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傈僳族服饰     
傈僳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按妇女服饰的颜色差异,分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三个支系。从族群形成以来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其先民为避祸乱,经历了四次大的迁徙,从青藏高原辗转到了怒江流域和缅北地区的崇山峻岭,主要分布在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一带海拔700多米到5000多米的区域。高山峡谷之中,交通不畅、气候多变、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06,(1):I0004-I0004
怒江是全国惟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全州辖四县(含2个自治县)、29个乡(含3个民族乡)、261个行政村,境内居住着傈僳、独龙、怒、普米、白、藏、汉等22种民族,其中有12种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帮助下,全州各族人  相似文献   

3.
《今日民族》2008,(1):66-66
“阔时”,傈僳语即新年或过新年的意思,“阔时”节是傈僳族传统的节庆活动。节日活动有民族歌舞、射箭、溜渑等民族特色项目。中国·怒江傈僳“阔时”旅游文化节,是在傈僳族传统节日“阔时”节基础上提升打造的怒江最盛大的节日,  相似文献   

4.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滇西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是我国傈僳、怒、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区域,辖泸水、福贡、贡山、兰坪4个县。境内各民族解放前的社会经济形态,尚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原始公社制及家长奴隶制的特点,其内部阶级分化不明显。解放以后,在怒江傈僳族地区废除了落后的原始分社制和家长奴隶制,但传统的经济、文化等因素仍在怒江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潜在作用,怒江州的经济发展速度仍然很缓慢。目前,在加快怒江州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对怒江傈僳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许多专家、学者已提出许多宝贵的、极其有价值的意…  相似文献   

5.
寻归自然     
2002年,宋建峰来到云南怒江地区,穿梭在各个山头、寨子,对当地傈僳族、怒族、景颇族等民族聚居地的风俗、文化、社会生活进行走访、调研,在与怒江地区少数民族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发现当地生活中有许多常常被人忽视的优秀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王晋 《今日民族》2005,(10):39-40
在2003年举行的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上,从怒江展台飘出的一曲曲优美动听的傈僳语多声部合唱吸引着过往的游客。展台前,只见一群身着艳丽的傈僳族服饰的男男女女围在一起,在一位老者的指挥下,合唱出迷人的《欢乐颂》、《友谊地久天长》等世界名曲。这是一支来自怒江大峡谷的土生土长的农民合唱队,尽管很多人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们的演出,但他们的歌声却早已享誉海内外,响彻世界音乐殿堂。怒江大峡谷,山高水长、风景秀丽,勤劳勇敢的傈僳人,面对大山的伟岸、白雪的晶莹,倾听怒江的浪涛、峡谷的回音,产生了与大自然共鸣的音律,于是,傈僳儿女用男女老…  相似文献   

7.
正访谈对象:宋建峰,昆明学院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傈僳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家及云南哲学社会科学通讯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少数民族文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教学。2002年,宋建峰来到云南怒江地区,穿梭在各个山头、寨子,对当地傈僳族、怒族、景颇族等民族聚居地的风俗、文化、社会生活进行走访、调研,在与怒江地区少数民族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发现当地生活中有许多常常被人忽视的优秀民族文化。2010年,宋建峰和许多学者深入云南省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的饮食文化进行为期五年的收集、整理,直至2015年,由她主持的云南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调查顺利收官,并出版了一套结合少数民族饮食、养生、文化为  相似文献   

8.
杨四英 《创造》2021,29(4):66-71
一、怒江州的发展概述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辖4个县(市)、29个乡(镇)、255个村委会、17个社区,总人口为54.7万人,占地面积为1.47万平方公里.怒江州成立于1954年,是我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22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族别最多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一直以来怒江人民都保持着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与外界的接触较少.  相似文献   

9.
庄忆 《今日民族》2003,(6):30-32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山峦叠翠、江河纵横,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是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区域的天然垭口和交通咽喉,有“三江之门”的美誉。兰坪还是一个民族文化多元性和原生地的典型区域。在“三江并流”区域生活着藏、傈僳、怒、独龙、彝、白、普米、纳西等14个少数民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及服饰、歌舞、建筑和装饰等文化特质。兰坪的建筑特点以木结构井干式形态最为典型。井干式又称垛木房,它的基本造型是以原木水平垛墙(木楞墙),墙角交叉榫接,墙面水平肌理突现;缓坡悬山…  相似文献   

10.
《今日民族》2003,(12):31
提起"上刀山、下火海",人们立刻就想到了无畏如山的傈僳族. 居住在德宏州的傈僳族约2.5万人,主要聚居在盈江县西北的苏典一带,多属"花傈僳"支系,或许是源于他们热情如花,又或许是来自妇女们富丽纷繁的五彩服饰.传说,在过去的战争中,首领们用彩带奖励勇士,得奖次数越多彩带就越多,妇女们为了炫耀丈夫的功绩,就在包头和衣服上配上尽可能多的彩带.  相似文献   

11.
熊国胜 《今日民族》2009,(11):56-59
怒江州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是“三江并流”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两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449.467公里。境内居住着傈僳、独龙、怒、普米、白、藏、汉等22种民族,总人口50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3%,居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之首。  相似文献   

12.
怒江州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结合部,历史上这一地区处在南诏、吐番及中原王朝的“夹缝”中,是中原文化板块、印度文化板块及西藏文化板块交汇和碰撞的区域。因而才显现出现有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但这也恰恰反映出其脆弱性。在强大外力的冲击下,会出现可被替代性概率大,竞争程度高,可恢复原状机会小,抗干扰能力弱,变化速度快等潜在威胁。随着在怒江进行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如何对怒江地区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尤其是当地有代表性的傈僳族民俗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已是当务之急。保护傈僳族的民俗文化应该与旅游开发和改善当地人民生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怒江州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结合部,历史上这一地区处在南诏、吐番及中原王朝的“夹缝”中,是中原文化板块、印度文化板块及西藏文化板块交汇和碰撞的区域。因而才显现出现有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但这也恰恰反映出其脆弱性。在强大外力的冲击下,会出现可被替代性概率大,竞争程度高,可恢复原状机会小,抗干扰能力弱,变化速度快等潜在威胁。随着在怒江进行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如何对怒江地区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尤其是当地有代表性的傈僳族民俗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已是当务之急。保护傈僳族的民俗文化应该与旅游开发和改善当地人民生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王力 《今日民族》2006,(1):44-45
阳春三月,我们穿过攀枝花盛开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六库,跨过滔滔的怒江,沿着峡谷公路,驱车前往福贡县上帕村一户傈僳族人家做客。早春的怒江峡谷,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白雪皑皑,银光闪闪,怒江江面上铺着一层厚重的雾气。掩映在绿树翠竹中的村寨若隐若现,让我感到一丝傈僳族的古朴、自然和神秘。几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坐落在碧罗雪山山麓的上帕山寨。离山寨不远就见小道边插着一排排松枝。带我们来的阿普告诉我们,这是傈僳人家迎客的标志,ETHNIC TODAY不仅表示有贵客将至,又祝愿客人吉祥平安。走着走着,只见一排排木栅栏的缝隙中露出一张…  相似文献   

15.
傈僳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现有574856人,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傈僳族源于西迁的古羌。唐代时是“乌蛮”的一部分。明代时,其活动地域主要在我省雅砻江、金沙江流域。16世纪-19世纪时,其先民迁徙频繁,远至澜沧江、怒江流域,留在四川境内的傈僳人数大为减少。目前四川的傈僳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德昌、会理、会东、木里等县和攀枝花市盐边、米易等县,总人口不足2万,且与汉、彝、纳西、苗、藏等族交错杂居。四川省的傈僳族又自称为“傈僳扒”。傈僳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文,有本民族文字。信…  相似文献   

16.
施平 《创造》2012,(9):81-82
僳僳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多集中在云南境内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流域和四川省的西昌市。其中,怒江州是云南省傈僳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而州辖福贡县是傈僳族分布比例最高、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由于澜沧江、碧罗雪山的阻隔,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怒江沿岸山高坡陡,使得傈僳族的生活空间只能局限于在两  相似文献   

17.
峡谷里的生活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怒江两岸,我们世世代代住在高黎贡山上。最勇敢的猎手也没有跨出深谷一步,白发苍苍的老人从没见过广阔的天空。” 这是云南省怒江峡谷中传唱了数百年的傈僳族民谣──“摆时”。“摆时”是傈僳语,直译成汉语就是“自由地说吧!唱吧!”它采用无伴奏合唱的形式,来表达傈僳族古代流传下来的叙事长诗、颂歌和赞美爱情的情歌。在怒江峡谷里,当“摆时”低沉、浑厚的歌声响起,不论是傈僳族,还是其他民族的人,都会陶醉于它;无论从什么地方来到怒江大峡谷、并听到过它的人,都会被它独特的音韵和旋律所震…  相似文献   

18.
周荣新 《今日民族》2010,(11):47-48
丽江各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服饰中,傈僳族服饰是最艳丽、最丰富的民族服饰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由云南省民族古籍办资助出版的怒江福贡地区首部傈僳族叙事长诗《猎歌》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以傈僳族"木刮"曲牌的形式,运用傈僳族常用的比喻手法,叙述了准备出猎、狩猎、归猎、祭猎等过程,真实再现了古代傈僳族狩猎生活场景,填补了怒江福贡地区没有出版过傈僳族叙事长诗的历史空白。  相似文献   

20.
这些年,怒江、澜沧江峡谷雄奇险峻的风貌渐为世人关注,赢得了“东方大峡谷”的美誉。而更为引人瞩目的是,那里交错杂居的怒、独龙、傈僳、白、纳西、普米、藏等少数民族,所共同营造出的风采各异而又融汇谐美的文化“胜景”。一位长期“穿行”在大峡谷中的民族学家为我们道出了个中缘由———很久以来,东方大峡谷就是一条多民族迁徙流变的“走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