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幼儿阶段是人的各种素质养成的关键期、基础期,对于人的素质的完善、巩固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创新素质的竞争。因此,从幼儿阶段就开始重视创新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对其一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所谓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渴望探求真理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一经被开发,就会使人聚精会神的注意,产生愉快的情绪及主动的意志等心理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启蒙,兴趣对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兴趣有助于满足孩子的基本情绪需...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研究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情感的认知在不断深入,中西各理论流派都十分重视情感因素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情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人的发展离不开情感支持。情感本身不仅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对青少年发展的其它方面起到动力作用。将情感置于青少年发展与社会认同和社会建设参与的关系中考量,推论出情感对于青少年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而青少年发展的情感支持应该是全面而均衡的,需要从向度、适度、广度三个方面予以科学调适。  相似文献   

4.
横渡南湖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而活着"…… 我想,这些被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们争辩了几千年的论题,其答案依然在上帝那里。倒是马斯洛的理论应该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点启示。他把人生的需要大体划分成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5.
杜德权 《人民论坛》2010,(7):268-269
情绪智力在领导有效性中起重要作用,有效的管理者能有效解决组织冲突、协调成员关系、改善组织氛围,促进组织绩效提高。对于领导者来说,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占其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比重。因此,情绪智力对于领导者成功地完成领导任务,达到自己的角色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6.
经典体系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理论来源,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环节。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先进性与大众性、不同主体的需要以及不同层次需要内在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系统中,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是主体。在多维多层次的建设主体中,领导集体和知识分子具有重要作用,人民大众的实践则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体系建构价值的检验者。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物化或神化,忽视了人的潜能和现实需要。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积极的态度研究人性,重视人的潜能,对人的未来充满希望,并试图探求一种使人向健康方向发展的途径,他的自我实现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对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的自我实现潜能的发挥,允许学生的自由选择和正确对待学生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情绪智力在领导有效性中起重要作用,有效的管理者能有效解决组织冲突、协调成员关系、改善组织氛围,促进组织绩效提高。对于领导者来说,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占其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比重。因此,情绪智力对于领导者成功地完成领导任务,达到自己的角色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9.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凡是给我们带来愉快体验的情绪就叫正性情绪.凡是给我们带来痛苦体验的情绪则叫负性情绪。对于官兵来说.官兵的情绪变化与常人比较更显得活跃和复杂。情绪调控方法,是指人们采取直接的、理智的、切实有效的行动或方法.来改善和缓解所面临的不良情绪。教育引导官兵要学会体察自己的情绪,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完成各项任务.提高部队作战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根据“需要层次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需要层次论”是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它包括5种需要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它为我们分析情绪的动机提供了借鉴。那么,怎样才能了解职工情绪,有的放矢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呢?这就要求我们经常贴近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切实了解职工在干什么、想什么、迫切需要什么。时刻关注职工情绪,从情绪中寻找其动机,从动机中追溯其需要,以采取积极措施,满足其合理需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思想问题,将消极情绪化为积极情绪。二、运用期望机率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一、实施需求分析———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择入点所谓需求分析是指对企业职工的需要和企业的供求之关系的分析。行为科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基本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感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的最基本的需  相似文献   

12.
情绪劳动对员工心理健康产生的问题已不容回避,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关注的议题。然而,现有关于情绪劳动与员工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其结论并不一致。在梳理和评述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跨层次角度,并结合资源保存理论观点,分析了个体内部资源和外在社会支持情境因素与情绪劳动的交互作用对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测效果,以期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最后指出中国本土情境下的情绪劳动概念和结构维度界定、研究理论视角的多元化、研究样本的多样化和其他调节变量的探讨为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理论,借鉴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学说,联系民主党派成员的特点,可以把民主党派成员加入组织的需要归纳为:希望得到政党层面上的归属;希望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希望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希望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对于民主党派成员加入组织的需要,一要正确对待,二要教育引导,三要有效满足。  相似文献   

14.
黄芳 《协商论坛》2007,(6):49-49
建设创新型社会,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先应从幼儿抓起。教师的语言不仅影响着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响其多种心理因素的发展。因此,教师的语言在幼儿创造力形成中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幼儿创造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的外部环境。首先,运用教师语言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乐观的氛  相似文献   

15.
罗松岳  汪涛 《现代领导》2005,(12):29-29
发轫于19世纪中叶的现代企业,围绕管理而产生的企业文化理论.其发展经历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过程,“人”作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其地位在企业文化理论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对于企业而言,培养具有凝聚力的工作氛围,是人本管理的基础工程.是企业文化营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员工个人需要的分析研究,采取适当的方式满足员工的各层次需要,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有效形成合力,降低内耗,达到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的目的。而通过对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很好地为营造企业凝聚力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社会心态可能会通过某些机制对社会行为者形成模糊的、潜在的、情绪性的影响。要想全面把握社会心态和行为取向之间的社会心理机制,其中一个不应被忽略的重要成分就是动机。本研究从需要满足的角度对社会心态的动机成分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在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了与日常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几种基本需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安全需要、信任需要、公平需要和社会支持需  相似文献   

17.
中班年龄的幼儿形成了与周围人交往的需要,而交往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孩子间往往出现不会合作交往,或合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利用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对幼儿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技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东辉 《人民论坛》2012,(35):34-35
作为无隶属关系的行政主体间为解决问题而自愿召开会议的协调合作机制,行政联席会议在实践中广泛存在且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性质及与之相关理论的关系不甚明确。文章通过厘定行政联席会议之性质及与行政协助等理论的关系,规范其工作机制,进而明确其作用及意义,以期开拓更多相关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9.
胡贤鑫 《长江论坛》2008,25(2):4-10
在《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以世界历史为背景,全面研究了东西方所有权关系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所有权关系的具体形式,并从劳动与所有权的关系、人的平等和自由与所有权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与所有权的关系等方面,对不同形式所有权关系的合理性、局限性作出了科学的评价,指出了所有权关系的发展趋向及其归属,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人类历史壮丽而复杂的画卷。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研究,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唯物史观体系中,人的主体性理论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它贯穿于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发展解放理论、社会的本质与发展理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理论、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等等重要基础理论之中,构成唯物史观的一条重要理论主线和重要理论支撑。人的主体性理论,又同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视角。把握唯物史观人的主体性理论这一重要线索,对于进一步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进而扩展到如何正确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