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吸毒现象呈现低龄化、低文化程度,闲散性、团伙化,复吸率高、艾滋病感染率高、犯罪率高,品种多样化与新型化的特点.认知的偏差、寻求自我认同的误区、问题应对方式的缺陷、凸显自我追求时尚的怪圈及人生观的扭曲,是青少年吸毒行为的主观成因.吸毒行为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主要有系统预防的倡导性策略、家庭辅导与社区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2.
寄养家庭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自孤残儿童寄养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以来,在关爱儿童健康成长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探索多种孤残儿童照料机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对推动我国整个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对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并探索了寄养家庭的亲子关系,从而帮助孤残儿童能够更好地融入寄养家庭,并与寄养家庭成员实现良好互动,促进孤残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最终能够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年龄介于14至28岁之间、处于"失学、失业、失管"状态的闲散青少年人数剧增。家庭生活的持久性和基础性,使家庭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关系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养成和心理发展。为探索闲散青少年管理服务问题的解决路径,本研究选取北京市海淀区闲散青少年的帮扶试点为研究案例,从青少年家庭关系视角入手,探究服务闲散青少年群体的"海淀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伟 《青年论坛》2013,(5):39-43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当前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的社区矫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为了确保社会工作有效介入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应建立一套恰当利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工作的机制.建立专业矫正队伍;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提供情感支持;鼓励矫正对象多学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是共青团以专业社会工作进行青少年事务管理,承担政府青少年事务的一种探索。北上广地区的先试先行为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在制度设计层面,已经逐步纳入地方社会建设的宏观系统,形成政团社三级合作良好的运作模式,同时注重以管理创新促进发展,强调以社区为本进行青少年服务传输,以项目方式开展青少年品牌服务,实施以预防和发展为导向的服务供给,并在政府、社会以及第三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资源动员关系,建立起立体多元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现行戒毒体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实际吸毒人数已经远远超过鸦片战争前夕的吸毒人数,令人心悸的是青少年已经成为主要吸毒人员的主体,吸毒问题已经“涉及中华民族的兴亡”(江泽民语)。但是我国现行戒毒体系还存在诸多不足,值得反思。高“复吸率”是我们不情愿承认,却不得不正视的严峻事实。目前应该统一制定戒毒法,改革自愿戒毒,完善劳教戒毒,把强制戒毒纳入劳教戒毒,建立以劳教戒毒为中心的戒毒体系。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资料 ,去年全国因吸毒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高达19万余起 ,可见吸毒与犯罪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禁毒难 ,难就难在吸毒容易戒毒难 ,戒毒已成为一项世界性难题。一些有识之士指出 :戒毒必须防患于未“染” ,戒毒工作的关键在于预防。关于吸毒是否可预防的问题 ,是整个社会和家庭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也是所有禁毒工作者正在研究和实践的问题。从浙江省温州市的情况看 ,自1993年发现第一例吸毒人员后 ,至2001年7月底已查处的吸毒人员达2.9万人次 ,其中51.29 %系25岁以下的青少年 ,此外还发现了60余名在校生吸毒。因…  相似文献   

8.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江苏省无锡市边缘青少年和普通青少年的诸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边缘青少年的家庭状况和学校支持明显不及普通青少年。在社会交往、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害怕的事、兴趣爱好等四方面,两类青少年的状况有相似性,更有差异性,由此提出边缘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三个对策。  相似文献   

9.
"街头青少年工作"的有效治疗四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青少年犯罪问题开始出现严重化的趋势。透过一项政府委托的研究,外展青少年社会工作——街头青少年社会工作——在1979年正式以队际形式在18个优先选择的社区开展。经过了三十多年服务模式的探索、改变及迭积的经验,这项服务的推行目前已日趋成熟。经研究发现有四个元素令街头青少年工作治疗成效显著:与工作对象建立互信;工作员作为学习榜样;鼓励服务对象参与协助过程;容许服务对象从错误中学习。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家庭则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发地.(一)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首先是家庭结构小型化而产生的隔代教养问题;其次是家庭结构的缺陷问题;最后是病理家庭问题.(二)家庭教养管理形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教养管理的自由型;教养管理的严厉型;教养管理的溺爱型.(三)家庭人文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家族成员的教育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家庭的经济状况;家族成员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