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据如下:从内在逻辑结构看,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基本内容,堪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从纵向源流看,富裕、公正、民主、自由贯穿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连续性的重大社会理论中,堪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脉络;从横向社会基础看,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现代社会、现代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价值,堪称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认同系统。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发展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内在一致,则要求把前者贯彻于后者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由认知-解释层面、价值-信仰层面和目标-策略层面三个层面组成的。这三个层面相互支撑、相互影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如果这三个层面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意识形态漂浮”问题的出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不能够深入人心,甚至遭到排斥而游离于社会个体之外,漂浮在空中。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从这三个层面入手,并以建立起完善的价值范导机制作为建设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韩宁 《实践》2013,(3):22-23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质是价值共识建设,从建构宏观层面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结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对于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层面的表现,有利于增强按照"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要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6.
周文彰 《前线》2013,(1):16-18
任何社会都需要核心价值,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我们迫切需要提炼出适应时代要求、引领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主要因为:一是我国人口众多,需要核心价值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二是多元价值差异共存,需要核心价值来规范、引领和主导。三是价值缺失和偏离,需要核心价值来培育、强化和纠偏。核心价值包括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风尚三个部分。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后,十八大用三个“倡导”来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内容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性选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恪守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的严密逻辑结构。“民主、公正、平等、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方法是增强包容性和宽容性,关键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思想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条主线、本质体现和价值基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人为本思想无疑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要,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9.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指导人们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崇尚科学、社会和谐的价值理念,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于遏制腐败现象,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统一人们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韩震 《红旗文稿》2012,(6):8-12,1
本刊今年第2期以来,连续刊发了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篇文章,本期继续刊发相关文章。核心价值观是构成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整个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和文化规范力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韩震在《"民主、公正、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一文中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实质,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民主、公正、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念,它首先是与传统科学社会主义相比较意义上的发展与创新.传统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它是无产阶级的解放的科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凸显它是现实的人的解放学;传统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只有依靠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强调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形式包括:改革开放是动力基础,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基本途径,各阶级、阶层的和谐与和睦是社会阶级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存发展和全民共同富裕是社会经济基础,制度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2.
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按此要求,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其内涵、把握其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社会共识,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关注民生问题,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人民群众自觉接受。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及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及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性贡献,主要集中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二是探索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范围和突破口,三是进一步确认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价值理想、价值目标,其价值功能是凝聚人心、团结人民、增进动力,形成共同奋斗的共同理想。从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发展理念的层面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凸显了和平发展、竞争和谐、科技创新、法治共富等基本价值理念,这些核心价值最终要体现为社会的科学发展,因而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5.
“三个倡导”构成了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培育提供了新的起点和平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方法、原则上,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寻找答案,从实践逻辑出发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可以凝炼为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共同富裕、和谐发展。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从完善社会教育机制、舆论引导机制、道德建设机制与法律规范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社会的多元诉求,具有积极化解矛盾的重要功能。"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当前社会矛盾中一个新的苗头。要化解这种矛盾,消除这个苗头,最重要的是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力和引领力,使民众情绪沿着理性的轨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某些人鼓吹和宣扬的以民主、自由、人权等为主要内容的“普世价值”观,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在当今世界实行西化、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的工具。社会主义社会是高度重视和发展民主、自由、人权的社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任务。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相似文献   

19.
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很多争议,原因之一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词的语义解析不同。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不能回避对问题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理论上的追问和清晰界定。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弄明白价值和价值观是什么,还必须对其"社会主义"和"核心"进行历史界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培育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高放 《理论学刊》2007,2(6):15-22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回顾了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关系演变的历史,并从三个阶段分析了其间的关系状况,认为当今世界主要是三种政治社会思潮、两种社会制度共存和发展,我们今天要借鉴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不动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