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不同的国际、国内情况,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提出了不同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几代领导人的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最后发展为科学形态即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创新、发展理念与国情演变相统一等角度探讨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可以更加深化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王连芳  王海 《前沿》2011,(4):56-59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60年里,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把社会发展置于战略的高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在特定时期,党的每一代领导人都有各自的社会主义发展观。这些发展观都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是继承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举世关注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发展观。政治发展系统的运作在机理上与生态系统是一致的,因此,生态发展观完全可以运用于政治领域,实现从经济向政治的跨越。苏联政治发展的前车之鉴和中国政治发展所面临的一些严峻问题表明,用生态发展观来重新审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姜益 《前沿》2012,(13):41-43
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最核心的问题。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发展问题有一系列精辟独到的论述,他们的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昨日中国在当年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到今日,又在新的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新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的发展观,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扬弃了传统发展观,是对发展观的深化和超越;它的提出源于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现实,是对发展问题的准确把握,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对全球发展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综合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我国国情,充分借鉴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以及参照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指标与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联合国综合发展观实现了中国的本土化,同时它也是我国从事理性化发展实践的理论起点。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勾画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发展观的基本框架,明确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其中内含的价值指向以及实现途径,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达到了新的理论境界。  相似文献   

8.
建立在邓小平同志对时代和国情作了超越前人的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继承、纠正和升华了毛泽东同志社会主义发展观,深刻地反映了当今时代和中国的国情,形成了一个崭新的,比较完整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包毅 《中国发展》2009,9(4):49-53
复杂性科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被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广泛重视,它具有动态多变性、非线性、自组织性、非加和性、不可还原性等特征。阿马蒂亚·森在质疑以简单性思维为基础的传统发展观基础上,立足于开放社会的复杂系统,用复杂性思维去探索发展问题,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能力发展观、自由发展观,超越了传统发展观的机械论、还原论等局限,对中国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弊端,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吴苗 《前沿》2011,(16):58-61,66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的总体看法和观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历史发展的真实研究与表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性特点作出阐释与发展。恩格斯在其晚年作了更深层次的阐释,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合力的作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也具有时代化特征,为解决时代发展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提供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性与时代化统一于其实践性本质。  相似文献   

11.
黄晓利 《前沿》2010,(4):35-37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社会发展思想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的具体表现为:邓小平的发展观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是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实事求是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创新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因而它是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从学术上研究社会发展问题,将社会发展问题学科化,严格地讲,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发展观、社会发展观是不断发展的,因而,近年来实力论、工业论、经济论、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环境论、综合论、可持续论和人本论等理论相继出现。这些发展观之间,既有前后相继的一面,也有相互交叉的一面.各有千秋,各有缺陷。形形色色的发展观不断地传入中国,我们不能听见风就是雨,不能片面地照搬国外某一种发展观。中国应有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社会发展观。那么什么是中国应有的社会发展观呢?社会发展的三个原则一、持续观。这是近年来谈论比较多的…  相似文献   

13.
施淇文 《人民论坛》2014,(8):198-199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就是关于中国发展的理论。邓小平发展观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陈云同志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经济平衡、计划与市场、对外开放、党的建设、发展目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上和邓小平的发展观具有许多相通相近的思想继承关系,为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都发表过重要意见,对邓小平发展观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治忠 《求索》2014,(12):77-80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蕴含了三个方面的价值维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人与自然和解的视角出发,以“类存在主义”取代“人类中心主义”,从价值观的角度辨正了“内在价值”的合理界定;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在中国的演进过程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个理论核心的“同一式’’发展的逻辑进程;从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的哲理辨析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实现途径必须是基于全社会对节约观达成一致共识,形成一种节约型的、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才能最终达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社会发展目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略论邓小平发展观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发展观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体系,它大体包涵着这样三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层次:一是以生产力为本位的社会经济发展观;二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三是以改革开放为战略的持续发展观。以往不少论著已对上述内容作了详尽的阐述,本文拟从总体上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特点略作分析。一、思想的求实性。邓小平的发展观是建立在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把握和中国发展实际的要求的基础上的,它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作为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事求是的原…  相似文献   

16.
童哲 《桂海论丛》2004,20(6):14-16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历史上关于发展问题的成败得失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统发展观,有着极大的弊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传统发展观进行了积极地批判、探索与发展,当代中国之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所谓社会发展观.就是有关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和主张。所谓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和主张,特别是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相似文献   

18.
周新辉 《前沿》2005,3(9):25-27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并作出了科学回答,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就是关于中国发展的理论。邓小平发展观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陈云同志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经济平衡、计划与市场、对外开放、党的建设、发展目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上和邓小平的发展观具有许多相通相近的思想继承关系,为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都发表过重要意见,对邓小平发展观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颜军 《理论月刊》2010,(3):25-2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当今中国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