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除具有哲学的后思、以思想为对象之思、终极性"寻根究底之思",思维存在关系之思、批判之思、由经验思维到高度理论思维过程之思等反思的全部内涵外,它作为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主要使实践在反思思维过程中承担了如下使命:一是将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也是其哲学的基点,二是将实践取向作为事物本质及世界与人发生关系的实际确定者,三是以实践检验的方式将哲学原理还原为经验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哲学之思"即对哲学本身的思考和认识。理清马克思"哲学之思"的基本意蕴对于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本清源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理解马克思"哲学之思"要以文本文献为基础、以哲学发展史为背景、以总体性思想为方法指导,可以从哲学的本质、特性、内容、来源、宗旨等十个基本方面把握马克思的"哲学之思"。综括马克思在不同语境下、从不同角度出发作出的关于哲学的思考和界说,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之思"的鲜明走向:一种革命的能动的实践哲学观。  相似文献   

3.
论思维方式及其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领会哲学思维方式的本质,才能进行哲学活动并进行哲学创新,而哲学创新的关键在于人的思维方式的改变。没有思维方式的革命,就不可能带来对人的生存方式的新的变革式的反思,就难以实现不满足现状的人类对哲学的企盼。因此,提高哲学理论思维能力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贺祥林  冯华 《探索》2012,(3):186-190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则有一个如何准确地阐明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党中央一并提出的"四个分清",引人思考并意味深长,这是关于编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的指导性与针对性都很强烈的重要指针与重要任务。其一是必须确认正面的东西,其二是暂不确认缓面的东西,其三是必须破除僵面的东西,其四是必须澄清与之隔离反面的东西。问题表明:前提之思蕴含后果之思。  相似文献   

5.
杨威 《唯实》2004,(12):10-12
"反思"作为"反复思考"、"反身思考",首先是一种"后思".通过反思,人们省察以往过程和已有事物,以实现自身思维和观念的提升.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后思"型反思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有必要建构一种"超前性反思",即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可能前景而进行的反思.超前性的反思是一种新型的理论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6.
一般言,孟子在讨论人的超越问题时的哲学思维是内在超越的。笔者以为,内在超越思维是孟子哲学思维的主要方面,却并非是孟子哲学的整体思维。孟子是“合内外之道”以言人的超越问题的,这也是先秦儒学的整体思维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7.
论反思     
作为哲学存在的方式,反思不但以思维为自己的对象,而且以实践为自己的对象;反思不但包括分析型反思,也包括综合型、体验型反思;反思的主客关系模式应扩展到包容交互主体性。反思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总体性和根本性,其功能集中体现于使人走出思维的误区和认识的盲区,培育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8.
生态问题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技术之思”的生态意蕴内涵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技术始终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是关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从多个方面揭示了技术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技术与生态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技术实践造成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在生态危机的形成问题上,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技术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生态—社会”视角的技术批判敲响了环境危机的警钟。在生态危机的解决上,马克思认为危机的产生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社会关系,技术进步仍然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必然出路。科学理解马克思“技术之思”的生态意蕴,对科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技术发展,加快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论反思     
孟志国 《唯实》2005,2(8):5-9
作为哲学存在的方式,反思不但以思维为自己的对象,而且以实践为自己的对象;反思不但包括分析型反思,也包括综合型、体验型反思;反思的主客关系模式应扩展到包容交互主体性.反思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总体性和根本性,其功能集中体现于使人走出思维的误区和认识的盲区,培育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0.
论反思     
孟志国 《唯实》2005,(9):5-9
作为哲学存在的方式,反思不但以思维为自己的对象,而且以实践为自己的对象;反思不但包括分析型反思,也包括综合型、体验型反思;反思的主客关系模式应扩展到包容交互主体性.反思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总体性和根本性,其功能集中体现于使人走出思维的误区和认识的盲区,培育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孔子"忠恕"之道,作为儒家"仁学"思想的重要践行内容,曾一再被历代学者所论述.但孔子所处的时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语境具有本质区别.只有将儒家传统文化之精华的"忠恕"之道,植根现实语境进行现代反思,才能形成学理与践行之间的持久张力.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对孔子"忠恕"之道的行为主体、思维方式、逆定理、原则边界进行现实反思,作为民族本土文化精华的孔子"忠恕"之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然具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温朝霞 《唯实》2004,(8):180-183
"出位之思"在德文里是Anders-streben,指一种媒体欲超越其本身的表现性能而进入另一种媒体的表现状态的美学.它作为西方的一个美学概念,经由中国学者钱钟书和叶维廉先生,基于中国传统的美学立场的再诠释得以拓展,而使之成为一个兼具中西内蕴的,带有普适性的诗学概念."出位之思"为我国当前的文化诗学建设带来了有益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不仅是希腊的,而且是决定西方(欧洲)历史命运的力量.因而,对希腊早期思想家的"思",仅靠词源学、语法学的考证无从与之相遇,必须以希腊本真的方式来切近他们的思想,与之相契合,这样才能使希腊早期思想家的"思"现出本真形态.因此,他对早期希腊思想家的筹划与阐释别有意味,并突出了其所未言者.经过他的梳理,"思"之历事的生成、嬗变、下坠的线索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4.
君子,在古代,先是指地位高的男子,后是指有才德修养的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为了让君子做众人的表率,克己奉公,对君子言谈举止和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故,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些具有历  相似文献   

15.
“出位之思”在德文里是Anders-streben ,指一种媒体欲超越其本身的表现性能而进入另一种媒体的表现状态的美学。它作为西方的一个美学概念 ,经由中国学者钱钟书和叶维廉先生 ,基于中国传统的美学立场的再诠释得以拓展 ,而使之成为一个兼具中西内蕴的 ,带有普适性的诗学概念。“出位之思”为我国当前的文化诗学建设带来了有益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6.
温朝霞 《唯实》2004,(9):180-183
“出位之思“在德文里是Anders-streben,指一种媒体欲超越其本身的表现性能而进入另一种媒体的表现状态的美学.它作为西方的一个美学概念,经由中国学者钱钟书和叶维廉先生,基于中国传统的美学立场的再诠释得以拓展,而使之成为一个兼具中西内蕴的,带有普适性的诗学概念.“出位之思“为我国当前的文化诗学建设带来了有益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7.
项平 《新湘评论》2008,(3):63-63
我们这代后辈,读到了哲学教科书,记得“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可是,冯友兰先生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他严格地区分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在于“前者求好,而后者求真”。从“哲学在于求好”的认识,才悟到了冯友兰先生为哲学下的定义:“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的道理,才悟出了冯先生这个定义的更高的概括性。从这个观点看,他说,求“最后一般规律”乃是科学的事,“超越规律,注重人的精神价值,才是哲学的事”。这一点就非常了不起。他指出:“中国哲学对人生方面特别给以注重,因此其中包含有人生论和人生方法,是西洋哲学还未详细讨论之外的”。  相似文献   

18.
项平 《学习导报》2008,(3):63-63
我们这代后辈,读到了哲学教科书,记得“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可是,冯友兰先生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他严格地区分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在于“前者求好,而后者求真”。从“哲学在于求好”的认识,才悟到了冯友兰先生为哲学下的定义:“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的道理,才悟出了冯先生这个定义的更高的概括性。从这个观点看,他说,求“最后一般规律”乃是科学的事,“超越规律,注重人的精神价值,才是哲学的事”。这一点就非常了不起。他指出:“中国哲学对人生方面特别给以注重,因此其中包含有人生论和人生方法,是西洋哲学还未详细讨论之外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哲学思维是一种力求探寻终极依据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对于领导工作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它要求领导者从根本上思考问题,从而抓住主要矛盾;它要求领导者从全局思考问题,从而形成战略思维;它要求领导者突破一切框框来思考问题,从而形成批判思维.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西方政治哲学领域,以罗尔斯为首的新自由主义已在世界学术界形成重大影响,并使西方政治哲学实现了主题的转变,使人们放弃了功利主义和康德自由主义的哲学。而罗尔斯最著名的理论是无知之幕,对罗尔斯的无知之幕遮去的有关信息以及背后的逻辑论证及反思的论述就很重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