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014年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第三方支付行业内引起众声喧哗。业界人士认为,该征求意见稿所反映出的监管思路一旦落实,将极大地挤压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生存空间;人民银行则认为自己是为了保证第三方支付安全。~①但真理究竟掌握在哪一方手中,并非简单的网络口水战可以决定。本文认为,对第三方支付监管不能用简单的"是"或者"否"笼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网络购物已成为大众消费的主流方式,随着网购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①第三方支付是指通过非银行的第三方机构所经营的网上支付平台,在商家、消费者与银行之间建立相关连接,并提供交易资金代管、货币支付和资金结算等服务的一种新型担保支付模式。~②其运作实质是在收付款人之间设立中间  相似文献   

3.
张莉莉  王琪 《行政与法》2014,(5):119-122
从主体角度看,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跨境业务存在立法位阶较低、立法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存在冲突、法律合作机制尚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参考国外的立法实践,其在立法框架、监管体制及监管内容等方面都有可借鉴之处.本文认为,我国第三方支付跨境业务法律规制应当从外汇监管制度、安全风险防范制度、备付金监管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唐琼琼 《河北法学》2015,33(4):115-124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考察美国和欧盟的相关制度和经验后发现,我国既需要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上升到第三方支付立法的宗旨的高度,又需要健全和完善具体规则,例如加强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限制消费者对未经授权的资金划拨的法律责任并完善客户备付金制度,在纠纷解决中审慎对待争议解决条款并推进新型争议解决方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技与法律》2005,(3):23-26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23号为规范电子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及其客户在电子支付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支付业务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现予公布。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引导电子支付的健康发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范支付风险,确保银行和客户资金的安全,制定本指引。第二条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以下简称客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的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  相似文献   

6.
《商务与法律》2005,(4):43-44
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10月26日发布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23号),对银行从事电子支付活动提出了指导性要求,《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指引》共6章49条,在遵循效率与安全原则的前提下,以电子支付业务流程为主线。重点调整银行技其客户在电子支付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界定了电子支付的概念、类型和业务原则;二是统一了电子支付业务申清的条件和程序;  相似文献   

7.
正数字化及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促使我们步入电子社会,电子商务也因此得以迅猛发展。与电子商务相对应,支付体系也发生变化,卡支付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现金支付手段。目前,越来越多的承载一定信息的卡开始被人们使用,除银行卡外,还包括由非金融机构发放  相似文献   

8.
陆建国 《法人》2009,(6):64-65
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在银监会和央行的两道紧箍咒发布后,似乎已危机四伏,但只有洞悉危机中的机遇,才能持续做大第三方支付市场业务 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刊登了央行2009年第7号公告,根据公告要求,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须在2009年7月31日之前按要求进行登记。央行的公告或让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支付宝面临某种危机。  相似文献   

9.
第三方支付平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体制改革,但涉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侵财犯罪也日趋严重,尤其第三方支付平台自身行为更需要行政监管与刑法审视。  相似文献   

10.
《政法学刊》2021,(2):5-12
新型支付方式体现了非现金支付结算的特征,往往涉及多方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于网络领域的相关侵财行为,在给被害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牵涉到刑民交叉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案件定性的难度。由于在新型支付方式下支付模式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侵财行为在定性上也会存在差异性。在第三方支付领域中,对于获取他人第三方支付账户后,利用绑定的银行卡获取资金的行为,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而不涉及绑定信用卡的使用,仅直接向第三方支付平台发送资金调拨指令的行为,则属于使用欺骗手段使第三方支付机构发生认识错误的行为,应认定为诈骗罪。  相似文献   

11.
魏曼曼 《法制与社会》2011,(15):109-109
伴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方式作为一种支付平台应运而生。但其在市场运作中尚未成熟,存在支付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第三方支付中的法律关系,探讨了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问题,并提出了构建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关于第三方支付业务存在立法缺失或滞后,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通常会沿袭审理银行卡支付案件的传统理路。建议借鉴美国《统一商法典》确立的安全程序规则,按支付流程来构造第三方支付的责任体系,妥善解决非授权交易中举证责任及后果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黎四奇 《法律科学》2012,(3):178-185
钓鱼欺诈是与第三方支付相伴而生的、利用技术不法套利的现象。在对被欺诈者进行法律救济时,第三方支付机构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基于买方市场、第三方支付行业自身的特点、技术与法律的关联等从实体与程序上标明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对该类突发事件的作为义务及对相关法律进行适时创新事关该新兴行业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4.
罗蓉蓉 《政治与法律》2012,(12):141-149
反向支付是美国医药专利诉讼中的一种常见行为,是美国《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修正法》的特殊产物。其由于阻碍了仿制药参与医药市场竞争,受到美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关注。反向支付约定的进入日期、支付形式以及是否以结束诉讼为目的,会导致不同的竞争效果。美国的反托拉斯判例,对反向支付适用了本身违法、专利排他权测试方法、合理原则。考虑到医药专利的创新性和专利诉讼的复杂性,合理原则才是最合适的规制原则,而"专利排他权测试方法"只是合理原则分析的一部分。专利背景不能为反向支付提供反托拉斯豁免,适当的反向支付能对创新和竞争都起到激励作用,而公众偏好、政府政策偏向也会影响反托拉斯的执法。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传统支付观念的改变,使得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网上支付服务获得迅速发展。但是,第三方网上支付服务机构的法律定位以及交易、支付、争议处理等规则一直游离于法律调控之外,甚至于法相悖。必须尽快开展我国第三方网上支付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构建法律环境,推动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快速蓬勃发展起来.然而,隐藏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的洗钱风险,随着平台服务的不断发展逐渐暴露出来.对于这种洗钱风险,建议从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细化非金融机构操作细则和流程、建立奖励机制等方面完善对非金融机构网络平台反洗钱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17.
周浩 《中国检察官》2014,(10):25-27
本文案例启示:占有的认定须具备占有意思和实际的控制力,买卖双方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时,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沉淀资金有物理上的控制,但由于其不具备形成占有意思的主体资格而无占有意思,因此,行为人在第三方支付环境下利用被害人不知情转移货款的,是以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产,应当认定为盗窃罪。  相似文献   

18.
钱海利 《法人》2014,(4):78-79
正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逃不出金融的本质,应持鼓励创新与风险防控并重的态度3月11日,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并征求意见。其中内容显示: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同一客户所有支付账户转账年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3月14日,央行再次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  相似文献   

19.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以支付宝为首的第三方支付被称作“电子支付行业的高速公路”.被认为是当前能够突破支付安全和交易信用诟病的最理想的解决方案。然而,第三方支付在实践中仍然暴露了诸多风险:如2010年6月13日公安部在官方网站上曝光第三方支付企业为赌博网站提供支付服务的洗钱风险,此外还有监管缺失、套现及欺诈等方面的信用风险。网络支付的安全与信用依然是电子商务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张斌 《法制与社会》2014,(9):109-110
第三方支付机构因其平台运转的特性会产生巨额的沉淀资金。沉淀资金及其孳息的所有权归属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争议。借鉴英美信托双重所有权理论可以较好地实现法理的逻辑自洽。沉淀资金孳息的分配在理论和现实的博弈之间,需要将法律原理、经济效率、行业发展等方面予以综合考量,方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