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他叫席实文,已过了而立之年,一位生长工作在施洋烈土故乡的教育工作者。搞教育他是“半路出家”。1999年5月,他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的位子上走向了教育领导的行列。三年过  相似文献   

2.
李景贤 《党史博览》2011,(12):20-22
葛罗米柯是苏联著名的外交家。他任外长达二十七八年之久,有“苏联政坛不倒翁”之称。更有“恶搞者”,把莫里哀名剧《一仆二主》这四个字,改成“一仆六主”,“呈献”给葛翁。因为从事对苏工作的缘故,我有过不少机会解读他,听人讲起他,也曾多次对他进行过零距离观察。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至少三次说过,他在1927年底就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在1980年参观八七会议旧址时,他曾指出:八七会议时,“李维汉是秘书长,……我是中央秘书,……1927年底在上海我才当秘书长。”在1984年3月会见外宾时,他又说:“我1927年从苏联回国,年底就当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10月,他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指出:“一九二七年底我第一次当中央秘书长时二十三岁。”  相似文献   

4.
他是张学良将军的副官之子;他自幼习武成为“北腿”正宗传人;他经历过“文革”期间的苦难后成为声名显赫的亿万富翁;他被当地人们称为“扶贫大王”,北美慈善协会第四届年会授予他全球慈善家奖杯;他头顶桂冠,在2004年的头衔就多达49个。  相似文献   

5.
所谓伦理本位,是指构建一种伦理学思想体系的原始起点。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独领风骚数十年的伟人毛泽东,虽然在军事、哲学以及诗词、书法艺术等领域也有过卓越的建树,但他生前并不曾系统地表述过他的伦理思想体系,也不曾提出过伦理本位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他的伦理思想进行研究。毛泽东的伦理本位是什么?分析毛泽东众多关于“人民”的论述,特别是他那句集中表达其伦理价值观的“为人民服务”警醒世界的格言,我们可以结论:“人民”是构成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核心,或是毛泽东坚持始终的伦理本位无非是人民,即“以民为本”。  相似文献   

6.
“燊”,木字头上三把火。这个读“深”的生僻字,字典上的解释为“炽盛”之意。名字是有灵魂的符号。高用粢,这个2000年冬季入伍的大学生士兵,像他的名字那样,用“炽盛”的火焰点燃了无悔青春,以读完大学上小学的心态,积极适应军营生活,从平凡工作岗位干起。10年从军路,10年成长史。他有过期待、感慨,也有过失落、迷茫,但他始终执著从军报国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7.
巴方廷这个名字,就是荆楚之地,知道的人也不会太多,但是提起“七二0事件”的“陈、钟、牛、蔡、巴”来,40岁以上的人,就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了。那个“巴”就是巴方廷。事情已经过去近30年,巴方廷也已不在人世了。作为他的一个部下,作为一个曾经和他在一起战斗过、生活过,解放后又一直没有失去联系的人,对于他在“七二0事件”前前后后的一些往事,总感到有许多话要说。 熟悉巴方廷的人都知道,这个曾经给王明当过多年警卫员的老战士身上,却很少有“左”的东西。就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也是如此。巴方廷各个时期的政治鉴定里,几乎都有“党内斗争不够尖锐”、“对人批评不够大胆”、“有些温情”、“照顾面子”以及“不爱出头露面”等等评语。一位曾经和巴方廷共事多年的同志说过:老巴这人从不说伤人的话,更不用说整人了。他多年当一把手,每次政治运动都是慎之又慎,生怕伤了同志,以致常常落下“对右的东西姑息迁就”的罪名。他的与人为善、宽厚正直,在与他共过事的同志中,是出了名的。 有一位老同志,1959年对大跃进中的急躁冒进坦言直谏,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后来恢复了军  相似文献   

8.
在2005年中法文化交流年活动中,现任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是功不可没的。吴建民曾给毛泽东、周恩来和陈毅做过翻译,担任过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等职。为表彰他为中法交流作出的贡献,2003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向他授予了“大将军”勋章。其实在这位外交“大将军”的身后,有一位同样出色的大使——他的夫人施燕华。施燕华原是中国驻卢森堡大使,曾多次为邓小平做过翻译。“夫妇俩都是现职大使的,我们给外交部开了头。”吴建民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9.
特别生日     
这一天,鞍钢冶炼设备制造厂有着39年党龄的老党员王德英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这一天,他接到了一张精美的“生日” 贺卡,贺卡上有党支部对他的祝福、政治评价和鼓励;这一天,他参加了“生日” 纪念大会,在会上满怀深情地发了言。 这一天是他的政治生日——“入党日”。 王德英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过生日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事,可是党组织给我过生日,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鲁迅一生中与之论战过的有二三十人之众,鲁迅批评过的同时代人有近百个。鲁迅“骂”过这么多人,他为什么老爱“骂人”呢?正人君子们、同一阵营的战友们于是说他“多疑”。“多疑”这个词儿与“尖刻”、“刻毒”等一起,是鲁迅同时代以及以后的人们评价他的常用语汇。另一方面,忠诚于鲁迅的人们,也许考虑到“多疑”是贬损鲁迅的,所以为尊者讳,对鲁迅确有“多疑”之处的实例,多持避而不谈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开发油田是功臣“东方之子”第一人1960年4月,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的钱棣华,随着党中央的一声号召,来到满目荒凉、人烟稀少的大庆,参加石油会战,成为会战指挥部总调度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油田开发的日子里,为了工作,他曾风餐露宿过;为了工作,他曾被作为“白专”典型批斗过;为了工作,他曾夜以继日过;为了工作,他身体留下了劳疾……十几年间,凭着他过人的才智,也凭着他忘我的实干精神,他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1979年,他被组织任命为大庆市副市长、大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成为当年肩扛大庆这面“红旗”的旗手之一…  相似文献   

12.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党总支书记刘永康,是省中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和国家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他在语文教育领域颇有影响,被誉为“当代语文教育理论家”。 刘教授的起点是“农民”。4年大学仅读了2年,就在“上山下乡”的浪潮中,来到了军垦农场。喂马,耕田,样样体力活都干过。后来,在偏远的深山区宜东,为复办镇中学,他砍过竹子,烧过石灰,背过鹅卵石……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1928年3月在井冈山,毛泽东因为领导秋收暴动的“失败”受到中央的严厉批评,被撤销政治局候补委员并误传被开除党籍,是他一生中的首次政治厄运的话,那么,自1931年起至1934年,他在亲手开创的中央苏区,受到“左”倾中央一再无情的打击,则为他政治上的第二次厄运,也就是毛泽东后来所说的;“我在中央苏区过了4年的小媳妇生活。”  相似文献   

14.
16年前,家境困难的赵福生毅然弃官,回村创业。经历过挫折与艰辛,赵福生获得了成功。他富了,周围的村民也跟着富了。他被中共永吉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吉林市政府也先后授予他“劳动模范”、“劳动模范标兵”荣誉称号。 1987年,年仅32岁的赵福生是  相似文献   

15.
刘有贵是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的副县长、六合区的副区长,他以借来的400万元起家,下海不到一年,就成为坐拥1514亩住宅用地的“地主”。几年过后,他成为身家过亿的大老板。他仗着那些“台上朋友”,利用特殊的“人脉关系”,以“空手套白狼”手段来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从而实现了暴富。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兵团司令刘汝明在回忆录中说,1949年7月他兵败入闽时,蒋介石电令他“兵退东山”,说“东山环海,我曾去过”。蒋介石到漳辖东山岛是在30年前,当时他在援闽粤军总司令部任职,曾经多次到漳州。 1918年春,举旗护法的援闽粤军挥师汕头,孙中山急需军事人才,电召浪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蒋介石赴粤,因为蒋早年在日本士官学校学过军事。3月10日,蒋  相似文献   

17.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李德”是他在中国活动期间使用的名字,意思是一个姓李的德国人。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活动期间,李德曾以“华夫”为笔名在《革命与战争》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文章,所以遵义会议上通过的《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中曾称他为“华夫”。李德在中国呆了7年.这期间他都干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叛徒”狱中悼烈士 在“十年浩劫”中,我在万县市看守所第16仓的大统铺上,同一位奇怪的犯人陈化文铺位相连地度过了近1000个日日夜夜。陈化文被关了四年,却没被提审过一次,他的主罪是“叛徒”,但他在搞地下工作期间从未被捕过,也从未脱过党。他虽被长期关押,却从不违犯监规,我们曾怂恿他在囹圄中使自己轻松一点,他却说:“虽然他们把我当作历史反革命,但在任何地方,我都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  相似文献   

19.
一个年届五旬的普通社区民警,3年间收到过辖区群众送来的140多份请柬。谈起这些请柬,他有喜有忧。喜的是群众把他当亲戚,每逢喜事都忘不了请他;忧的是每当工资不能如数交到妻子手里时,总要被妻子“骂”成是个“不合格”的丈夫,被儿子责怪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但社区居民提到他,都会说他是一个好邻居、好警察、“活雷锋”。  相似文献   

20.
英年早逝的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郭秀明生前是个“傻子”。村里修公路贷款32万元买回一台推土机,部分村民对贷款有意见,他就把贷款全部转到自己身上,让儿子做驾驶员,没黑没白地干了三四年,村里该付的工钱累计有3万多元,他却没让儿子领过一分钱;因为村里穷,他当支书8年来每月应领的40元补贴一分钱也没领过;为村里外出办事的差旅费,他一分钱没报销过;而8年里他为村里拿出的钱就有8000多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郭秀明算是“傻”得可以了,“傻”得让人肃然起敬。郭秀明“傻”,并非因为他不知获取应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