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邬美娣 《传承》2012,(13):33+35-33,35
自党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党的自身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围绕“执政”这一根本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如何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管好权、用好权的根本性原则、目标和要求,“三个执政”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三大法宝”。新时期,将此作为党的新“三大法宝”,加大反腐力度,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反腐廉政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虞云耀 《半月谈》2003,(13):16-21
最近,以中央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和下发有关通知为标志,全党正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兴起新高潮作了进一步部署和动员。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央有关通知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3.
《上海机关动态》2006,(4):30-30
执政资源是政党执政所必需的能量及其来源。对于执政党来说.掌握执政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最主要的执政资源。但“执政权”并不是执政的唯一资源,执政资源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4.
夏建文 《湖湘论坛》2003,16(6):45-45,47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 ] 这一科学论断 ,把发展与“执政”、“兴国”紧密联系起来 ,突出了发展在执政内容、执政基础、执政方式中的重要地位 ,从根本上回答了“为谁执政”和“执政干什么、怎样执政”的问题 ,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核心内容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己任、以兴国为目标、以富民为取向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也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对共产党执…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为“四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一体的开启,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新的转向,这种转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执政理论从“稳定论”转向“和谐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从经济增长、解决温饱转向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执政方略从社会控制转向社会管理;改革重心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社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一段时期以来,各地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道路上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郜良 《当代广西》2005,(4):10-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决定》还指出,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党执政5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也证明,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与否,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与否。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了,党的执政能力自然就会“水涨船高”;反之,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受到削弱。领导班子建设的内涵是丰富的,它既包括领导班子整体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素质建设等宏观层面的建设,也包括领导班子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处理、正副职关系、领导干部个人修炼等微观层面的建设。在抓领导班子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从两个层面一起入手,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琴 《前沿》2005,(6):19-2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本文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首先着力解决为谁执政、为什么目的执政,以及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阐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提出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认识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身体力行、锲而不舍,使之切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执政合法性,是一个文绉绉的说法,指的就是执政资格。我们党从“打天下”到“坐天下”、从革命到执政,执政资格原本不成问题。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总是有那么一些噪音和杂音用所谓的“合法性”来质疑党的执政资格和领导地位。其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构建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作为保持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隐含了对党的建设模式进行创新的指向。提出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这一课题,是针对“活动”的可持续性不够而言的.作为长期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特有举措。意在使创先争优从周期性活动走向常态化。  相似文献   

11.
阶层协调是社会和谐的轴心。中国的阶层分布怎么样?社会少不了分层,阶层是执政党的第一政治资源。阶层之间的矛盾在执政党面前,是考验执政能力,检验执政理念,优化执政方式的难得机遇,也是可贵的执政资源。一般说来,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布以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为佳,可我们的情况怎么样?有观点认为,“中国现阶段的中间阶层的规模大约只占就业人口的15%”,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增强党的执政意识,关键在于确立正确的执政思维。正确的执政思维应着力思考和解决好围绕党的执政活动形成的三个相互联系且密不可分的基本问题:一是何谓执政党?二是执政党为谁服务?三是执政党应该怎样执政?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回答即所形成的执政思维,本质上解决的是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各级党政领导的执政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党政领导干部要担当起发展一方经济、维护一方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重任.必须做到善于“五理”、拥有“五气”、具备“五性”、把握“五度”、增强“五力”,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社会建设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为“四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一“位”的开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新的转向。这种转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执政理论从“稳定论”转向“和谐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从经济增长、解决温饱转向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执政方略从社会控制转向社会管理;改革重心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社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几个认识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和政治文明的高级形态。本文分三个层面来认识其丰富内涵。即 :执政党依法执政是以执政在民为根本原则 ,表现在其实质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归、尊重和保障人权 ;执政党依法执政是以执政在政为基本内容 ,表现在执政党依法进入国家政权组织并执掌国家政权及参政党依法参政 ;执政党依法执政是以执政在法为主要形式 ,表现在执政党执政所依据的宪法和法律体现了人民意志、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冯波 《前沿》2013,(16):25-26
执政后,党的地位发生了“两大历史性转变”。党也面临着“一党如何长期执政的考验”。为此就必须从提高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正确划分党政职能、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维护宪法尊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方面着手,对党的执政功能重新进行科学定位,建设服务型政党,从而有效应对党的执政考验。  相似文献   

17.
段红柳 《湖湘论坛》2005,18(5):27-28
依法执政与实践“三个代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坚持依法执政,党必须在立法、执法、守法多个层面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两会”期间,以部分政协委员“炮轰”国家发改委为标志,我们惊喜地发现,中国的民主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民主建设再也不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而是在执政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于洪生 《新东方》2005,(1):12-1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提到了重要位置。“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着重从思想和作风……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以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为思想前提的,学风与党的执政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万永良 《群众》2009,(9):75-76
村级基层政权基础牢不牢.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事关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提高。近年来.兴化市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大力实施以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的“强基”工程.有效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