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因应当前中日间"政冷经热"的失衡状况,有学者提出跨越两国间历史问题,采取"新思维"促成中日关系的改善.但事实上,相对于政治、经济发展程度而言,中日两国在文化层面的理解和认同严重滞后,而且两国在文化的性质、地理环境构建的文化风格、历史演绎的文化秉性,以及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的差异,使两国在文化认同和理解上存在巨大的障碍,制约着两国关系的改善与和解.  相似文献   

2.
1998年金大中政府执政后,改变了以往历届政府对朝鲜的“吸收统一”政策,转而实行“和解包容”的政策。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从而实现了两国首脑的会晤,签署了《南北共同宣言》,南北关系由对峙化为和解,两国在和平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韩国对朝鲜政策发生转变有其内在和外在原因。民族的和解与统一是历史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3.
综观欧洲50年一体化发展历程,和解和合作构成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前提.欧洲和解是欧洲国家超越历史的选择,是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本文从欧洲和解的基本历史条件出发,确定欧洲和解的历史动因,在此基础上阐述欧洲和解的诸层面.鉴于德国问题是欧洲问题这一历史认知,本文在阐述欧洲和解时将视角放在德国在西部面对法国、在东部面对波兰的和解.德法和解和德波和解构成了欧洲和解的核心层面,这也反映在欧洲国家外交指导思想及其外交行为上.解读欧洲和解和欧洲合作的互动关系和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欧洲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软实力背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俄两国在跨境司法协助领域展开了多方协作,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在具体的司法协助操作层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中俄双方进一步开展司法协助的步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双方立法层面、司法运行、行政审查等方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俄两国应在完善司法协助立法体系、完善司法运行、完善行政审查程序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5.
论20世纪中东国家的民族构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民兴 《西亚非洲》2006,48(9):12-18
从民族构建的角度看,伊斯兰传统的社会政治体制和思想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近代,土耳其等国进行了初步的现代化改革,传统的伊斯兰制度出现裂缝。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东多数民族国家的疆界基本确立,而各国的社会变迁为国家政权提供了政治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民族构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政治层面;社会经济和文化层面;国际层面。战后中东国家的民族构建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各国依然带有传统伊斯兰体制的痕迹,其民族构建进程遭遇了重大挫折。中东的民族构建之路仍然漫长而曲折。  相似文献   

6.
在非洲和平进程中,妇女成为实现和平的非暴力力量,女性在建设和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自身的安全。梳理布隆迪和利比里亚两国内战对妇女的影响、妇女在结束内战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战后重建中妇女的角色与面临的挑战,可以发现,布隆迪和利比里亚妇女既是两国内战的主要受害者,也是当地实现和平与建设和平的决定性力量:布隆迪妇女发展存在“社会性别主流化已成为现实”和“社会性别不平等”之间的巨大差距;利比里亚则仍然处于由战争到和平的过渡期,精英女性参与决策与妇女低代表性并存;发展问题是两国和两国妇女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将社会性别平等纳入发展主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德法特殊关系:变化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法特殊关系始于二战后两国对共同的历史遗产的认识,并在《爱丽舍条约》的规范下稳步发展;冷战结束及德国统一带来了德法两国心态及外交政策的调整,两国关系有了根本性变化,主动和被动的运作模式被彻底打破。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两国关系进入了长达十年的低迷、调整时期。伊拉克战争为德法关系的再度升温提供了机遇。未来德法将在新的基点上继续加强合作,并仍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德国独立性的趋强也必将导致两国在战略层面及具体问题上的分歧日益明显,并给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8.
中日邦交正常化40 年来,两国关系虽不时经历风雨波折,但总体上还是不断向前发 展,遍及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中日两千年交往的历史长河中,这40 年是 发展最快、成就最显著的40 年。但是,随着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日关系也正在经历历史性的转 型过渡,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政治互信不足,作为双方政治互信缺失在社会层面上的一种反 映,两国国民友好感情不断下滑,这些问题值得双方高度重视。中日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是两国 人民的共同愿望;中日关系的发展对两国各自的长远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中日关系保 持健康稳定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我们要学习、传承老一辈政治家的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登 高望远,求同存异,要努力增进政治互信,妥善处理敏感问题,维护两国关系大局稳定;要加强互利 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实现两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要弘扬友好传统,扩大人文交流,不断增进两国 人民的互相理解和友好感情;要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两国在地区和全球层面的合作,拓展两国关系 的发展空间。可以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9.
中韩农业结构特征与一体化合作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依据农业生产和贸易层面对两国农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及其变化情况的考察发现,两国农业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成为农业一体化的促进因素;但两国农业生产的同质性以及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单边出口贸易结构又制约着一体化进程。中韩农业一体化的条件尚不成熟,两国应作为中长期目标来推进;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各自农业结构,在调整中开展多方位的深层合作是两国农业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与巴基斯坦一直具有传统的友好关系,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土耳其与巴基斯坦相互认同的一个重要基石;两国95%以上的居民都是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两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两国历史发展中都曾出现伊斯兰政治化和政治伊斯兰化的趋势,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伊斯兰复兴是两国都要面对的问题。本文试图在探讨土耳其与巴基斯坦建国之初对伊斯兰教的定位的基础上就两国在政教关系方面的异同作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进入转型期的阿富汗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仍面临严峻挑战。美国筹划地缘战略布局,以期在阿富汗转型及地区格局重构过程中掌握主导权。中国在阿富汗有重大利益关切,积极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中美虽在地区合作安排上存在分歧,但在维护阿富汗及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上拥有共同利益,双方在阿富汗存在务实合作空间。两国可共同推动阿富汗政治和解进程,合作提升阿富汗政府的治理能力,并努力实现中美阿地区合作议程的对接。  相似文献   

12.
后冷战时代,朝鲜半岛问题的性质已经与冷战时期大不相同,它既取决于南北关系又受制于大国因素,从而构成了朝鲜半岛问题最根本的特点。中美两国的半岛政策及如何界定和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核危机的出现使中美双方政策互动得以真实体现,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因双方间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共识而实现了初步协调。但两国因维护和平稳定的出发点、理论和实践依据及具体实践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彼此间对朝鲜半岛问题战略和策略的分歧。尽可能确保中美两国在战略层面上的良性互动,将有助于各自作用的顺利发挥和朝鲜半岛问题的最终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展、障碍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对中国和东南亚5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在过去的若干年里,这一合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以至于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阻碍了进一步的合作与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障碍,文章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希望突破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具有东方传统特征的集团主义理念。两者都具有重视社会本位和集权主义的特征,也都有其利弊的两面性。同时也因两国有着各自的民族性、文化性的不同,在集团主义的理念上也有其差异性。这些都对两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过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1月,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提议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中方回应愿就此展开政府间研讨。本文在介绍有关中日FTA动议基础上,通过分析这一进程给中日两国乃至东亚地区带来的传统与非传统收益,说明启动中日FTA进程的必要性,并结合阻碍谈判的主要因素分析其前景及中国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前后的中亚国家伊斯兰教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3月担任苏共总书记后,苏联对宗教和宗教组织几十年一贯制的严格管理与监督出现失控,长期受压抑的中亚伊斯兰教呈复苏态势.苏联的解体使中亚地区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真空,已经沉淀为民族意识重要组成部分的伊斯兰教便乘虚而入,迅速蔓延,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伊斯兰教的复兴,往往同当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宗教对政治的介入和参与.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而非政治形态出现.由于社会历史状况不同,中亚五国伊斯兰教复兴的程度也各有特点,发展极不平衡.中亚伊斯兰复兴主要是一种文化的复兴,民族自觉性的复兴,基本上停留在重新宣讲宗教教义和宗教信念,恢复宗教传统的层面上.虽然其间发生过一些宗教干预政治的过激行为和局部的冲突、动乱,中亚五国的社会政治形势基本上还是稳定的.国家的宗教政策正确与否,同国家的稳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国家对宗教严加控制或放任不管的极端做法都是不足取的,容易导致社会失衡.一定要引导宗教同社会发展相协调,这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二战后面临众多不利的条件下,亚洲国家通过自身的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整合,不断排除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障碍,取得了国际社会公认的业绩。中印两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并对亚洲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前景抱有乐观的期待。21世纪是亚洲大有作为的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热浪将继续吹向亚洲地区。  相似文献   

18.
随着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开始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生物燃料作为一 种可以替代油气的可再生能源成为许多国家主要发展的方向。其中美国和巴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 两个生产生物燃料的大国,两国都力图在世界生物燃料市场上发挥领导作用,而美国更希望建立 一个“乙醇欧佩克”来主导未来的世界能源市场,因此两国为了共同的目标选择合作。但两国在生 物燃料领域的合作是一个复杂博弈的过程,不仅在国际层面受到双方政策的影响,也在国内层面 受到各自社会行为体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互惠"关系标志着中日关系进入全新定位的新时期,两国在更加宽阔的领域进行战略层面上的合作。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还存在不少分歧和问题,未来中日关系仍将充满不确定性。为使中日关系朝着构建"战略互惠"的方向发展,今后两国应该不断寻求共同利益,不断增加相互信任,在决定两国关系走向的重大问题上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阿富汗战事久拖,美国及其北约盟友逐渐认清,单靠军事手段难以取胜,为摆脱阿战困境,转而支持阿政府寻求与塔利班[1]政治和解.由于阿政府的积极努力、中国等地区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使得阿富汗和平进程获得了新发展.然而,由于阿富汗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当前阿富汗国内外仍面临诸多挑战,阿富汗政治和解进程曲折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