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原青 《湖湘论坛》2002,15(2):20-21,90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是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哲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但由于受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影响,人们一般都把认识论只当作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而忽视了它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毛泽东虽然也受其影响,时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这样的提法,但他在展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内容时,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融为一体,深刻揭示了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地阐述了认识的起源、基础、动力、本质、过程等一系列认识论…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行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和有关论著中,往往未将“从实践到认识”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加以区分,而是在不同程度上将二者等同起来了。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1页):“从实践到认识,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又如,《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1版第349页):“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飞跃为理性认识,即由实践到认识”。无疑在他们看来,“从实践到认  相似文献   

3.
蓝拟现实:认识的第三种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维度,探讨了虚拟现实的本质,认为虚拟现实是人脑对现实的认识或反映借电脑的延伸或外显,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背景下人的认识的第三种形式或形态———虚拟形态或虚拟认识,属于波普尔的“世界3”,即客观知识的世界;文章还着重探讨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虚拟认识三种认识形式的联系和区别,认为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虚拟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从感性的具体到理性的抽象再到虚拟的具体的过程,或从直接具体到间接抽象再到间接具体的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第三阶段即虚拟认识阶段是对前两阶段特点的辩证“扬弃”,表明人对事物的把握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接近真实;文章也探讨了人在虚拟现实中活动的特征,不同意学术界把虚拟现实看作实践(或虚拟实践)的观点,而认为是一种借助电脑进行的思维操作性活动,即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活动,而且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活动所共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正确分析、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把发展战略搞对头,把思路理顺,务实创新,真抓实干。一、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认识州情,理顺发展思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文山州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穷,全州现有300多万人口,1992年,人均有粮只400多斤;财政收入人均不到30元。但是,文山州也还存在着“富”的一面,就是资源相当丰富。一是生物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在我党的伟大历史性转折时期,邓小平同志不断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不断地总结新的实践经验,解决新  相似文献   

6.
1.实践的观点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观点吗?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能不能说,实践的观点仅仅是认识论的观点呢?不能。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合写的第一次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把他们创立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把共产主义者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毛泽东把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  相似文献   

7.
王洋 《前沿》2003,(3):125-126
工作总结 ,是对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工作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和研究 ,以肯定成绩 ,得出经验 ,找出教训并用文字表述出来的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它除了作者应具有的基本写作能力外 ,还涉及到作者对以往工作的总结、分析、研究等多方面的能力。一、对工作总结重要意义的认识首先 ,总结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 ,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 ,又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过程。要想实现这两个“飞跃” ,都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离不开总结经验。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实践观,实践的观点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文章揭示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一种崭新的马克思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了认识论中,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9.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在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所谓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  相似文献   

10.
<正> 认识论又叫知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其基础是唯物主义、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在任何认识过程当中,都可以区分开三种要素:认识主体或认识者、认识客体或被认识者以及认识活动本身。例如,在科学实验当中,科学家就是认识主体,被研究的自然现象就是认识客体,科学家观察对象,分析数据,形成思想的过程就是认识活动。这三种要素就构成一个认识过程。也可以说,认识论就是关于这三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理论。其中,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周志刚 《群众》2007,(11):65-66
近年来,我们无锡供电公司大力倡导广大干部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用辩证的思维认识事物,指导实践,分析矛盾,解决问题,提升管理能力。公司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靠全体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业绩。今年是毛泽东同志《矛盾论》和《实践论》发表70周年,回顾公司发展历程,我们深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是我们解决困难和问题、提升管理效能的思维之本、工作之本。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产生,是以中共一大提出用社会主义改造近代中国这一实践目标为前提与牵引的,它属于在实践中应用和实现思想的问题。由于作为理性认识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抽象性,以及现实实践的具体性和复杂性,它要实现向中国现实实践的能动的飞跃,就必须经过将马克思主义具体化这一认识环节,形成和建立相应的实践理念,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反映中国实践主体需要的有机统一体,可以直接应用于中国具体实践活动。因此,从认识论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并不是简单的经验推广或偶然事件,而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作为自己哲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是“能动的反映论”,它唯物而又辩证地解决了主体与客体、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给人们提供了探求真理的正确途径。真理总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  相似文献   

14.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对象、来源、本质、能力、结构、过程、规律以及认识的检验的哲学理论。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从意识到物质的认识路线,不可知论者则否认人们有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可能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反映论,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物质世界的映象,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和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作是直观、消极的反映。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坚持反映论的基础上,把实践提到首要和基础的地位,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其基本精神就是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内在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列宁指出:“我们已经看到,马克思在1845年,恩格斯在1888年和1892年都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1937年,毛泽东同志为了从认识论和宇宙观的高度去分析和批判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写了著名的《实践论》这篇光辉著作,科学地解决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是对我国十四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谈话”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充满了务实、求是的精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统一。特别是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如何根据本国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运动要经历两个飞跃,一个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一个是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长期以来,我们对后一个飞跃缺乏深入、全面、细致的探讨。本文将从实现第二个飞跃的角度,着重探讨价值理性认识的含义、存在根据、任务及其思维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领导干部是求真务实的主体,深入探讨求真务实的科学内涵,从世界观与方法论上提高认识觉悟,十分必要。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座右铭。马克思主义坚持实践的唯物主义,其使命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真”,就是客观世界内在的规律性,求真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握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求真就是“求是…  相似文献   

18.
建立健全干部实绩考核制度孙智宏际问题。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过程中,不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搞对头。(作者为中共山西省大同市委副书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  相似文献   

19.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理论界对于实践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成果甚多。诸如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地位、作用,实践与主体、客体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等。本文拟从实践是一体的又是多层次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论的结合部,群体实践与个体实践的辩证关系等几个方面来探索一些问题,以期对实践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石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现伟 《前沿》2012,(17):45-48
认识论、本体论和生存论是人们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角度.但是,由于没有自觉地对这三个角度本身进行前提性反思,人们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就经常处于严重分歧的状态.反思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有自己的本体论前提,也回答了近代认识论的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是本体论哲学,也不是认识论哲学.从整体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追求人和社会的“生存合理性”为目标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追问“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而是以回答人和社会的“生存合理性”作为自己的问题,改变了近代认识论哲学的思维定向,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