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 正义(或译公正),是西方哲学、政治学、法学和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西方正义理论,虽然源远流长,观点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种正义观。第一,正义就是各尽其职。在古希腊,正义与智慧、勇敢、节制一起构成“四主德”,因此柏拉图也就把正义看成是其他美德实现的最高境界。柏拉图认为,就个人来说,当他的理性(其美德是智慧)、意志(其美德是勇敢)和欲望(其美德是节制)三者和谐地发挥职  相似文献   

2.
赵小鸣 《长白学刊》2008,(1):157-158
作为正义概念的最早赋义者,柏拉图曾经明确从理念的角度来理解正义。在他看来,正义的理念是一种超验的东西,不能用感觉来证明其存在。尽管正义的这种极端超验的性质妨碍了它在宪政秩序中的实现,[1](P4)但是,柏拉图将正义超验化这一点本身却反映了对于他来说正义具有道德理想的性质,而且这种道德理想是人们难以企及的。柏拉图想在城邦中,想在公民身上找到一个绝对的正义观。  相似文献   

3.
申林 《长江论坛》2011,(4):13-17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正义理论。它由以下内容构成: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概念、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关系、国家正义的实现和国家正义的维持。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内在缺陷在于:第一,国家正义概念与个人正义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基础,但柏拉图的国家正义概念与个人正义概念都存在问题,而且柏拉图夸大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对应性,并忽视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之间的矛盾;第二,哲学王统治是国家正义和普遍的个人正义实现的关键,但柏拉图没有意识到哲学王统治与国家正义一致的或然性以及哲学王统治本身的内在困难;第三,国家正义和普遍个人正义的维持依赖于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但实际上它们并不能真正维持国家正义。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思想史上,正义或公正范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最早的正义思想产生于古希腊神话中,而从哲学的高度讨论正义问题始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则作了更为全面的论述。柏拉图将正义与德性、社会分工紧密联系起来。亚里士多德除了认真给正义下定义以外,还提出了关于分配正义的两个难题。古希腊正义思想对当代正义观有深刻的影响:麦金太尔的“正义是美德”的思想受柏拉图、亚氏影响甚深,而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与诺齐克的“作为权利的正义”之争正是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分配正义的两个难题的当代回应。  相似文献   

5.
林春逸  刘鑫淼 《求索》2005,(6):129-131
柏拉图的正义是一种追求“和谐”的正义,正义的国家就是整体和谐的国家、正义的人就是德性和谐的人。但是,柏拉图所追求的“和谐”,不完全是正义的和谐,其正义观具有明显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正义是追求和谐的正义,其和谐是正义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徐风 《求索》2014,(12):96-100
柏拉图认为“正义即和谐”。和谐是柏拉图正义观的价值基础,也是柏拉图正义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柏拉图正义观是一种整体性和谐的正义观,追求整体性和谐是柏拉图正义观的基本特征。虽然柏拉图的正义观有着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仍有重大启示。公平正义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整体性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杨佳 《人民论坛》2010,(8):242-243
柏拉图将正义分为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就个人而言,正义意味着理性、激情、欲望的各尽其责,而对于城邦,正义则意味着赋有智慧、勇敢、节制的人们各司其职。另外,他还进一步阐述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柏拉图的正义观对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白岩 《前沿》2010,(15):48-53
柏拉图以国家的伦理实体,以利他主义、集体主义的整体普遍性原则为正义的本质,阐释正义就是共性高于个性,个性复归到共性的哲学统一以及社会伦理实践的统一。休谟则从主观经验出发把正义规定是在相互的利益权衡中,以个人的欲望、私利倾向的最后满足为正义的实现。没有国家的利益为最高的范畴。国家、社会就是本质上作为利益的个人根据协议的举措在利益追求最大化的形态中而构造的介质。人道主义的正义社会以公正为基石,以人权为絮矩,在民生民权的人道主义的伦理、精神、本质中实现国家与个人,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李栗燕 《求索》2007,(4):123-125
程序正义近年来在我国法学理论界引起许多争论与探讨,就刑事诉讼中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之关系,各种观点百家争鸣,而该问题不仅为诉讼理论问题,且关系到诉讼中人权保障、诉讼模式等一系列实质内容,若抛开法律文化背景与法制现状,一味强调程序优先或过分坚持实体优先,均有失偏颇。在刑事法律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博弈中,如何能够使得两者不会由于陷入“纳什均衡”而导致法律功用的削弱,就成为我国能否真正走向法治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义是政治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对于柏拉图来说,他想要问的就是正义在城邦之中是何以可能的?施特劳斯不是从解释正义这个概念的内涵开始他的分析的,而是分析了历史上人们对待"正义"这个概念的不同方式,在他看来自然的即为正义。而波普尔则恰恰相反,受到英国科学经验主义的影响,在批判经验主义的归纳法中对基础论的知识论给予了最大的抨击,由此引申至政治哲学领域,批判了历史主义的决定论及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保守传统,捍卫了当代自由及民主制的社会,即他所提倡的"开放社会"。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月14日,在“2013年度中国正义人物”的颁奖会上,《民主与法制》杂志总编辑刘桂明对张飚作出了这样的评价:“退休检察官张飚的获奖让我们看到,正义既是一下子的事,更是一辈子的事。他的获奖,让我们对检察官群体有了更高的期待,也让我们看到了正义应当具有的高度、温度、亮度。”  相似文献   

12.
常志伟 《思想战线》2013,(Z1):181-183
"正义"是人类思想史和西方哲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正义也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柏拉图的正义理论,包括其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通过追求正义而实现城邦和个人的幸福。而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五卷"公正"中也阐释了正义思想,指出了公正的"个人的品质"和"适度"两层含义。  相似文献   

13.
阎菲丽 《传承》2011,(25):36-37,57
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正义的和谐社会,即一个完美的理想国。其正义观包括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个人正义是城邦正义的体现、是实现城邦正义的前提;城邦正义为实现个人正义提供了外在的客观条件,不断促进个人内在和谐的实现。对于柏拉图的正义思想,既要看到其局限性,也要看到其中的合理部分,如节制欲望、男女平等。崇尚集体主义等思想,这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提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并把社会的基本结构作为自己正义理论的主题,试图为现代立宪民主社会提供一种正义理论。其代表作《正义论》系统阐述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的理论,为实现社会公正的目标,他把正义观念严格限定为政治正义观念,提出了用于制度的“正义二原则”与“优先二规则”,并采用契约论方法借助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等理论预设构建起其理论大厦。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独具特色。对于我国建构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启发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沈晓阳 《新东方》2000,(3):16-18
个人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存在着一个正义与否的问题。所谓分配正义,就是根据各个人的不同情况而给每个人以应得的东西。历史上对分配正义的根据主要有5种观点,应将其中合理观点纳入到一个系统之中,形成分配正义的根据的新观点,以体现自由、平等、博爱和效率等价值观。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分配正义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要求。  相似文献   

16.
康文锐  王国平 《求索》2013,(4):247-249
本文通过正义观史演念,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到民主、自由、平等正义观念的发展,再到罗尔斯的正义合理分配制度,探寻正义的相对性以及正义的逻辑性。基于人性伦理,阐释了正义的条件性和遵守正义的无条件性理论。分析当下中国正义秩序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正义秩序构建的思辨。  相似文献   

17.
哲学家们通常偏重于从正义概念辨析的角度理解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思想,而对柏拉图借助"厄洛斯的神话"隐微表达的正义可能性思想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在解析该神话三个核心意象——灵魂不朽、大法官及命运之阄——的哲学寓意基础上,初步阐明了柏拉图对"正义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解释,并简要探讨了这个解释对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追寻正义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理想国》中,人性(灵魂)始终是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他把灵魂分为三种状态:理性部分、无理性部分和激情,三种状态互不干扰就是正义最初的本质;每种灵魂状态分别在灵魂中占主导地位时就形成不同阶层的人。而不同阶层的人在国家中各安其位,就形成了正义的国家——理想国。柏拉图主张用教育促使人们灵魂转化——向“善”以达到理想国的实现。人性既是柏拉图教育理想的起点,又是终点。柏拉图提出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值得商榷,但它反省人性、追求“善”的精神正是当今教育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思想的历史进程中,从柏拉图的国家正义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既定平等关系,到卢梭、康德的自然法学说和"社会契约论",再到罗尔斯的正义论,关于正义的理论得到了深远的发展,并形成了现代西方社会新的"公平正义"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义的两面     
作者在该书的《引言》中说 :“正义有两个相反相成的侧面 :一方面 ,作为利益交换的规则 ,正义是有条件的 ;另一方面 ,作为道德命令 ,正义又是无条件的。”“有条件性和无条件性同为正义的基本属性 ,舍其一正义则不复为正义。但是 ,正义的这两个方面看起来又是相互矛盾 ,无法并存的 :既然正义是有条件的利益交换规则 ,每个人能否遵守这些规则就取决于其他人是否也遵守这些规则 ;同时 ,既然正义是无条件的道德命令 ,每个人都必须把正义作为义务而绝对遵守 ,不论其他人是否也能做到。鉴于这一矛盾 ,本书旨在说明 ,正义的两个侧面何以并存 ,以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