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生的画幅     
正我去访问一位画家,他一向以"难产"著名,要很长时间才作出一幅画。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作画好像游戏一样,一天画好几张,我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我去访问另一位画家,他一向以"快手"著称,有时一天作好几幅画,他非常轻松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  相似文献   

2.
哲学故事     
《学习导报》2014,(17):45-45
古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人外出忘了带钱,便向他的邻居借。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这个人坦然地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借钱的我。”赖账不还,邻居发了脾气,一怒之下就挥手打了他。赖账人要去见官告状,这位邻居对他说:“你去吧,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打你的我了。  相似文献   

3.
在6月21日向龚育之作最后告别那天,居然有近2000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报载送花圈的高层人士竟然达到40多位。这是我未曾想到的。老龚———这是我同他相识共事30年来,一直使用的习惯称呼。在这里悼念他,我想,还是这样称呼吧。因为他既离去了(形体),又还没有离去(精神)。———他不是政界显赫之人,也不是大众瞩目之星,只是一位学者,却有这么多人来送他最后一程。这些送行者都不是接受的分派任务,而是获悉消息后自愿来的;许多也不是他生前认识的,但这些不相识者与他却有神交;来送行者不是作例行公事,而是要表达一种情感。这使我久久难以平静。什…  相似文献   

4.
还是加把锁好伍岩有个熟悉的朋友做了领导。因为熟,便经常去走动走动。当然,这走动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我们在一起就是下下棋,说些我们感兴趣的书。一天,我刚看完《白夜》,想找他说说,就去了他家。他没有在,他夫接待我。在等他的过程中,夫人和我攀谈起来。好大...  相似文献   

5.
湘东北万山丛中的名城浏阳,我去朝拜已经不知多少回了。这不是因为那里有大围山与浏阳河等山水,以自然景观而言,中国超出它们的名山胜水不知还有多少;也不是因为那里有名闻遐迩的烟花爆竹,烟花亮丽,爆竹喧阗,但毕竟只是光耀刹那或响亮一时。我去朝拜浏阳,或二三友人结伴偕行,或一人  相似文献   

6.
金秋时节。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 ,延安军民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早饭后 ,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相约一同去看望在侯家沟养病的任弼时同志。“老总 ,咱们不是去看弼时嘛 ,您怎的还带了猎枪呢 ?”“主席 ,咱们去看病号 ,空着手总有点不好意思吧。我带着它 ,咱们绕点路 ,能碰上个野兔子、山鸡什么的 ,拿去慰劳弼时 ,不是更好吗 !”主席笑着说 :“还是总司令考虑得周到。不过今天去 ,我是准备让他吃‘排骨’的。警卫战士几次给我告他的状 ,说他不安心休养 ,老是到处乱跑。你却要去犒赏他 ,这不是你卖白面 ,让我卖石灰吗 !”朱总也笑着说…  相似文献   

7.
意外的存款     
巴建强 《江淮》2011,(12):33
老爸搬家,从床底下翻出一本红色的存折,这是一本信用社的存折,里面写着粮补、综补等项目的存入时间和钱数。存折是前些年村干部发给他的,因为不识字,也不缺钱,就一直放起来没用。正好我周末休息回家,他让我给看看。我把存折拿到银行去查。工作人员告诉我里面有三千多块钱,我"吓"了一跳,立马让他再给我查一次,他查后还是这个数,没错!  相似文献   

8.
某局一位青年业务科长收受贿赂5000元,局长发现后严厉批评了他.并要求他立即去司法机关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这位科长当即反问局长,你不是经常开门闭口说要爱护青年干部吗?这下又叫我去投案受处分,还叫什么爱护.局长正言道:“我是常讲要爱护青年干部,正因为爱护你们,才对你们严格要求.如果今天放松了对你的要求,你轻易  相似文献   

9.
《湘潮》2016,(4)
正长征出发前,毛泽东在"左"倾教条主义者排斥打击下处境困难。伍修权回忆说:"左"倾领导者甚至"打算连毛泽东同志也不带走,当时已将他排斥出中央领导核心,被弄到于都去搞调查研究。后来,因为他是中华苏维埃主席,在军队中享有很高威望,才被允许一起长征。"如果不是因为毛泽东还担任一定职务、在红军中有"很高威望",他可能连长征都参加不了。可以说,长征中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记得“延安名角”1940年8月底,周恩来去苏联治疗臂伤后经延安返回重庆,在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同志们都非常高兴,因为他回到红岩使整个气氛都改变了,大家在生活上好像也活跃起来,所有同志对他都非常尊敬爱戴。恩来同志本人对大家都很亲切,没有一点首长架子。那时,我对他不熟悉,在延安的时候听过他作报告,我们从延安新来的这批年青人在离开延安前,他和其他首长一起接见过我们,他还和我开过一句玩笑,说我是个“小广东”。有一天,我抄完急电,小鹏不在,我拿着一叠电报到恩来同志处,他很快专心地读完,抬头看见是我,有点惊愕地说:“你不是…  相似文献   

11.
从公仪休嗜鱼拒鱼说开去文水千多年前,鲁穆公的宰相公仪休是一个嗜鱼如命的人。他担任宰相以后,鲁国各地有许多人争着给公仪休送鱼。可是,公仪休正眼不看,并令家中管事之人,一条鱼也不准接受。他对弟弟说:“你以为这帮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宰相...  相似文献   

12.
正阳翰笙是当代著名的剧作家和文艺理论家。1930年初,一家出版社有意将他的《地泉》三部曲再次出版。当时,出版社希望阳翰笙能找到几位名人为小说作序,以便宣传推广。思来想去,阳翰笙打算邀请瞿秋白、茅盾等人出面作序。不过,当阳翰笙去信将自己的想法说给茅盾时,因为在文学上观点不一致,茅盾直截了当地给阳翰笙回信表示:"非常抱歉,我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因为你的作品是用革命文学的公式写的,这不是我喜欢的文学体裁。如果非要我作序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留情地批评它。"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去拜访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我知道他是研究佛教的,便问先生:"你信不信佛?"他说"不信。"我又问:"宗教为什么还会存在?"他说:"因为科学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剩下的只好求助宗教。"又问"宗教到底何时能消亡?"他说:"恐怕到共产主义社会也消亡不了。人的心理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佛教在中国,就是这样,许多人信,许多人不信。各有各的理由,各有  相似文献   

14.
我心有主     
有一个故事,说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相似文献   

15.
有位朋友是名牌医科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在一家大医院工作,无论是收入还是工作环境都相当不错。可是这位朋友并不是很快乐,因为他很喜欢音乐,一直想成为一名音乐人,能够出一张畅销的唱片。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创作,但要完全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而且还是被很多人羡慕的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他一直没能下定决心。几年前有次去他家,发现他在很用心地阅读一张体育类报纸,我知道,他平时对体育新闻很感兴趣的。不过,这次他看到我来了,抬起头提出的问题,着实令我感到好奇。他说:“如今中国无论入世还是举办大型体育活动什么的,都实行倒计时,那…  相似文献   

16.
《前线》1964,(5)
到工农群众中去,过好生产劳动关对于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化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辨别知识分子是不是革命的标准,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願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我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标准,我认为是唯一的标准。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願意不願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願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为知识青年规定的革命化的标  相似文献   

17.
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贪官李乘龙说的.这话也只有李乘龙说得出,因为他有亲身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一位即将退休的朋友对我说,有个曾叫他叔叔、继而叫他老师的年轻人,因为有了点权力,现在却轻慢地对他直呼其名,他颇感老小错位,心中不悦。我宽慰他说:姓名乃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本来就是供人叫唤的,就让他叫去好了,不值得自寻烦恼,做人应该豁达大度一些。于是他默默然,接受了我的劝慰。 其实,我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年轻时有些长者叫我“小陈”,感到很亲切。一般人都直称姓名,也觉得很自然。随着年龄增长,于是有人改唤我“老陈”,有的则以职务  相似文献   

19.
前年春节在回国飞机上,我的邻座是位黑人——西非某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一路上我们聊了许多中国问题。他给我两点深刻印象:一是他的素质大概不算高,当然这不是因为他一身落魄商人的打扮,而是他不停地找空姐要酒却不喝,最后把六七瓶酒都装进旅行包里带下了飞机。另一个印象是他对我说,中国发展太快了,但是中国人还没  相似文献   

20.
正一1958年8月的一天晚上,稼先回到家里,跟我说他的工作有调动。我问他调到什么地方去,他说不能说。我又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他又说不知道。接着我问他,那我能给你写信吗,他回答不能。此后,稼先经常是一个电话打来,说他马上要出差。去哪里,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不问。我知道问也问不出来。每一次离开都是突然的,每一次回来也是突然的。回来一般是白天,突然就回来了,回来后吃一点东西就去休息;一般都是到了晚上9点,小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