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江彩 《传承》2011,(9):70-71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受到感染,已成为历史教学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恰到好处的教学活动是感染学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喆 《青年论坛》2003,(4):103-104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历史教学应当从五个方面突出和加强爱国主义内容的教学 ,从不同角度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闭雄壮 《传承》2009,(20):94-95
在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兴趣、掌握基本历史知识以及对历史问题判断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经过课程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判断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但是,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少学生在这个方面依旧缺乏应有的能力。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翠方 《传承》2008,(20):66-67
素质教育下的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从丰富的历史蕴涵中构建人格精神、自我价值,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两者相结合最好的方式便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设计新颖有效的形式,指导学生最优化的自主学习,在历史课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陶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下的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从丰富的历史蕴涵中构建人格精神、自我价值,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两者相结合最好的方式便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设计新颖有效的形式,指导学生最优化的自主学习,在历史课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熏陶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兴趣、掌握基本历史知识以及对历史问题判断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经过课程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判断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但是,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少学生在这个方面依旧缺乏应有的能力.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历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意识教育的主阵地,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历史实践课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既能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方式.利用图书馆和信息网络的历史法制教育资源对初中生进行法制意识教育是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梁兰 《传承》2009,(16):82-83
历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意识教育的主阵地,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历史实践课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既能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方式。利用图书馆和信息网络的历史法制教育资源对初中生进行法制意识教育是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奴隶主阶级是怎样统治与压迫奴隶阶级的。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奴隶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初步了解奴隶起义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世界史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对比中外同类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启迪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建设自己国家的决心;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统一的观点,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永恒主题获得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11.
韦秋杰  梁素琴 《传承》2008,(18):52-53
在新世纪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世界史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对比中外同类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启迪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建设自己国家的决心;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统一的观点,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永恒主题获得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下,政治与历史学科知识都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教材内容更能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人教版政治与历史学科存在大量的交叉知识。学生也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史中有文、文中有吏.在历史教学中.要运用文学性的语言讲述历史,运用成语、诗词、文言文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记忆和理解,运用语文课本中的某些篇章剖析历史.同时,在历史课上引用文学知识要适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朱晓坤 《传承》2009,(18):72-73
在中国古代,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史中有文、文中有史。在历史教学中,要运用文学性的语言讲述历史,运用成语、诗词、文言文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记忆和理解,运用语文课本中的某些篇章剖析历史。同时,在历史课上引用文学知识要适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5.
政治课教学高潮,是指政治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有经验的政治教师进行教学,在成功地导课后,总是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小高潮,并全力推向大高潮,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振奋的积极状态。 1.情动心弦的感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设法使学生人情以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强烈感情,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开启学生感情的门扉。当然,教师的这种感情必须是真挚的,只有真挚的感情才是感人的,虚假的感情是矫揉造作、故…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推动了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必然要取代封建制度。从而进一步掌握阶级社会的历史又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7.
谢铭  韦秋杰  韦建益 《传承》2008,(18):80-8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与历史专业学生学习的《中国近现代史》不一样,是一门新的课程,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把教学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简史》中列举了大量历史事件,正文中列了不少,小号字体的附文中更多,全书不下数百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史实年代是唯物史观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学中充分利用并算好历史年代帐,把史实、观点和历史年代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能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从宏观上掌握历史发展的进程。为此,我作了如下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李洪河 《传承》2009,(14):66-67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近代中国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主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让学生正确认识两大历史主题及其相互关系,正确看待解决两大历史主题的手段和途径,正确把握解决两大历史主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与历史专业学生学习的<中国近现代史>不一样,是一门新的课程,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把教学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