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一第三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它既是全书讲解资本主义部分的重点,又是难点。难就难在教学中应如何将书本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如何认识当代的资本主义。我认为,在本课教学小.应重点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都是…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提出及本来意义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许多结论都是通过对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基本矛盾进行分析后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他们曾经设想这一革命将首先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动并陆续取得胜利。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在这些国家里,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生产力进一…  相似文献   

3.
一、不定项选择题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A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B.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核心C.必然引发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加以解决评析;本题是从多角度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解。题肢A是正确的。生产的社会性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状况,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两者的矛盾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性质的矛盾。题跋B是正确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发…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否也和以前各个对抗社会形态一样,有基本矛盾?如果有,它是什么?如果没有,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原因又何在?关于这些问题,苏联学者自五十年代以来,曾经有过几次大的争论。这种争论是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争论的一个部分。在争论过程中,学者们引以为据的主要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论述。但由于对马克思的论述理解不一,得出的结论也  相似文献   

5.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这一矛盾,只有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客观要求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以及与此相应的劳动者同生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加剧了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阶段后,由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调控,这一矛盾的某些方面一度有所缓解。但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形势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展到全球 ,并且表现出诸多新的特点 :在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为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全球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矛盾的深化 ,资本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之间矛盾的深化 ;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国内阶级矛盾的复杂化和资产阶级矛盾向全球扩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矛盾的全球化扩展 ,为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创造着各种要素。生产因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以及社会主义力量全球联合的条件的渐趋成熟 ,无不昭示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杨松  安维复 《思想战线》2007,33(2):24-35
当代资本主义因建立健全了国家创新体系而获得生产力的超速发展,但是它的生产关系依然停留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结构上,从而使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转化为知识的公有性与知识创新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对立统一,因此数字资本主义依然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然而,在今天的现实中,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却常常使人们感到困惑。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列宁在本世纪初期曾经提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现在看来,早就被判了死刑的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各方面还有新的很大的发展。而要…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一国范围内有所缓和,但在世界范围内有所加剧.过去主要存在于民族国家内部的矛盾现在扩大到全球范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有了全球性.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成为产生全球性危机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11.
肖爱民 《前沿》2004,(3):155-158
当代资本主义尽管在制度许可范围内进行了某些调整 ,其内部矛盾有所缓和 ,但其基本矛盾并没有消失 ,并且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具有了全球性 ;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张使经济增长与人类生存的矛盾激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高度发达导致人的极度异化  相似文献   

12.
初中思想政治三年级教材(人教版1997年第1版)第93页黑体字“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与教材第101页最末一句“社会主义的建立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样是表述资本主义矛盾,但分别使用了“生产社会化”与“社会化大生产”两个概念。笔者认为,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必要的区分有助于学生真正弄清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  生产社会化是指由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生产转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它包括生产资料的社…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史的学习,已经了解到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要求以生产资料社会公有代替私人占有,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中国是以特殊的社会发展过程,前进到社会主义的。于是他们总觉得中国旧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似乎对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太理解,资本主义“补课论”很容易在他们中间找到市场。计对这种情况,我从新旧社会的对比入手,上升到理论,又讲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过程,最终说明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决定和人民的选择,批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总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消灭经济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二、能力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和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对比鉴别能力。三、觉悟方面,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体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巨大的冲击,工人阶级被逼到水深火热的境地,工人的罢工和游行活动此起彼伏。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地揭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揭露了资产阶级转嫁危机的救市政策,并确定了共产党人在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的斗争策略,以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实现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崇高理想。国际金融危机的表层原因要归结为资产阶级政府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深层原因是资本的过度积累、生产的过度剩余;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股份资本理论认为,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联合生产的手段,它的发展,为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前提条件,成为向共产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种形式。这是我国当前将大中型国营企业改造成联合股份经济的基本理论依据。股份制度早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已经萌芽,然而它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它的典型形式股份公司的发展,却是随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一是高度发达的商品货币经济,二是社会化大生产。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必须有大量的货币资本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能进行生产,因此,资本主义生产需要资本的积累和集中。马克思以极大的兴趣和科学的态度,详细地考察和研究了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发展情况,深刻地揭示了股份公司所引起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重否定或扬弃。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思想是国际共运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本文拟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角度出发,谈点对"三个代表"的认识和体会。 一、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基础因素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资本主义由于其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而工人阶级作为新的生产力的体现者是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阶级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年了。20年来,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空前的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回顾历史,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会认为,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功劳,是邓小平同志的光辉业绩。一、马克思主义在不断的突破、创新中发展马克思从商品货币入手,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发展规律。这个伟大的发现,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也因之成为备受无产阶级推崇的伟大导师。但由于时代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在《心理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生存论的基本问题》(《长白学刊》1998.1)一文中我们提出,哲学基本问题与人的生存的基本矛盾及对基本矛盾的理解是同一的。人的生存的基本矛盾是心理与文化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基本矛盾、根本矛盾、王要矛盾最思想政治课教材中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急。因此,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的。必须正确认识三青ZI’@的区别和联系。一、区别1、三者的含义不同。基本矛盾是指决定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技规定和影响这个过程真地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矛盾(姐生产刀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系后就是最基本的矛盾,最重要的矛盾(如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的第一个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的一定友屡进程或一定发展阶段上,所包含的许等矛盾中的一种居天配地应、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