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精神文明导刊》2012,(2):29-30
近年来,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以“乡村文明行动”为总抓手,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通过实施农村垃圾治理市场化、文化惠农工程普及化、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经常化、农村社会矛盾化解多元化等“四化”行动,大力提升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作为强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工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在长期内成为民政工作的重点任务。当前,搞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破除三种错误论点。一是“加重农民负担论”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保证农民老有所养为目的的,尽管周期长,见效晚,但最终受益者是投保者本人,不是为他人承负经济负担。同时,国家以优惠政策和明确的法规,保证投保资金IOO%的返还投保人,还要努力使其增值,不象其他商业性保险,具有投资的风险性和实际所得的偶然性。另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档次起点比较低,确定标准时考虑农民的…  相似文献   

3.
阚满荣 《群众》2006,(7):42-4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把握好这一核心问题,关键是要跳出“三农”做文章。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市云亭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促进农民跳出“三农”兴“三农”,以“减少农民”进而“富裕农民”。只有做好工业化、城镇化的大文章,才能切实激活农村人力资源和各种要素,才能切实强化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着力在深化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农村的地域界线越来越模糊,失去土地、搬进城市的“农民”越来越多,城乡之间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传统农民的身份、地位、价值观念、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农民正逐渐向“市民”转变,部分农民的居住场所、工作方式、收入来源已经“市民化”,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关注农民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5.
“绿色证书”即农村劳动者的岗位合格证书,指农民经过培训和实践具备从事某项工作岗位规范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后,经当地政府认可的从业资格凭证。“绿证”工程是建立和完善“绿证”制度,培养农民技术骨干,实现科技兴农战略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九五”期间,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在11个乡(镇)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问题开办了 58个“绿证”班,共培训4044人,其中民族地区15个班,培训958人。“绿证”学员学以致用,带动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农村基层“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正推动农村社会向前发展。但在少数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报喜不报忧;少数干部办事不公、为政不廉,加重农民负担等现象,笔者认为,为确保农村学习“三个代表”取得实效,必须做到“四个到位”:一是帮助到位。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说到底源于一个“穷”字,根本出路要靠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基层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实践党的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深入基层帮助农民办实事。要听民声、察民意…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管理主体有四个即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由于各主体作用异化,未能形成合力,致使农村社会管理长期存在缺陷。实现农村社会管理目标,必须整合“四个主体”,使之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他们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乎民生,牵动全局,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尽管从历史上看,中国银行作为传统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与三农建设缺乏天然渊源,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狭隘的“三农”已发展成为“大三农”和“新三农”,我省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大量农民经商办企业或外出打工带来了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9.
王利 《江西政报》2006,(23):46-47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非常重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我们认为,彭泽县是一个具有传统农业优势的县,早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脚踏实地,以更强的责任感关注农村,更多的精力关心农业,更深的感情关爱农民,紧扣农民增收这个主题,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努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体要做好“一个主攻,二个狠抓,三个加快,四个推进”。  相似文献   

10.
王东京 《政策》2002,(4):26-27
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村稳则天下稳。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都把“保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村民自治也好.社会治安一票否决也罢,甚至过去的户籍管理制度,近年来的减轻农民负担、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无一不是遵循这个思路。然而,从经济角度看,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关键要解决好发展问题。就像下棋要讲棋眼、治病要找病根,解开“三农”问题的“穴道”,绝招只有一式: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惟有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社会好风尚的形成,离不开好载体的引领和推动。江苏省太仓市把“乡风文明岗”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首创于2006年的“乡风文明岗”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推进城乡一体文明、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荣获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吉林省舒兰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通过开展“文化新村”创建活动,实现了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培育了新型农民,提高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养儿不如入保险,入了保险有靠山”──山西省忻州地区掀起了农民投保热。截止去年底,全区已有10余万农民踊跃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上缴保金5123810元。投保率和保金上缴额名列全省前茅。据笔者调查,这个地区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主要做法是:—一抓宣传造成声势。一是利用电台、电视台、板报、标语、传单等多种形式,反复宣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目的、性质及其可信性和可靠性,把政策完全交给群众,增加了这项工作的透明度。二是采取算帐对比、利益分析的方法,引导农民充分认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优越性、实惠性。通过养老保…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陆学艺 《半月谈》2004,(4):0-22
新的发展观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把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为下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试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传统农民的终结”胡传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已经或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级的农民也随之在发生变化和分化。这一进程目前还在扩展。他们正在告别"传统农民",重塑自己的新形象。面对这一新...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重视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三农”问题作为经济社会中的薄弱环节,一直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了四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在中央的重视和各方面的努力下,粮食连续几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明显加强,“三农”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在遵义市召开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座谈会后,六盘水市围绕“情系农民、富裕农家、美化农村”创建活动主题,以建农村文明中心、建文明示范村活动室、建“农民文化家园”,抓教育、抓活动、抓典型的“三建三抓”为抓手,加强阵地建设,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村文化,改善农村面貌,促进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18.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乡镇“两校”吴玉坤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人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同样可以说,没有八亿农...  相似文献   

19.
杨子刚 《中国民政》2013,(12):51-5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应着重做好“十个结合”。  相似文献   

20.
陈雪嵘 《群众》2014,(5):18-19
社会好风尚的形成,离不开好载体的引领和推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太仓市“乡风文明岗”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推进城乡一体文明、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荣获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