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准则;法,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法,时时刻刻在与你同行!那么,你知道从你一出生开始,到进入成年人之前有若干法律和法规在维护着你的尊严、保障着你的合法权益吗?国籍资格。国籍资格是法律赋于你的,这种资格从你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明确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公民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于公民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2.
国籍法是国家的重要法律之一,是国家处理国籍问题的法律依据。每个国家部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人口政策、对外关系以及实际利益的需要制定本国的国籍法。处理国籍问题关系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保障本国公民(包括境内居民和国外侨民)的合法权益和本国与外国的关系。特别是在国际交往增多,人口流动频繁的情况下,国籍问题更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国籍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但制定有关国籍的法规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资产阶级为保护其国家和侨民的利益,各国纷纷制定国籍法规。起初是在宪法和民法中加以规定,以后发展为制定单行的国籍法。在我国,由于明清以来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外交往不  相似文献   

3.
国籍与公民的关系极为密切。国籍,是表明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公民(或国民)的法律资格。当一个人已经取得了某个国家的国籍,他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于是公民个人和国家就产生一种固定的法律关系。世界各国对国籍问题的立法,基本上采用两种形式:一种在宪法中规定;另一种专门用单行法律规定。也有些国家在宪法中对国籍作原则规定,再以国籍法对国籍问题作详细规定。国籍法既是国内法又是牵涉到国家外交关系的一个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4.
韩波  唐红兵 《传承》2014,(7):114-115
现阶段我国维护在读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有效保障。健全与完善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对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就业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公民权是人权的法律表现形式按照现代法学的观点,公民主要是个法律概念,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按照该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一个人一旦取得了某个国家的国籍,就取得了这个国家的公民资格,也就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因此,在我国,不论民族、性别、年龄、居住地、健康状况和政治态度如何,只要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都是我国公民。因而,公民指的主要是个人而非群体的一种身份或资格,反映的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妇女权益的维护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法律制度保障,以立法来确立和赋予妇女权利;二是建立支持体系,以社会支持系统来推动和实现妇女权益;三是女性自身觉醒,以法律为武器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个条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本文着重论述妇女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在维权中的重要作用。一、法律赋权不等于妇女真正拥有事实上的合法权益妇女的法律地位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妇女问题,把坚持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写入宪法,为妇女维权提供了法律保障。1、我国建立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我们生活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才能有效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每个普通人关注的话题。要求法律保护你的合法权益,首先要有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即在履行有关法律行为的过程中,需要依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这样法律才能有效地保护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朋友向你借钱,数目不小,你希望他按时还钱,那么就应按法律要求让朋友打借条给你,留下书面凭证。如果你觉得向朋友要借条太丢面子而不屑去做,那么,将来一旦朋友不承认借了你的钱,你就无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原因很简单,你借钱给他是过去发生的事,法官要…  相似文献   

8.
导读:工会法是明确工会法律地位和工作职责的重要法律,是工会组织依法开展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切实加强了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发挥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服务职工群众方面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事件缘起:《电子签名法》实施,规范电子签名行为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并确定2005年4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法律建设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电子签名法》既是我国信息化领域第一部法律,也是《行政许可法》颁布施行以来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方面由法律设立的第一个行政许可。《电子签名法》通过确立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规范电子签名行为、维护有关各方合法权益,从而从法律制度上保障了电子交易安全,促进了电…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行政强制法是一部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法制工作委员会从1999年3月开始行政强制法的起草工作,在多次调研并广泛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大和一些全国人大代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自1995年颁布实施以来,这部法律在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11月8日至14日,以何鲁丽副委员长为组长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法执法检查组对我省贯彻实施劳动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2.
付丽梅  高晓林 《前沿》2011,(18):75-77
《侵权责任法》是一部通过对民事主体合法权益予以保护,对侵权责任予以明确,对制裁侵权行为予以强化,来推进和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民事基本法律。我国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对侵权责任作了一些规定,这些规定对于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从《侵权责任法》对原来侵权责任的修改以及新规定两方面分析侵权责任法的亮点,以帮助更多的人理解运用这部新法。  相似文献   

13.
代表死亡后 ,代表资格是否终止 ,法律没有规定。通常的做法是 ,代表死亡 ,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 ,随即补选出缺名额。这样做 ,似乎合情合理 ,但是否有法律依据 ?《代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代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其代表资格终止 :(一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迁出或者调离本行政区域的 ;(二 )辞职被接受的 ;(三 )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 ;(四 )被罢免的 ;(五 )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六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此条并未规定代表死亡其代表资格终止。有人说 ,代表死亡但其资格仍在 ,理由是 ,有的英模人物死亡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13,(10):8-10
一、要在保障妇女基本权益上着力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既关系到妇女自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妇联组织一定要把保障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重点维护妇女三方面的权益:一是维护妇女政治权益。我国法律赋予女性与男性平等参政议政权,妇联组织必须依法维护妇女在政治参与、民主选举、社会管理中的政治权益。比如在女干部配备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女性比例等方面都有政策规定,妇联组织要鼓励妇女参与政治、了解政治,依法维护妇女的政治权益。二是维护妇女经济权益。  相似文献   

15.
正渝司发[2018]62号各公安分局,各区县(自治县)公安局,各专业公安机关,市公安局各直属单位,各区县(自治县)司法局,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为保障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执业活动中依法调查取证,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重  相似文献   

16.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需要法律的强力支撑。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保障每一位成员的合法权益——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编中的每一项规定,都与你我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法律环境是保障经济持续平衡运行的前提,是与国际接轨的基础。只有积极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才能使浙江的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8.
吴凡 《前沿》2010,(6):77-80
瑕疵决议撤销制度的确立及运用充分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大小股东利益的平衡。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议的外部性使股东撤销权的行使可能会损害第三人利益。第三人可以通过合同法、侵权法等法律进行维护。然而,这些维护的末端性决定公司法作为兼顾公司、股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应该为第三人合法权益的维护提供制度保障。第三人利益受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通过完善第三人的知情权利和义务,建立公司章程限制条款登记制度,完善工商档案查询制度,规范公司决议程序等方面对第三人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作为10年来最重要的劳动法规,使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有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如果你不想在劳动关系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那么,该怎样运用《劳动合同法》,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相似文献   

20.
从"保障公民享有合法权益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公民享有合法权益的过程会使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这句话入手,分别对保障公民享有合法权益能够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因以及保障公民享有合法权益过程的制约因素展开详细的论述。就像现代性必须通过现代化来实现一样,若想让公民享有合法权益,就必须经历保障公民享有合法权益的过程。先对维护社会稳定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接着提出了保障公民享有合法权益以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