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之所欲,政之所出。198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87年的2.5亿人减少N8000万人;1994年,我国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用7年时间,解决这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7年攻坚,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人,仅占农村人口的3%。丰衣足食是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理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才把这个久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村除了700余万人口尚未解决温饱外,大多数农民正从温饱维持型向小康型转变,部分地区正从小康走向富裕.因此,引导、帮助农民确立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具  相似文献   

3.
扶贫开发,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目前,国家八七扶贫开发的目标已基本实现,解决了两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发展速度得到加快,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我国扶贫开发的总目标:“尽快解决少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快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状况…  相似文献   

4.
陆小星 《学习月刊》2013,(10):11-13
旧中国的广大农村,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全国大约70~80%的土地并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0%以上的贫苦农民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却连基本的温饱也无法得到保证。"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就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到近代,这种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关系越来越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可以说,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  相似文献   

5.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到上世纪末,我国大部分省份的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基本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这是八十年代在农村推行承包制、实现制度创新的硕果。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关键在9亿人口的农民、关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产量连续上几个台阶,基本上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然而,1985年以后,粮食产量几度徘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还是艰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区的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西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我区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发展不足、贫困面大是我区的基本区情。根据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我区目前仍有101.5万贫困人口,占全区农村户籍人口的25.6%。作为全国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集中度最高的省区之一,扶贫标准的"升级"意味着我区扶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8.
消除贫困是全球面临的共同任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中国政府大规模扶贫成功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从温饱型贫困向发展型贫困的转变,成为世界反贫困领域的翘楚。我国扶贫目标也从解决温饱到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发展问题,扶贫理念从救济式扶贫到资源开发式扶贫继而转入绿色生态扶贫阶段。我国农村扶贫经历了体制改革带动型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和制度化扶贫等阶段。扶贫战备从开发式扶贫向绿色生态扶贫转变。  相似文献   

9.
八面来风     
▲11月23日,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烟花汇演在广州珠江白鹅潭江面举行。(新华网图片)广西:5年解决60多万农村人口温饱问题过去5年,广西扶贫开发取得历史性成就,解决了60多万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低收入人口减少了300多万。5年来广西持续不断地对贫困地区增加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为脱贫提供了强大支撑。广西目前基本实现了县县通柏油路,乡乡通等级公路,村村通机动车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统计资料显示,广西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4060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已连续5年高于广西平均水平,其中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张萍 《当代贵州》2005,(3):32-33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成功地解决了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通过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还未脱贫的农村贫困人口.已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德江县25度以上坡耕地比例大,全县贫困人口8.09万,占全县人口的21%。生存环境恶劣.人口居住地偏远分散,既无大面积连片土地.亦无工业和林、茶、沙石场可以依托,使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王锐生 《新视野》2003,(4):42-44
本文将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文化中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境界称为“企业美”,并具体分析了企业实现“企业美”的不同层次和难题。  相似文献   

12.
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提升人品政德,自觉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身边的党员群众,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如何认识两种社会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本文对目前学界有关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行政与法的关系问题,是行政法的核心问题.本文对行政与法关系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对行政与法关系的定位进行了探讨.提出行政与法不应是消极对抗的关系,而应是积极合作、良性互动的关系.法与行政不应该成为敌人,而应该成为朋友,法律能够和应该做的贡献应是创造而不是破坏;行政在运作过程中,应该守法与自律,在"法律空白"地带和法律有漏洞之处,行政要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要以实现公益和私益的最大化为宗旨发挥其能动作用,并推动法律向健全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艺术想象和科学想象既有共同性也各有特殊性。就它们作为一种反映客观世界的形式——想象而言,无疑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探索两者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对人们从事艺术创造和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建立领导干部选拔择优机制要探索以下问题:一是建立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的干部人事制度;二是建立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选拔择优机制;三是建立完备的党政领导干部择优机制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对如何进一步办好党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如何办好党校期刊提供了新的机遇。党校期刊的基本任务是反映党校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成果,党校教学科研工作是党校期刊发展的基础,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要加强和重视党校期刊的建设,使期刊融入党校教学科研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充分发挥学报功能,为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做好服务,促进党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视角中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和效率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两种基本价值目标,它们分别表征人本身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过程来看,表征人本身的发展的公平是表征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所追求的目的。确立公平作为目的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吴宓为中国现代文化守成主义思潮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以来,以进化论为特征的激进文化典范,几乎牢笼了中国思想界急欲图强的知识精英,而吴宓处此天下趋新之际,痛感于传统精魂的失落与西学的片面张扬,遂引美国白壁德新人文主义理论相抗衡。但时势难拂,吴宓文化观主张中西融汇贯通,另图重建文化典范,实为新文化之异响,且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片面之处,有矫正之功。如欲对近代以来思想文化有通盘认识,此皆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20.
利益是推动人们进行历史运动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变更的杠杆.利益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同时,任何权利本身即是一种物质利益,也是一种精神利益.它是人们生存必需的两大利益.由于经济利益是产生政治利益的根源,任何权力主体和社会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无不是围绕经济利益而进行的,而且把政治权力用来作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