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政府边界问题对于理解什么是政府,以及政府的合适规模。应该承担的职能以及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极为重要。政府边界问题实际上有两个层面,在显性层面体现为政府的实际规模和所支配的资源;在隐性层面体现为政府的权力边界、职责边界、效率边界和能力边界,其中权力边界界定了政府所拥有的权力运行范围,职责边界界定了政府应该要做什么和发挥什么作用,效率边界反映的是在哪个范围内政府的行为有效率的,能力边界体现的是政府所能够发挥作用的最大范围。这四种隐性边界共同界定并外化为政府显性边界,从而规范和塑造了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可以将政府职能按照权力-职责维度以及效率-能力维度的高中低程度划分为九个区域,认为政府职能优化的基本原则是集中于高权力-职责维度和高效率-能力维度的区域,而退出低权力-职责维度和低效率-能力区域,对于中权力维度-职责的效率则应根据市场、社会的能力给予酌情考虑,适度涉足。  相似文献   

2.
战略管理是政府达成目标行为和提高政府能力的一种途径,它克服了政府能力建设传统途径以内部取向、不考虑外部因素、长远目标的缺陷.政府能力是战略管理和服务型政府的契合点.战略管理作为提升政府能力的工具之一,有助于服务型政府实现有效性的目标.战略管理实施一系列的具体步骤理解历史、研究现状、找出议题、制定战略、评估可行性、执行变革,达到对组织能力的变革,是一种新的政府能力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3.
政府声誉、政府能力与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信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政府组织对政府部门的信任非常重要,政府声誉和政府能力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揭示政府声誉和政府能力对政府信任的影响,作者以非政府组织的项目负责人和志愿者为抽样对象,以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为背景,通过对政府声誉、政府能力与信任之间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了政府声誉、政府能力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声誉、政府能力对政府信任产生正向影响,政府能力比政府声誉对政府信任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能否树立良好的声誉、培养较高的能力对政府部门获得非政府组织的信任与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影响非政府组织对政府部门信任的因素还包括非政府组织特征、制度特征等;研究模型可以进一步扩展,更全面地考察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部门间的信任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政府公共管理责任的承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公共管理责任具有民主政治性、义务性和制度性三个特点.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承担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公共管理责任的确立是民主政治的体现,是依法治国的体现,是政府廉洁的体现,也是政府能力的体现.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承担责任的方式包括让公众来评议政府、让政府回应公众及让公众追究政府责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服务型地方政府与中部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之后,中部崛起成为国家又一项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举措,这是促进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国家战略取向。在经济后发型的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对中部崛起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提升地方政府能力,才能确保中部崛起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珠三角的实地调研发现:政府工作人员与农民工的社会距离较大;政府工作人员肯定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贡献,但是实际推动制定改善农民工待遇的政策意愿并不强烈,在促进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上保持超然中立的立场.政府人员的立场与珠三角所形成的"港台中小企业--外地农民工--本地政府"地方治理结构以及路径依赖有关.珠三角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必须提上日程,应从中央政府、珠三角各城市政府及其区域协调治理机构三个层面入手推动解决,这也符合珠三角继续作为中国改革的制度建设和转型发展的试验区和先行者的角色定位和形象要求.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间加强经济能级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背景下研究十七大后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及制度创新安排,构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的一个新视野.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有重点的推进态势.如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运用组织和制度资源去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塑造区域整体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地方政府管理经济所关注的热点之一.建立地方政府间经济能级协调合作机制并确保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地方政府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体制及制度创新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自然灾害有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森林火灾.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自然条件差异巨大,分布着不同种类的自然灾害.现今,我国正处于自然灾害频发期,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必须正确理解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时如何使政府效能发挥到最大化,从近年来我国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实例中找出政府能力低的本质原因,从而评估,最终找出修正现行效能不佳的政府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
有效应对新时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和现实难题.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治理能力的现实选择在于:构建服务型基层政府,加快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优化公共治理结构,构建基层政府与群众合作共治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的维权机构,引导农民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各类自愿合作组织;推进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制度的建设,促进基层治理由管制型、参与型模式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村民自治模式转变;加快建立与完善群体性事件治理的联动机制,构建跨区域的府际合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浅议政府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能力对于一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也就是各国政府之间提供服务能力的竞争。本文正是适应这一需要 ,具体分析了政府能力内涵及构成要素 ;重点阐述了提升政府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明确指出创建服务型政府是提升政府能力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1.
政府能力政府诚信与政府公信力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政府诚信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础和源泉。诚信的政府将获得更大的公众信任,而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则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地方政府来说,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树立廉洁、有效、公正的政府形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是中央政府作出的一项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战略.影响和制约西部发展的因素众多,但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是西部广大地方政府能否有所为有所不为,主导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参与西部发展的经济主体和企业主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西部地区目前的社会现实是制度发育不够,发展平台滞后,地方政府能力欠缺.因此,地方政府着手全面的制度创新,必然成为西部发展中首先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正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地方政府在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地方政府能力建设要以政府职能为内容,强化宏观公共管理职能,弱化政府微观管理职能;以服务型政府为标准,增强政府"回应性"和"顾客导向"价值观.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提高人民群众满意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新政府管理,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4.
民族自治州政府是指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即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文章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分析了民族自治州政府能力的结构要素,提出自治州政府能力结构由推动经济发展能力、培育规范市场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和有效行使自治权的能力、灵活有效地贯彻上级国家政权机关意志能力、利益整合能力等构成.分析自治州政府能力的区域性、公共性、民族性、结构性、综合性等特点.立足于自治州政府能力提升的现实可能性和面临的困境视角揭示自治州政府能力的资源基础和约束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创新的驱动模式——地方政府干部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创新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风向标,地方政府创新的发展特征可以展现出这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活力.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7-2008"年度20个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为研究单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和分析地方政府干部对本地政府创新项目的认知和态度,从创新动因、创新动力和阻力、创新价值取向、创新的参与性和可持续性五个方面出发,得出研究结论: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改革创新具有突出的"低风险取向",创新过程中公共参与不足,地方领导的"精英作用"和基层政策空间是推动地方政府创新的主体力量,创新的可持续性也主要取决于能否获得体制内的认可和支持.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为观察和判断中国政府改革和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信息.  相似文献   

16.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体系,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和范围,提高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强化问责机制,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等。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府能力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政府能力有多种视角,而公共政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在公共政策视角下探讨政府能力建设问题,可以从政府能力与公共政策的相关性出发,分析政府能力的涵义、政府能力的来源,以及政府能力提升途径等问题。政府能力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公共政策角度看,政府能力主要包括政策问题认定能力、政策方案规划和选择能力、政策执行能力、政策评估能力以及适时的政策调整能力。政府能力主要来源于公共政策动态运行过程的各环节之中。因此,提升政府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完善政策问题搜寻系统;建立决策者责任追究制度和决策参与制度;采用适当的政策执行组织形式,完善政策执行监督体制;促进独立性政策评估组织的发展;最后是建立政策信息管理制度和提高政府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8.
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能力高低是评价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在我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新时期,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体现了时代要求,是地方政府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增强地方政府回应能力和扩大群众基础的重要途径,是地方政府实现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当前,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需要从强化公共服务的意识与职能、推进管理方式创新、加强与社会的协作机制建设、建立公共服务能力考评体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法治政府绩效评价体现结果导向和公众满意度导向,满意度测量具有价值理性与技术功能.前者由政府绩效评价的内涵所决定,后者要求构建主、客观评价于一体的指标体系.利用政务公开、政府廉洁、依法行政等10项指标,对2014年度广东省法治政府绩效满意度进行测量,全省百分制均值为54.45分.进一步发现:满意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同时受公众背景因素影响,尤其是公众收入、学历、户籍影响程度明显.由此,提升法治政府绩效满意度,应推进区域均衡、绿色及共享发展,关注及扶持弱势群体,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建设法治及廉洁政府.  相似文献   

20.
论政府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能力的过剩或短缺,会带来社会对政府的全面依赖以及社会自身的发展动力机制丧失或政府自身弱化和衰落.经济转型时期,政府能力有着比较丰富的内涵,其大小强弱的衡量,主要从政府有效程度、政府权威程度、政府法治程度三个方面来把握.经济转型时期会产生政府能力的流失和过剩、结构失衡和变形问题,必须调整现有的政府与社会关系,奠定强化政府能力的体制基础;创新政府职能,构建提升政府能力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