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法律多元论的视野看,回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具有很多的相同性。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冲突。国家法注重统一性而难以关照到特殊性和回族习惯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国家法不足的特点决定了对回族习惯法不能一概予以消除,而应当寻求二者之间的互补与合作。在立法层面上,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回族习惯法,并分别不同情况予以区别对待;在司法层面上,既要自觉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又要自觉运用回族习惯法资源,从而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回族婚姻习惯法是阿拉伯伊斯兰婚姻制度与中国传统婚姻制度长期相互适应、吸收与交融的产物,回族婚姻习惯法被回族民众普遍接受并成为其婚姻方面的重要准则。回族婚姻习惯法在保持本身特点的同时也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蔼发生变迁,其与国家制定法发生着冲突,也有一定的共性。正确认识婚姻习惯法在当代法治社会中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婚姻法》在回族地区的顺利实施,增进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3.
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藏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藏族婚姻习惯法,对藏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藏族婚姻习惯法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动。纵向比较藏族婚姻习惯法的旧西藏时期和解放后至今两个时期,分析变迁之后的藏族婚姻习惯法和国家法之间存在的冲突,进一步提出未来藏族婚姻习惯法和国家法的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4.
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与伦理刑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虽然带有藏族奴隶制社会等级森严的不公平特色和实体程序方面不完善的弊端,但它具有着藏族独特的伦理文化属性,对青藏高原的人伦关系和道德文化起着保护的作用.属于中国古代刑法的"伦理刑法"和属于藏族传统法文化的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法律文化制度具有重要的补充和指导作用.虽然二者之间存在诸多区别,但并非相互排斥的独立系统,而是客观地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杜文忠 《思想战线》2002,28(6):112-115
神判是一种古老的、世界性的法人类学现象,神判的诸种形式反映了神判和早期法律的一些特点。神判中的血迹判、铁火判、宣誓判起源于原始巫术形式,而神判中的捞沸判则可能起源于早期人类生活实践。此外,通过对捞沸判的分析还可以看到《秦律》中"三环"之说实为公拒绝私之义,由此把"三环"理解为国家司法机关对自诉案件的三种拒绝受理的理由,应当是一种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云南回族历史悠久,服饰文化多彩多姿,做好回族服饰的征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服饰式样和色彩独特。回族服饰,从总体上讲,就是要求美观、简约、清洁,反对邋遢和过度装饰。禁止男子穿透明和丝织品的服装,反对妇女故意暴露肌体和戴首饰。回族服饰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服饰。回族由于与汉族数百年的文化融合,服饰已完全汉化或基本汉化,传统服饰已不多见。较多地反映着回族传统服饰文化特征的,就是清真寺的阿訇在宗教活动时穿的服饰。这种服饰,亦称“拜衣”。拜衣式样多种,有直领对襟、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活法”和习惯法、活法和“行动中的法”的进一步的区分,明确了活法的概念,指出习惯法是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重点对广大藏族聚居区国家制定法所遭遇的尴尬进行了剖析,得出赔命价、赔血价、“盗一罚三”等民族习惯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呼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制定法与传统习惯法的融合和对接。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哲学宇宙论与回族传统宗教信仰文化联系异常密切。回族传统宗教信仰文化的形成、内容以及形式等都深受伊斯兰哲学宇宙论的影响。对伊斯兰哲学宇宙论与回族传统宗教信仰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长久以来,熟人社会的乡土中国推崇天理人心,从远古的神判、天谴、冥助到日渐成熟强大的宗族、村落审判及并行于朝廷法度、与中国社会有着良好契合性的民事习惯法,深刻影响着中国民众利益维护及纠纷解决的价值心理及实现路径。从历史角度看,农耕经济、专制政治和宗法社会构成传统证据文化的社会基础。农耕经济影响人们普遍具有的毁证、伪证、匿证以及不愿作证的证据观念,证据制度简单且历久不变,证据运用具有低科技化和经验性特质;专制政治  相似文献   

10.
论贵州苗族环境习惯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苗族环境习惯法以其鲜活、具体的独特形式在当地环境保护实际生活中弥补的由于国家环境制定法宏观、抽象而留下的空白,为保护苗族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起到了跨越历史时空的基础作用.而目前对该习惯法的研究比较零散和不够深入.本文拟就贵州苗族环境习惯法的渊源、内容及其与国家法之关系协调进行较系统和较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我国环境保护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多元的法治参照资源.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古代神判法到人判法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证明,世界各国古代一般都经历过神权政治、神判法阶段。中国古代在奴隶制时期也实行神权政治、神判法,到春秋战国之际才开始发生变化,这个观点在学术界似乎成为定论。实际上中国古代神判法经过奴隶社会上千年的存在发展,到西周时期发生了一次深刻革命,随着神权的被怀疑而开始动摇,在司法审判领域,人们也开始从人事的视角审察法律的制定、刑罚的施用等重要问题,认  相似文献   

12.
藏族的山神被称为“细达”,意为“大地之主”,也称为“域拉”,意为“地方神”、“一方之神”。山神,是藏族最重要的传统神灵之一,藏族由于自古生活在雪山草岭中,山岭与其生活息息相关,雪峰、山梁成了人们尊崇的对象,成了故土的象征,山神也是维系一方之神,是部落、村落和个人的保护神。山神中有一部分成员被称为念神,尤其是大山神往往都是念神,如著名的雅拉香波、念青唐拉、玛沁奔热等山神都被称为“念”,也有一部分大山神被称为赞神,如云南的绒赞喀哇嘎波山神,印度大吉岭的赞郭多杰山神是赞神,但念神和赞神的成员不全限于山…  相似文献   

13.
牟军 《今日民族》2021,(11):38-40
云南商人是特色鲜明的地域商人.与国内其他十大商帮相比,云南商人具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征,一是具有民族性.近代云南商业史上活动较为积极和影响较大的商人和商帮多集中于汉族、白族、回族、藏族、傣族之中;二是具有地域性.云南和缅甸、越南、老挝三个国家接壤,并且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和孟加拉等国都是近邻,地缘优势造就了滇商的主体贸易与国际贸易相关.  相似文献   

14.
简论回族的来源和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 《思想战线》2000,26(2):79-81
回族并非中国境内的氏族、部落发展演变而形成的,而是以多种信仰伊斯兰教的外来人为主,在中华大地上吸取本土其他民族成分逐渐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回族形成过程中,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是其经济基础,使用汉语是其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伊斯兰教信仰则是回族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有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情感、风俗习惯、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和自成体系的习惯法规。这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征,随着民主改革和社会的进步而逐渐被削弱。但旧习惯法中的赔命价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国家法律的贯彻执行,产生了一系列执法活动中的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司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和规定,以便妥善解决与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现象有关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6.
侗族习惯法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婚姻家庭习惯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侗族传统婚姻家庭习惯法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侗族的传统婚姻家庭伦理思想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有的甚至即将消失。针对侗族传统婚姻家庭伦理思想的嬗变,应当大力弘扬其中先进的传统婚姻家庭伦理思想,并将其转化为法律规范,以确保其强制执行力。同时,重新构建其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传统商业环境是包含着人民群众的智慧、情感、想象、意志等内容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形式,同时又是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结晶体。正是由于特定的传统人文精神,才使城市成为充满着人的情趣的生活空间,而不是物质材料的堆砌。因此,在商业环境设计中,只有准确掌握城市的人文特征,理解商业环境延续的内涵,才能创作出符合特定历史文化的商业环境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由该民族生活消费品的取得及使用两方面的内容决定。而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情况下,生活消费品的取得方式因职业而不同。因此,研究回族的职业分布对于反映其物质生活状况,从而从经济角度探讨回族的形成及回族商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回族的职业分布在其形成时已显示出其特征。回族的主要来源是参加了蒙古统治中国历史过程中的大量“回回军”。这些人中包括了“回回炮手”、“回回水军”、“回回人匠”  相似文献   

19.
我们沿着金沙江继续南下,进入云南境内的中甸.它坐落在一片坦荡的大坝子上,海拔三千二百八十米.作为四川、西藏、云南的一个交通要道,自唐代(六一八——九○七年)以来,中甸就成为"茶马互市"的重要场所.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商贾云集,马帮络绎不绝,马匹每日多达数千.五十年代以来,中甸先后建起农机、毛纺、皮革、木材加工等数十家工厂、商业、服务业,市政和文化娱乐设拖也不断地发展,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如今,街道纵横,错落有致.宽阔的大街上,车辆穿梭般往来;穿着各色民族服装的人们,熙熙攘攘.富于藏族建筑色彩的高楼,矗立于街道两边.藏族居民的住房,都是砖木结构人字黑瓦顶的两层楼,房檐下饰以色彩艳丽的图案和木雕云纹.  相似文献   

20.
习惯如何成为习惯法的问题必须从界定"习惯"、"习惯法"这对概念入手,而不同的定义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对该问题的态度或立场。社会认可说与国家认可说是人们在回答上述问题上的两种立场或学说,它们背后各自隐藏着一幅研究者据以解释经验事实的理想图景。其中国家认可说与文化研究中的"大传统"模式、制度研究中的"现代化"范式相互支持,极大地阻碍了习惯法研究。上述讨论启示我们,在习惯法研究中必须确立正确的方法论立场,才能比较客观地还原习惯法的本质和拓展习惯法研究的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