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破解"瓮安事件"背后的难题,不仅需要我们找准民众利益的落脚点,更需要我们及时呼应民众的法律诉求甚至是质疑。从目前调查的结果看,"瓮安事件"的起因并不复杂,就是当地  相似文献   

2.
<正>瓮安党建工作凸显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在"融"字上做文章,二是在"新"字上求突破,三是在"深"字上见实效。瓮安在近代以来历史中,至少有两件事让人印象深刻。1935年1月,中央红军途经瓮安,召开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并组织发动当地群众,在瓮安建立红军进入黔北的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及武装——珠藏桐梓坡农会、桐梓坡游击队,进一步巩固壮大工农革命政权,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彭美玉 《当代贵州》2013,(14):53-53
瓮字公在上,下边一片瓦。"巍巍大瓮千百年,安在黔山崖。"瓮安,周归"且兰",秦辖"黔中",汉列"牂牁",唐置"建安"。唐末平"播州之乱",始设"瓮水长官司"。宋元仍为土司世袭安抚,明末再克"播州",历设草塘安抚司。公元1601年,贵州巡抚郭子章置县建城,定名"瓮安"。瓮安,是一个完美诠释自然生态,风物人文的净土。这里,不仅集自然、人文、生态景观为一体,而且  相似文献   

4.
金秋十月。黔南古城瓮安从又一个黎明中再次醒来。为人民服务——镌刻在县委办公楼门前影壁上的五个大字,在旭日辉映下金光闪闪,分外醒目。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5.
邱胜 《当代贵州》2017,(45):35-36
蒙娜是瓮安人,也是一名篮球迷。虽然已过去半年,但她对瓮安举办的篮球比赛记忆犹新。今年4月,瓮安成功举办"国际青年女篮巅峰争霸赛";6月,瓮安又迎来2017年中国·瓮安"普天杯"国际男篮巅峰争霸赛等系列活动。两场国际争霸赛,让瓮安热爱体育运动的健儿热血沸腾。蒙娜说:"不出家门就能面对面领略到欧美劲旅风采,惊喜之余倍感骄傲。"  相似文献   

6.
正在追与赶的发展实践中,瓮安人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绿色跨越。瓮安,被周总理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的猴场会议在此召开,此次会议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殊功。瓮安,曾发生过"瓮安事件"牵动着中央、省、州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心,时刻提醒党员干部永远奔赴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  相似文献   

7.
瓮安重建     
2008年6月28日,由于当地少女李树芬的非正常死亡,贵州瓮安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群体性暴力事件。大规模人群聚集围堵政府部门,县公安局、县委和县政府大楼等多间房屋被毁,数十辆车被焚毁。现  相似文献   

8.
李坤 《当代贵州》2014,(26):32-33
正在贵州高原的第二梯级地带、乌江中游、黔南北部,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瓮安。在这里,气候温润、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被称为生命曙光的瓮安动物群化石享誉世界,以水东宋氏为代表的千年土司文化璀璨夺目,被誉为"伟大转折前夜"的"猴场会议"彪炳史册,世界上最大的砖木结构戏楼猴场千年古邑大戏楼翘楚黔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江界河景区、国家森林公园朱家山风光旖旎。自然、人文、生态景观交相辉映,红色、土司、龙狮文化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陈昌旭 《党建》2012,(3):39-40
2008年6月震惊全国的“瓮安事件”发生三年多以来,瓮安县痛定思痛,站在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立场上,注重正确处理“发展、民生、稳定”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不偏离,执政为民固根基”,始终把为民谋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最高工作原则;坚持“与民争利民则怨,让利于民民乃安”,始终注意解决群众的利益诉求问题;坚持“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始终注意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相似文献   

10.
商琴 《当代贵州》2017,(50):44-45
瓮安县按照“融贵阳、连成渝、入长江、接珠三角”的战略构想,坚持“黔中区域次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依托“四纵十八横”的城市路网骨架,实施“北调南育西控中改东扩”,瓮安狠抓城镇建设,一座山水辉映、环境优美、活力繁荣的生态宜居新城在画卷中央屹然矗立;猴场、建中茶旅休闲型、珠藏商贸集散型、平定营生态田园型等一批特色山地小城镇错落有致地萦绕轴心,交相辉映出一幅绚丽多姿的新型城镇化美景. 以高位布局为引领,苦干实干加油干,瓮安城乡面貌正在人们惊喜赞叹的目光中加速蝶变.  相似文献   

11.
正瓮安县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全省规划建设的区域性次中心城市,瓮安已成为黔中交通"大十字",驶入开放发展的"快车道"。走进初夏的瓮安,扑面而来的是经济发展的滚滚热潮,放眼看到的是项目建设的风生水起,处处洋溢的是跨越发展的十足干劲。2018年9月,瓮安顺利通过"国考",成为贵州省脱贫摘帽的市县之一,实现了精彩出列。同时也从一个欠开发、欠发达的山区小县,一跃成为黔中的交通"大十字"。  相似文献   

12.
张蓓 《当代贵州》2010,(9):90-90
进入猴场红色文化新村:走转折之路、游长征广场、瞻伟人行居、睹女杰风采、观土司署衙、探贵州历史、览黔中文化、看龙狮表演——行在瓮安,欣赏的不仅仅是一份美景,更多的是沉浸于一份回归自然,感知历史的心灵栖息。  相似文献   

13.
范元平 《当代贵州》2011,(33):25-25
瓮安从大乱到大治的成功经验,为黔西县维护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借鉴,坚定了信心。  相似文献   

14.
正有着红色底蕴的瓮安,不断创造城市发展的风华,70年来砥砺奋进,已成为黔南一张耀眼的"名片"。被誉为"伟大转折前夜"的红色之城——瓮安,用红色传承历史华章,用创新建设城镇风华,用发展改变群众面貌。70年来,瓮安人民继承先辈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红色精神,在这"伟大转折前夜"的红土地上,奋力前行,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县城从不到2平方公里的面积增加到如今近30平方公里;交通建成四纵十八横主干路网;优势产业逐渐凸显;在文  相似文献   

15.
肖杰  王光承 《当代贵州》2007,(19):125-125
瓮安磷矿“坚持一业为主,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多元发展”的经营战略,构筑本品牌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之缩影的瓮安事件,对于中央提出的构建服务型政府这一历史性命题,具有重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与参照意义。对瓮安事件的议论评说虽已渐从人们的  相似文献   

17.
正端午节前夕,家住瓮安县营盏镇玉华社区的王远盛拿着鱼竿准备在家门口的岩根河钓鱼。垂钓已成为他退休后的新爱好。对于住在玉华社区的群众来说,能在家门口钓鱼,在前几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奢侈"的原因在于一种原不属于这条河里的东西——磷。瓮安县是磷矿大县,磷矿工业发达。瓮安河上游的岩根河,两岸是磷化工企业的生产聚集区,企业在生产  相似文献   

18.
沙先贵 《党建》2012,(11):39-39
2009年的群体性事件发生以来,贵州省瓮安县以教训为警钟,不断探索创新基层社会管理路径,努力以新的面貌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新"社会发展理念。反思瓮安事件,最大症结在于民生欠账太多,对群众权益长期忽视,导致问题扎堆、民怨累积。痛定思痛,瓮安党员干部深切认识到,时代在变,老百姓的需求也在变,“GDP挂帅”的老路再也走不通了。四年来,瓮安切实转变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状况,适时调整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不协调关系,千方百计弥补历史欠账。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完善新农合、建设保障房、拓宽就业渠道等一系列民生措施,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的好处,心气理顺,自觉维护社会安定。事实证明,抓民生同样能带来繁荣,而且是成色高、靠得住的繁荣。创“变”社会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敖霞 《当代贵州》2013,(21):27-27
瓮安在全县开展村企党组织共建活动,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富企兴村、村企共赢的目的。瓮安县现有非公企业党组织56个,党员261名,覆盖了全县146家非公企业。非公经济已成为瓮安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自主创新的主引擎、就业增收的主渠道。如何让党建融入非公企业发展?瓮安县通过构建"党工委联系指导、辖区党委牵头组织、村(社)企共  相似文献   

20.
<正>千年古邑,何以一展雄姿?红色瓮安,如何实现崛起?瓮安以实践作答:抓党建是一切发展的根本。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指出,要抓好党建这个最大的政绩,聚焦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瓮安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党建引领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做实"党建+",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如今,瓮安迈入发展快车道:跻身全省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