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春日的一个下午,我们如约来到了苏州城西环境幽静的彩香新村某幢某宅,轻叩大门,一位身板硬朗、精神矍铄的老人出现在面前。握手,问候,随和热情的老人使我们一见如故。 他就是被人们誉为中国体坛元老之一的程金冠先生。程先生历经80余年风雨沧桑,耳不聋,眼不花,依然行动利索,思路清晰。1995年底,他由中国老年人体协、全国老龄委等单位评为“中国最佳健康老人”,这是江苏省得此称号仅有的一人。 程老谈及半个多世纪的体育生涯,谈及与海峡彼岸同窗好友的联系与交往,言语之间,充溢着对体育事业的挚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相似文献   

2.
《中州统战》2003,(3):25-25
老人,总是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对待宗教。那么,老人依赖宗教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张双山 《公民导刊》2007,(11):52-53
10月14日,秋雨下个不停。在江北一新建小区,记者好不容易找到正在现场指导安装节水装置的朱云程老人。 一位75岁高龄的退休工程师,不在家享福,却在四处奔走,免费为居民安装节水装置,令记者非常感动。  相似文献   

4.
序(山村:老人与少年的壮语对话)少年:阿公.天从哪里来的?地从哪里来的?老人:不知道,只有布洛陀才懂。少年:那你知道山从哪里来的?河从哪里来的?老人:不知道.你去问布洛陀吧!少年:布洛陀是谁?老人:布洛陀是我们壮族很老很老的老祖宗。少年:阿公见过他吗?老人:见过!少年:在哪里见过?老人:在梦里,在山歌里。  相似文献   

5.
惊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于2005年7月28日驾鹤西去,我作为他老人家曾经的秘书,难以节哀顺变。程老一生,厥功甚伟,不可磨灭。现仅从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将于近期出版的我写的《我所了解的程思远》一书中,节选此篇追述程老在人大工作情况的拙文,庶几告慰程  相似文献   

6.
不时有报刊披露,许多老人活动馆成了老人“麻将馆”.以麻将之名,行赌博之实,不但危害老人身心健康,而且吵扰四邻,因此呼吁要大力整治。可是换个角度想,批评者是否考虑过这些“热爱”麻将的都是些什么样的老人呢?文化层次低,收入不高,怕静,好热闹,可说是这些老人的主要特点。只有理解这些老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尊重他们,才能帮助他们建立文明的休闲方式。如今,有些居民小区成立了老人纠察队,组织老人配合有关部门维护治安,组建老人秧歌团,让好热闹的老人们常可以凑在一块扭扭秧歌热乎热乎,或组织老人们到孤儿院里开展活动,很快就把老人们的兴趣点和注意力从麻将桌旁吸引过来。  相似文献   

7.
《春秋》1994,(2)
去年,中央电视台在大型纪录片《毛泽东》中播出了程思远副委员长对1965年毛泽东主席会见李宗仁的回忆片断,这不禁使我想起数月前亲耳聆听程老回顾这段往事时的情景。去年六七月间,笔者多次应邀前往北京东城程老寓所采访。86岁高龄的程思远精力过人.对28年前这次会见的详细经过至今记忆犹新。他兴奋地向我谈了其间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  相似文献   

8.
车过日月山     
车过日月山,脑子里回响着一位牧羊老人的话:“天有天眼,地有地脉。”他说的是这里的地理特征。但是“天眼”指什么?是指日月吗?我没弄明白。“地脉”是指脚下这座山,可以肯定了。日月山给我的最深印象,也确实如老人所说,不愧为大地之脉。  相似文献   

9.
单兰山  谢文雄 《黄埔》2011,(2):16-19
黄埔军校同学会原顾问、黄埔五期同学程子华离开我们已经20周年了,我们特刊发程老秘书的回忆文章,以表达我们对程子华同志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0.
王立常 《创造》2001,(1):47
“吕氏春秋”上有则故事说,梁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村子,“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乡里有个老人到集市上喝醉了酒回家,这个奇鬼就装成这个老人的儿子的形状,一路上折磨他。老人回到家里,酒醒了,责备他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的嘛,哪一点对你不慈爱啊 ?我喝醉了,你一路上那么捉弄我,是什么道理 ?”儿子急得哭着跪在地上说:“作孽啊 !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昨天我到东边村子收债去了,不信可以问东村的人啊 !”他父亲相信了他的话,怀疑是奇鬼折磨他,准备“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剌杀之”。第二天,老人到市上去喝…  相似文献   

11.
正导读:照顾自家老人还有钱拿,这是怎么回事?每个有老人的家庭,都能申领补贴吗?补贴的钱从哪儿来,掏得起吗?记者进行了探访。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本分。但前不久,南京却开启了"照顾老人可领工资"的养老新模式。照顾经济困难等五类老人,每月可申领300或400元补贴11月10日下午,南京某院校家属院的一户人家里,103岁的陆盘珍戴着老花眼镜,佝偻着背,正剪着一块小碎布;104岁的丈夫汤楚璞坐在一旁的躺椅上,脚边放着取暖器。  相似文献   

12.
一代学人南京大学教授程千帆先生走了。6月3日去世,次日火化,不让众多敬爱他的好友和弟子们为之送行,悄然乘鹤西去。我想到;前不久辞世的赵朴初老遗诗有云:“明月清风,何劳寻觅。“赵、程两老均为诗人,他们的心境都是纯真的,自然也是相通的。程老常说:“自己是一个单纯的人“。“单纯“是个十分平常的用词,但在程老身上,却显现出可敬佩的人格魅力。“文革“浩劫结束后,人们深怕“七八年再来一次“,说话多心有余悸。然而“单纯“的程老,不因1957年“反右“中以言获罪而缄口,依然知无不言。明知是逆耳之言,别人不爱听,话到口边,照说不误,他从武汉调到南京后不久,被推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在一次会议上,他明确表示,做了政协委员,就得  相似文献   

13.
提及农村养老,不少人是这样想的:有儿子的老人由儿子家庭赡养:没儿女的,作为五保户由村集体供养。好像农村不存在养老的后顾之忧。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在安徽省桐城市的双港镇(注:该镇以塑料包装著称)进行了调查,少数老人的生活状况令人震惊,正因为他们有儿子,所以他们的养老问题也最易被人们忽视。  相似文献   

14.
不变的善良     
一位老人路过乡村公路时,被一辆从后面开过来的小车碰着了,老人倒在了地上。路上没有行人,没有人看见。小车停了下来,从里面走出一个又白又胖的男人。男人看了看老人,老人就要坐起来。男人说:“你先别动,伤着哪里了?”老人说:“轻轻地碰了一下,没伤着。”男人又看了看老人,说:“你真的没伤着?”老人说:“我真的没伤着。”男人说“:你没伤着,那我走了啊。”老人说“:你走吧。”男人走到车门边,要打开车门上车时,又回到老人身边,说“:你真的没伤着?那我真的走了啊!”老人说“:我真的没伤着,你走吧。”男人上了车,发动了引擎,又熄了火下来,再次…  相似文献   

15.
有幸随朋友参加了一位百岁老人的生日宴席。那位百岁老人比丈夫大2岁,俩人已风雨相伴了80个年头。在宴席上,我们真诚地向两位老人送上祝福的话语,两位老人安详地微笑着,聆听着。他们已年逾半百的长孙起身,请祖父对祖母说一句心里话。老人思忖了许久,最后他竟瞅着自己的老伴问:“你好吗?”听了,老伴一边拭着眼里的泪花,一边不住地点着头,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笑容。此时,我们每一个在座者的眼睛都湿润了。  相似文献   

16.
正春节过后,许多家庭子女离开家里,父母独守空房,又变成了空巢老人。今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预计突破2亿人,其中空巢老人达到1亿人。这些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难题?今天,我们开始推出"走近空巢老人"连续报道,记录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探讨人口老龄化的应对之策,以期引起社会更深切的关注。——编者李本谊:当"候鸟"只为不孤单只在海南待3个月到半年,每年10月到海南,次年春节后回老家。这么来回跑很麻烦,但"麻烦也比守着空巢好哇"  相似文献   

17.
阿成  雅琴 《文明大观》2003,(12):16-18
2003年5月27日,国家儒艮自然保护区向68岁的杨振萍老人颁发了一张特别《荣誉证书》——“忏悔奖”。为什么颁发此奖?说起来饶有趣味。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3日这天是星期六,我冒着蒙蒙细雨到机关加班。凝望窗外,苍灰色的瓦沟在“滴答滴答”地滴水。这时,一阵“得踏、得踏”的走路声传来。我定睛望去,只见一位身材瘦小,双鬓斑白,走路一跛一跛、浑身湿透的老人正朝我的办公室走来。噫,这不是五里桥乡北堂村的县人大代表李桂林吗?咋一下子成瘸子了?这种天气来人大机关干啥?  相似文献   

19.
正"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10月9日,我国迎来第27个老人节。伴随着社会各界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敬老主题活动,舆论媒体的评论焦点也特别集中于老年福利、养老模式、失能失智老人情况、老年人精神需求、农村养老等方面。《人民日报》罕见地连续刊登多篇文章讨论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先是以《关爱老人 我们该怎么做?》抛出了几个问题:目前,老年人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如何在社会治理层面及具体措施上真正重视老人、关注老人?数字化时代,如何顾及老年人的需求、给老年人留下  相似文献   

20.
没有钱也能打官司吗? 1998年9月,双腿残疾的72岁老人孙秀英来到吉林市法律援助中心,手持残疾人证、特困证、优抚证,哭诉自己的痛苦遭遇。1989年,老人为养老,认王某为干儿子。初时尚好,但王结婚后态度变了,对老人的生活不闻不问,私自拿了老人的证件将老人的住房改到自己名下。老人的处境一天不如一天,自己不能做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