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对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大胆实践:在改革步骤上,他把"进"摆在第一位,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作好干部准备;在制度安排上,他主张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任期制度及公务员制度,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提供制度保证;在组织形式上,他提议设立顾问委员会,作为干部领导职务由终身制走向离退休制的过渡办法。同时,提倡老干部带头退出领导岗位并身体力行,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作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2.
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也是邓小平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在这一重大改革中,邓小平不仅是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领导者,而且是一个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为顺利地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思想初探聂月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国际共运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并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本文仅就这一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作一简要概述。邓小...  相似文献   

4.
目前,昆明市一批德才兼备的党外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党外人士担任副厅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占全市厅级干部总数的16.7%;县级党外干部占全市县处级干部总数的11.2%;科级党外干部占全市科级干部  相似文献   

5.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思想,总结和借鉴其在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过程中所展示出的科学的政治远见、巨大的政治勇气、卓绝的政治智慧、稳扎稳打的工作作风以及以身作则的政治雅量等,对当前推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完善领导干部退出机制,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关键性环节。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对建立和改革领导干部退出机制有许多设想与实践。当前改革和完善领导干部退出机制在干部“下”和“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推行了干部竞争上岗、领导干部辞职制、领导职务任期制、领导职务聘任制、调整不称职干部等项改革,并取得积极成果。但按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件》的要求,还需要在完善制度,形成科学的考评体系,使干部退出规范化、常态化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曹婧妤 《世纪桥》2005,(8):66-68
陈云同志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他在主管组织工作的具体实践中,非常重视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干部教育思想体系.并且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干部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些地方加大对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调整力度.被调整下来的干部,要么改任非领导职务,要么降职使用或异地交流,从而使能上能下的干部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干部工作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一些地方在领导班子配备中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比如,有的地方在换届中规定,党政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市级不超过45岁,县级不超过40岁。乡镇不超过35岁;有的规定,干部年满40岁不再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年满35岁不再提任乡科级领导职务;有的要求.新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有的选拔县级后备干部。  相似文献   

10.
赵鹏 《党史博采》2013,(9):19-20
目前我国政府领导人中推行的“干部年轻化”,试图打破领导职务终身制,从而合理配置有限的领导职务这一资源。但是以年龄为尺度的制度是否合理有待商榷,为了同样达到打破领导职务终身制,引入有效的人事任命制度,进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推行退休制和任期制,并同时完善绩效评估和以行政问责为中心的多种监督体制同样能够达到效果,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1.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14,(4):51-51
干部提拔前后 要到工层挂职锻炼一年 省委组织部日前印发《关于干部“逢提必下”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干部“逢提必下”的对象范围和程序办法,要求符合条件的人员提拔前后都要到基层实践一线挂职锻炼一年。 《方案》明确“逢提必下”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年龄在50岁以下,提拔为或拟提拔为副厅级领导职务,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省市机关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提拔为或拟提拔为处级领导职务,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省市机关干部;根据工作需要,需要通过挂职锻炼提高能力素质或到市县任职的及本人自愿到实践一线挂职锻炼或任职的干部。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2000,(3)
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李景田就加大干部工作透明度 ,端正用人导向 ,克服领导职务终身制、能上不能下等弊端时指出 ,我省将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在届中调整和机构改革中 ,要积极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工作。地方党政部门副职干部出现空缺 ,一般要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选配。二是以机构改革涉及单位为重点 ,运用竞争上岗的方式 ,搞好内设机构中层干部的选配定岗和合理分流工作。三是积极试行党政领导干部任用公示制。四是推行委任制、干部任期制、试用期制和部分领导职务的聘任制。对选任干部要严格执行任期制度 ,对非选举…  相似文献   

13.
张玉华 《支部生活》2009,(11):38-38
耿马县委组织部把干部的教育培训与选拔任用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副县处级领导职务晋升资格基本知识考试制度。10月23日,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77名正科级干部(含主任科员)报名参加了考试,考试成绩将记入干部个人学习档案,有效期为两年,  相似文献   

14.
<正>据了解,近年来不少地方特别是县、乡两级,在干部任职年龄上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让一些50岁左右甚至40多岁的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转任非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洞察到领导职务终身制给党的事业造成的危害,并试图通过干部制度改革解决这一问题。20多年来,虽然干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但是,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其表现虽与过去有所不同,但这一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我认为,这与我们没能找到一个解决这一问题的合适的制度形式有关,因而使我们的各种努力难以形成合力,而实施任期制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93年1至10月,北京市各级检察机关在惩治贪污、贿赂等犯罪斗争中,共立案侦查司局级干部犯罪的要案9件9人,副部级干部1件1人。以上10人,都是在重要部门担负着高级领导职务的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张大海 《党课》2010,(5):67-67
为加强对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试用期间的教育管理,湖北省广水市委对试用期的干部实行了制度化管理。新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在公布任职之后,必须接受半个月到两个半月的岗前理论培训。试用期干部所在单位的“一把手”作为直接帮带联系责任人,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后的心态探析陈齐放,余怀明为适应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不少地区和单位的一部分原来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改任了非领导职务。面对岗位的变化,他们各有所思。观念复杂。最近,笔者通过对部分当事人的调查分析,发现他们当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心态;一、...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太原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历经起步、展开到规范、创新四个阶段,在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干部教育培训、领导班子建设、干部宏观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吴汉明 《揭阳论丛》2004,(3):56-56,58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指举荐和选配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