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词义上看,“与时俱进”一词大约源于《易经》的“与时消息”或“与时偕行”。这是中国古人观察宇宙的运动变化而得出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也像日月的运行盈亏,四时的消长变化那样,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在变化着的宇宙和变化着的社会当中的人,也应顺应这一规律,以变应变,这样才合乎“天道”,从而使人的行动能趋利避害,获得最佳的效益。这也是古代《易经》作者所遵循的最基本的思想,即“天人合一”思想。这一词义,后也作“与世推移”、“与时推移”。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使用的“与时俱进”一词,与“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推移”、“与世推移”词义相近,但明显扬弃了这些词义中的消极意味,体现了一种进取的、积极向上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从词义上看,“与时俱进”一词大约源于《易经》的“与时消息”或“与时偕行”。这是中国古人观察宇宙的运动变化而得出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也像日月的运行盈亏、四时的消长变化那样,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在变化着的宇宙和变化着的社会当中的人,也应顺应这一规律,以变应变,这样才合乎“天道”,从而使人的行动能趋利避害,获得最佳的效益。这也是古代《易经》作者所遵循的最基本的思想,即“天人合一”思想。这一词义,后也作“与世推移”、“与时推移”。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使用的“与时俱进”一词,与“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推移”、“与世推移”词义相近,但明显扬弃了这些词义中的消极意味,体现了一  相似文献   

3.
观点搜索     
从词义上看,“与时俱进”一词大约源于《易经》的“与时消息”或“与时偕行”。这是中国古人观察宇宙的运动变化而得出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也像日月的运行盈虚,四时的消长变化那样,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在变化着的宇宙和变化着的社会当中的人,也应顺应这一规律,以变应变,这样才合乎“天  相似文献   

4.
《易经》中的诚信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礼白 《理论学刊》2003,(5):134-137
诚信思想在《易经》中表述为“孚”。《易经》有 4 0多处提到“孚” ,还有专门谈孚的《中孚卦》 ,“信及豚鱼”是《易经》对孚信的经典性解释。既然《易经》中贯穿着孚信的思想主线 ,孚信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治理国家、推行政务的指导原则。孚信的治世功能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诚信是人君之德 ;上有孚信方可化民成俗 ;孚信可以使人逢凶化吉 ;孚信是改革成功的保证 ;契约诚信与诉讼诚信。  相似文献   

5.
黄玉顺 《理论学刊》2023,(1):135-144
甲骨文“美”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萌芽,而且是与“善”联系在一起的。此后的传世文献《易经》《尚书》没有“美”字。《诗经》出现大量“美”字,并且不再与“善”相关联,而是由更高的价值词“好”来统摄。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从道德意识中独立出来,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这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真正开端。《诗经》所有“美”字都形容人,包括女性之美和男性之美,表明中国美学思想一开始就不是艺术美学,而是“人的美学”。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是人的觉醒,其内涵是人的情感的解放,尤其是男女爱情的自由表达。《诗经》里的“美”字全部出现在《国风》中,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首先出现在民众中,即并不是后儒解释的伦理政治思想。同时,《诗经》不仅开始具有诗歌艺术的诗学反思,而且开始具有诗歌艺术的美学反思,即是艺术美学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6.
对于《前线》恢复刊名五周年,特别是这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我表示衷心的祝贺。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具有高级理论形态的科学论断,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是根本出发点。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这一运动的起点。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停止消费,从而也就不能停止生产,所以生产力总是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着的。生产力的这种变化和发展,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并迟早要发生社会变革。社会革命的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他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说来,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13页)这一段话,是对宇宙发展规律的最一般的概括,适用于…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简单地说,它是一门关于研究社会的学问;其目的在于探索有效控制或管理社会的具体理论和方法。把研究社会现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先提出这一思想的是法国人孔德。他在一八三九年出版的他的著作《实证哲学》第四分册中,提出了建立社会学学科的思想,并首先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孔德认为,宇宙现象是很复杂的。整个宇宙现象可以划分为天文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  相似文献   

9.
磨亮我们的根本思想武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江泽民同志的这个精辟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磨亮了我们的根本思想武器。“与时俱进”一词,源自《易经》“与时偕行”。《易经》的“益卦”中有这样一句话:“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意思是说,给人民大众带来利益,就像高天降下雨露,大地滋生万物,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如果抓关键,就是随时令前进,把握时机施行。“与时俱进”的“时”,讲的就是时机和时代。马克思主义是…  相似文献   

10.
《易经》深刻地揭示了人处于天人、时代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人是有限性存在者。同时,《易经》又形而上学地将阶级社会的天人、时代与人、人与人的关系看作是永世不变的关系,违背了历史发展的事实。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批判《易经》形而上学历史观的同时,积极汲取其关于人的有限性思想的有益成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增加人民福祉,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6,(6)
《易经》是古人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它包含着深邃的廉政思想与廉政理论,即易经廉政思想。易经八经卦诠释了政治系统的构成,运转,对策等维度;六十四重卦阐述了廉政的主体,廉政的行为,廉政的文化,廉政的发展这四大支柱体系,廉政建设的思想框架在易经中就此趋于完整。易经廉政思想的研究对当代廉政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梁文俊 《求贤》2008,(2):26-26
汉字充满灵性。许多汉字中蕴涵着人生的哲理与警示。 “人”字,一撇象征男人,体现着阳刚之气;一捺代表女人,体现着阴柔之美。《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之所以为“天下贵”,是因为人有“灵气”,是采天地日月之精华、集阴阳五行之灵秀,并在宇宙万物亿万年的历史进化中形成之最优者也。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从呱呱坠地到撒手人寰,时刻离不开他人的支撑,也应当念念不忘支撑他人。正如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主题歌中所唱:“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现实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比现实世界更高更美的是艺术世界。走进毛泽东的诗词天地,也就能领略丰富多彩的自然宇宙,彻悟博大精深的社会人生。在《“诗人兴会更无前”》中,我们看到,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和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给后人留下了那么多的神来之笔,造成了一种永久的魅力。 “投身革命即为家”的陈毅,从小就迷上了围棋这一“国粹”,常在戎马倥偬之际与人对弈,留下了“陈邓三局”的美谈。《陈毅元帅与围棋运动》所讲的就是陈毅为振兴我国的围棋事业殚精竭虑,对新老棋手厚爱三分,特  相似文献   

14.
陈莹莹 《世纪桥》2009,(23):61-6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主要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社会现实,但在批判的过程中,也蕴含着许多他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实践是人的本质”这一科学命题。《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丰富论述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酝酿着即将诞生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易传》,旧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作。其实它既非出于一人之手,也不是同时写成的,大体上是从战国后期到秦汉之际的一些儒家后学的作品。《易传》中有很多积极可贵的思想,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读书心得。一、宇宙间一切都在变,人类社会的交革要以发展生产为指归《易传》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讲变。宇宙间一切都在变,宇宙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生生之谓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之为书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以上均见《系辞上》)“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  相似文献   

16.
陈莹莹 《世纪桥》2009,(21):61-6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主要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社会现实,但在批判的过程中,也蕴含着许多他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实践是人的本质”这一科学命题。《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丰富论述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酝酿着即将诞生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峥峥 《学习月刊》2012,(8):104-104
“孝”是传统道德的核心,千百年来,暑产它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人伦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孝经》中说:“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相似文献   

18.
孙熙国 《理论学刊》2005,3(6):47-51
《易经》作者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从总体上看是哲学的而非宗教和迷信的。《易经》产生于古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其卦爻辞都是古人对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实践经验的记录和总结。《易经》中的“易”范畴是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第一个本体范畴,阴阳观念则是中国哲学把握世界的基本观念,“美化意象”是《易经》作者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由阴阳、八卦和六十四卦所构成的系统是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第一个思想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敬泽 《党课》2012,(10):123-124
《易经》《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他是个君子,德才兼备,人五人六,这时候他绝不能松懈,必须“朝乾夕惕”,从早到晚奋发向上而战战兢兢,如服了“伟哥”之人,如横过马路之鼠,总之需保持肾上腺素的充分分泌,永远兴奋和紧张。  相似文献   

20.
顺天应人     
蔡星天 《奋斗》2009,(3):58-59
《易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顺乎天而应乎人”。其要义在于告诫人们:立世为人和成就大业,要洞晓和遵从“天道”运行规律、顺应世间常规情理法则。因为:自然界众生万物的存在与发展,人类社会的沿革与兴替。都是有其独立不倚、刚健本常性格的,绝不可能因人而异,也不会有人超然其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