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阳 《传承》2014,(1):100-101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昭示未来;未来是一幅蓝图,可以激励今天。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为了挽救日渐衰落的雅典城邦所建构的理想的"至善"的正义城邦,其"和谐社会"思想震古烁今,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常志伟 《思想战线》2013,(Z1):181-183
"正义"是人类思想史和西方哲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正义也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柏拉图的正义理论,包括其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通过追求正义而实现城邦和个人的幸福。而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五卷"公正"中也阐释了正义思想,指出了公正的"个人的品质"和"适度"两层含义。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文化中最早对敌友概念给予关注的哲学著作。本文试图分析敌友形象在《理想国》中基于何种语境被提出与被建构的。更进一步,敌友概念与正义的实现、城邦的治理等诸问题又有何关系,以此探讨《理想国》中的敌友形象与城邦中基于"敌友"关系建构起来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4.
杨佳 《人民论坛》2010,(8):242-243
柏拉图将正义分为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就个人而言,正义意味着理性、激情、欲望的各尽其责,而对于城邦,正义则意味着赋有智慧、勇敢、节制的人们各司其职。另外,他还进一步阐述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柏拉图的正义观对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申林 《长江论坛》2011,(4):13-17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正义理论。它由以下内容构成: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概念、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关系、国家正义的实现和国家正义的维持。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内在缺陷在于:第一,国家正义概念与个人正义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基础,但柏拉图的国家正义概念与个人正义概念都存在问题,而且柏拉图夸大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对应性,并忽视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之间的矛盾;第二,哲学王统治是国家正义和普遍的个人正义实现的关键,但柏拉图没有意识到哲学王统治与国家正义一致的或然性以及哲学王统治本身的内在困难;第三,国家正义和普遍个人正义的维持依赖于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但实际上它们并不能真正维持国家正义。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19,(1)
是什么让不愿进行统治的哲人最终被迫回到了统治中去,是《理想国》的关键问题。主动论者认为,哲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统治的意愿。被动论者认为,驱使哲人回归统治的,是哲人要还对城邦欠下的债,哲人由城邦培养出来,本就对城邦有报恩的义务。很多学者认为,城邦的正义建立在对哲人行不义的基础上,逼迫哲人回归统治依照的是克法洛斯的正义定义。实际上,让哲人回归统治并没有违背哲学的"一人一事"的正义定义。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区分了自然生成的哲人和被制造的哲人,对于后者来说,强迫他进行统治是正义的,过沉思生活并不是这种哲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公民思想丰富而深刻,他界定了城邦中公民的身份和作用;公民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应该具备正义的心灵、和谐的品质、尽责的精神、一定的技艺和健康的身体等素质和能力;公民应该通过学习哲学不断地提升自己.柏拉图的国家与公民的同一正义、公民之间团结合作、公民的个性化与净化教育、公民的心灵和谐等思想对于建设公民社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他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赵小鸣 《长白学刊》2008,(1):157-158
作为正义概念的最早赋义者,柏拉图曾经明确从理念的角度来理解正义。在他看来,正义的理念是一种超验的东西,不能用感觉来证明其存在。尽管正义的这种极端超验的性质妨碍了它在宪政秩序中的实现,[1](P4)但是,柏拉图将正义超验化这一点本身却反映了对于他来说正义具有道德理想的性质,而且这种道德理想是人们难以企及的。柏拉图想在城邦中,想在公民身上找到一个绝对的正义观。  相似文献   

9.
哲学家们通常偏重于从正义概念辨析的角度理解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思想,而对柏拉图借助"厄洛斯的神话"隐微表达的正义可能性思想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在解析该神话三个核心意象——灵魂不朽、大法官及命运之阄——的哲学寓意基础上,初步阐明了柏拉图对"正义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解释,并简要探讨了这个解释对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追寻正义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想国》中,人性(灵魂)始终是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他把灵魂分为三种状态:理性部分、无理性部分和激情,三种状态互不干扰就是正义最初的本质;每种灵魂状态分别在灵魂中占主导地位时就形成不同阶层的人。而不同阶层的人在国家中各安其位,就形成了正义的国家——理想国。柏拉图主张用教育促使人们灵魂转化——向“善”以达到理想国的实现。人性既是柏拉图教育理想的起点,又是终点。柏拉图提出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值得商榷,但它反省人性、追求“善”的精神正是当今教育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1.
学界对《理想国》研究,无论从本体论角度关注"理念论",还是从政治哲学视角探讨"哲学与政治的张力",都遗忘了一个事实:柏拉图学园长达几百年研究数学的传统和柏拉图对现实政治的热忱关怀。那么《理想国》中"数学与政制"的奇特结合如何解读?本文试图审视"数学"在柏拉图理想城邦政制建构中的作用并提出具体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高原  李盼 《传承》2013,(9):132-133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他在这篇著作中集中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形式,提出“哲学王”等著名观点。柏拉图通过对他的观点进行不断地追问与挑战,彻底破除“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的正义观。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显示出柏拉图的机敏与睿智,而且其辩论中闪现出来的思想亮点仍可为我们所吸收和借鉴,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风 《求索》2014,(12):96-100
柏拉图认为“正义即和谐”。和谐是柏拉图正义观的价值基础,也是柏拉图正义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柏拉图正义观是一种整体性和谐的正义观,追求整体性和谐是柏拉图正义观的基本特征。虽然柏拉图的正义观有着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仍有重大启示。公平正义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整体性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系统地阐述了其政治哲学思想即"理想国"的空想构建,而其中的"哲人治国"的思想是其"理想国"的核心内容.事实上,"理想国"的大部分具体制度都可以在斯巴达找到原型,惟有哲学家治国这一点是柏拉图独创的.而"共产"思想也是其中相当具有特色的内容之一,但这一思想作为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中最有争议也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这一理论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但它认真讨论了私有制的负面作用,提出了一些较为进步的思想和有价值的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15.
林春逸  刘鑫淼 《求索》2005,(6):129-131
柏拉图的正义是一种追求“和谐”的正义,正义的国家就是整体和谐的国家、正义的人就是德性和谐的人。但是,柏拉图所追求的“和谐”,不完全是正义的和谐,其正义观具有明显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正义是追求和谐的正义,其和谐是正义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赵菁  马进 《求索》2012,(5):143-145
费希特的道德就是人的独立性的命题在伦理学思想史上是独创,其含义是人不仅独立于自然界,而且独立于自己的冲动,人应该在理想和理智力量的指导下,按照道德规律的要求,通过反思驾驭和控制自然冲动,追求精神的完美。费希特看到,仅仅依靠个人无法实现自我的独立性,必须依靠他人、社会、教会和国家实现自我的独立性。为此,他构建了一个理想国,即学术共同体作为保证人实现独立性的家园。这个学术共同体是费希特解决国家、社会与个人在个人独立性实现方面冲突和矛盾的理想国。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还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的理想国家到底能不能实现,他是否知道自己的理想国家能否实现,这些争论的结论看似尖锐对立,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逻辑前提,即都是在理想与现实二分思维模式下来理解理想、提出问题。然而,这种以现实为参照系的理想是否契合了柏拉图思想中理想的蕴涵,却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理想国》的理想性进行辨析来揭示《理想国》中被遮蔽了的理想的涵义。理想国图景不是要给现实政治提供具体的政策,而是要提供一般性的原则,使现实国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源于终极理想的一般性原则而得以"有条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正义思想和政体思想进行了分析梳理,指出混合政体既是亚里士多德城邦正义思想的必然推论,也是亚里士多德对城邦现实政治生活进行深刻反思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义是政治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对于柏拉图来说,他想要问的就是正义在城邦之中是何以可能的?施特劳斯不是从解释正义这个概念的内涵开始他的分析的,而是分析了历史上人们对待"正义"这个概念的不同方式,在他看来自然的即为正义。而波普尔则恰恰相反,受到英国科学经验主义的影响,在批判经验主义的归纳法中对基础论的知识论给予了最大的抨击,由此引申至政治哲学领域,批判了历史主义的决定论及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保守传统,捍卫了当代自由及民主制的社会,即他所提倡的"开放社会"。  相似文献   

20.
康文锐  王国平 《求索》2013,(4):247-249
本文通过正义观史演念,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到民主、自由、平等正义观念的发展,再到罗尔斯的正义合理分配制度,探寻正义的相对性以及正义的逻辑性。基于人性伦理,阐释了正义的条件性和遵守正义的无条件性理论。分析当下中国正义秩序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正义秩序构建的思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