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商事纠纷的特殊性必然要求商事司法活动在商法理念指引下,从商事纠纷的特殊性出发作出符合商事规律的裁判.与我国市场经济和商事实践快速发展对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客观需求相比,适应现代商法理念的商事审判机制尚未真正确立,我国的商事司法改革仍存在着诸多困境亟待解决.商事审判的独立化趋势是审判机制顺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特殊需要,也是现代商法理念在商事司法中加以适用和实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事立法模式之选择——兼论《商事通则》的制定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任尔昕 《现代法学》2004,26(1):56-60
在我国 ,由于智识、经验和立法技术的欠缺 ,法律调控的社会领域不断扩展以及对英美法律的不断继受 ,制定完全意义上民商合一的民法典已经没有可能 ;而效法欧洲大陆国家分别制定独立的民法典和商法典或者效法美国制定一部美国式的商法典的模式 ,亦是一种不识时宜的想法 ;只有在制定民法典的同时制定一部《商事通则》 ,用以规范基本的商事法律关系 ,才是立足现实和着眼未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民初,政府为规范商会理案行为,明令在商会下设商事公断处专司裁决商事纠纷,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京师商事公断处就是其中之典型。近代中国商会是一个兼具传统与现代因素的混合体,商事公断处也不例外。商事公断处新旧杂糅的特点,以及商事公断处理案的过程和效果,使得我们不能单一界定其法律性质为仲裁或调解。民初商事公断处的历史变迁,反映了近代商人群体法律观念的变化。作为近代中国商事裁判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事公断处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对国家自上而下进行司法变革的回应,更是国家司法改革在民间社会的一种实验。商事公断制度已经既不是古代中国的调解,也不是近代西方的商事审判,而是近代中国法律制度自然发展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4.
薛源  程雁群 《政法论丛》2020,(1):149-160
我国提出建立诉讼、调解、仲裁有效衔接的多元化"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国际商事法庭作为该机制的核心不仅要扩张其管辖,还需要对调解和仲裁提供司法支持和监督,并深化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的职能。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需要配套程序法的国际化,为此要引入国际化的商事调解,完善国际商事仲裁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也要有所突破和创新,并在多双边层面推动国际商事调解协议和判决的跨境执行。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事立法一直采用商事单行法的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这种立法模式日渐显示出它的不足。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各国关于商事立法的几种模式,结合我国民商立法现状,得出制定一种调整商事关系一般性规则的法律即商事通则,已成为我国商事立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现有法律在国籍认定标准上采用的是裁决机构所在地,而国际社会通行的是裁决地标准。认定标准的不一致导致在实践中出现许多矛盾和困境。本文对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和适用进行分析,明确我国应采用《纽约公约》的规定,以裁决地作为认定国际仲裁裁决国籍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国际商事仲裁临时保全措施的作用在于确保仲裁程序的顺利进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临时保全措施的执行是存在很多困难的,特别是在域外执行方面困难更大。我国国际商事仲裁临时保全措施在域外也很难得到执行,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国内法律制度不完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与很多国家和地区尚未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因此,我国应谈在完善有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和其他国家建立临时保全措施执行制度方面的沟通机制,以此确保执行程序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周辉 《法制与社会》2012,(24):271-272,280
关于我国商事登记事项的规定,在现行法律中存在着众多的缺陷和不足.特别是法条间缺乏必要的统一和协调,导致相同或特定的事项存在着无意义的差别,其亟需一条合理的价值取舍标准来解决.而交易安全理应成为这一核心价值标准,对商事登记事项的完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圣翠 《法学研究》2008,(3):98-113
为了实现公正、效率及当事人合理期望等目标,国际商事仲裁的少部分重要方面必须采用强行规则予以规范,对于其他事项则应出于尊重当事人意愿而选择非强行规则调整。从现状和趋势来看,境外各国家或地区强行规则规范的对象大多限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效力要件、根本性程序及司法审查等事项。我国仲裁法中关于这些事项方面的强行规则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缺陷,非常有必要予以修订。  相似文献   

10.
商事主体发展到今天,其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形式上的主体,到实质上的法律主体,现代商事主体已经具有了独立的法律人格。现代商事主体的独立性是以现代商法的基本规则为基础的,传统民法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和解释商事主体的这种变化了。本文通过阐述商事主体的演变过程细分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最后,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对我国商法的现实任务与历史使命进行一番展望。  相似文献   

11.
营业规制在商法中的地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商事法律规范编纂的讨论中,营业规制已受到普遍关注.营业制度具有独立意义,营业制度又连接着商人制度和商行为制度,因而它在商法中居重要地位.营业资格、营业活动、营业自由、营业变动,都应该成为营业规制的主要内容.商法的规制是私法的规制,应成为其他营业规制的基础.鉴于营业规制的一般规则性质,应规定在学者正在讨论的商事通则之中.  相似文献   

12.
法律法规     
《中国法律》2011,(5):57-58,121,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十三条第一款和第十九条的解释》(2011年8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13.
法律法规     
《中国法律》2011,(6):53-54,115,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29日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社会规则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其共同的发展目标,因此也必须有共同的规则,以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社会规则中以道德规则、管理规则和法律规则最为主要,而且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任何偏废均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社会规则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深化改革和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环境下,我们应当注意社会规则发展的趋势,继续完善管理规则和法律规则,弥补道德规则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法律法规     
《中国法律》2012,(4):56-58,116,1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佈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2012年6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2012年6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7號公佈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6.
法律法规     
《中国法律》2011,(3):56-58,118,12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2011年4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11年4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7.
法律法規     
《中国法律》2013,(1):56-58,117,1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佈的法律《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召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決定》(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並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2012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通過2012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一號公佈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法律法規     
《中国法律》2011,(1):53-54,106,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佈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2010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  相似文献   

19.
20.
专利联营之反垄断规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现代法学》2007,29(3):97-104
由于“专利灌丛”问题,产业发展越来越受控于很多分散的、独立的专利权。专利联营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整合了互补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排除了专利间实施的交互限制,避免了昂贵的法律诉讼。但由于专利联营固有的“联合”特点,使其必然对联合体之外的市场主体构成限制竞争,具有“垄断”的先天嫌疑,而由于专利联营政策越来越被拥有较多专利权的跨国企业控制,特别是信息领域技术标准制定中诞生的专利联营,已经凸现出滥用市场支配力、防碍技术创新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制定专利联营的反垄断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