使用的概念,但是国家及其治理却一直是西方政治哲学和比较政治学的重要研究议题。在政治哲学中,国家治理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国家观的探讨和总结。近代以来西方政治哲学主要形成了统治国家观、伦理国家观和自主国家观三种观点。统治国家观认为国家必须垄断暴力,伦理国家观则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发展的最高阶段。在经历了家庭的分化和市民社会的中介之后,  相似文献   

5.
国际国内形势迫切要求高等院校设置国家安全专业。国家安全专业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和应用型的学科专业,是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括国家安全理论和国家安全保卫两个专业方向。国家安全专业(学科)从总体上研究国家安全、国家安全环境、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和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黎莉 《传承》2011,(14):20-21
国家观是关于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国家理想、国家与社会关系等的观念和理论体系。国家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关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职能、国家的未来趋向及无产阶级专政等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做出过相关论述,且两者之间是辩证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家治理效能的含义包括国家治理效果与国家治理能力两个层面.国家治理效果是国家治理活动中产生的能够实现国家共同体目标的成果;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体系实现国家共同体目标的能力.在现实的国家治理活动中,国家治理能力的大小最终要体现在国家治理的效果上,所以国家治理产生的效果才是判断国家治理效能的主要依据.将这些效果进行逻辑划分,就是公共福利得以增加、 公共安全得以保障以及社会公正得以实现.既然国家治理效能是国家治理产生的效果和国家治理的能力,那么国家治理效能只能来源于国家治理体系的设计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石亮 《长江论坛》2014,(5):9-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学说是关于国家理论的重大创新: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国家观的绝对精神演绎,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理论;在国家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国家具有阶级和社会二重属性;在国家的职能问题上,马克思指出国家是政治统治和公共服务二重职能的统一;在国家的发展前途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国家消亡理论,并认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类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期后出现的政治共同体。从此,人人生活在国家中,虽能流动于国家间却不能游离于国家外,由生入其中只能因死出其外。国家权力是以国家名义施加给个人和社会的暴力。在有着阶级对立和阶层区分的国家里,国家权力的实质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权。国家权力一般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配置给相应的国家机构。社会发展历史表明,不管哪种国家权力,它在维护人们利益的同时都带来了不少弊端甚至恶行。因此,自古至今人们对国家权力或统治保持警惕且不断质疑它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宪法确立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科学、适当地体现军队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处理好党和国家与军队的关系 ,是我们长时期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复杂的课题武装力量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之一。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科学地规定国家的军事制度 ,确立军事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组织和完善国家领导体制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长期革命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和组织起来的人民军队 ,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 ,人民解放军就成为国家的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11.
体育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形象是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国家最为宝贵的精神资源。国家形象是国家文化上的自我整合和精神上的自我肯定。国家形象是国家现实与国家愿望的有效综合,是对国家愿望的有力回应。如今,体育传播与国家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借助它的影响,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国家的精神与形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良好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准的契机,是展示我国国家形象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12.
公民和组织对国家安全工作的支持和协助,是在积极履行《宪法》和《国家安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所规定的法定义务,理所当然地应受法律的保护。《国家安全法》第5条明确规定:“国家对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维护国家安全有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本条所说的“保护”,一方面是指公民和组织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的行为,有权受到保护或奖励;另一方面对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的公民和组织进行威胁和打击报复的,应当追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自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以来,围绕着国家生存与安全这一问题,逐步形成了以民族国家为主体,以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为主要内容,以确保国家生存为基本目标的传统国家安全观.对于什么是传统国家安全观,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本文从认识和把握传统国家安全观的界限、传统国家安全观的两个理论设定、作为理论体系的传统国家安全观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是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目标与政治保障。新时代的变革,带来多民族政治认同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公民身份是政治身份和法律人格的统一体,是维护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基础。公民身份生成多民族国家认同的主体意识,融合现代公民的民族身份和国家身份,培育多民族国家趋同的政治心理,塑造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核心价值。它不仅成为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核心目标,也构成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国家安全工作,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活动和分裂活动。”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国家安全的涵义就是国家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秩序不被破坏,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不遭损害。  相似文献   

16.
张建军  李乐 《前沿》2013,(7):22-24
国家认同是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论文从国家认同的概念入手,在对学术界一些相关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方和中国国家发展的不同历史脉络的梳理,分析归纳了国家认同的内涵、表现形式和特点,认为国家认同存在正反两种表现形式和三方面特点,最后将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由于国家认同存在不同形式和内容,与之紧密联系的爱国主义相应的也有变化。弘扬爱国主义必须首先通过强化人们正面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7.
《人民政坛》2014,(11):37-37
第三条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六条 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它通过行使审判权,适用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规范处理各类案件,解决社会争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统治的正当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法院一方面负有维护国家政权和限制国家公权行使的政治职能使命;另一方面,还担负着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职能使命。  相似文献   

19.
肖杰 《长江论坛》2018,(3):15-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论及"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本文的主要论点有:马克思、恩格斯从国家起源着手分析了国家的本质,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主体逻辑的理论支撑;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民主专政存在国家管理与国家治理模式内涵上的不同;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时代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模式从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新时代国家治理主体逻辑型塑的必要性须从新时代国家治理维度的多重性和国家治理目标的多元性找依据;我国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主体逻辑型塑的可行路径需要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提升多方主体治理能力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安全法》第十九条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由此可见,保守所知悉的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是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那么,对不履行这一法定义务,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的行为,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国家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有关国家安全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