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来,中日两国领导人先后进行了“破冰之旅”、“融冰之旅”和“迎春之旅”的互访。双方确认发展战略互惠关系。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既要充分认识国际大环境中双边战略互惠利益,也离不开中日关系的惯性因素:既要提出发展战略互惠关系长远规划,也要积极应对中日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既需要双方领导人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2.
经过2006年10月以来中日两国领导人的数度互访,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简称“战略互惠关系”)成为新世纪双边关系的基本框架。环境合作是双方首脑共同确认的“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内涵,更被各界冀望于成为提升和深化双边关系的突破口。从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发展、中日双边关系的转型以及环境合作对于今后中日双边关系的重要性等角度来看,中日环境合作所具备的战略互惠性决定了这一领域必然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两国关系的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3.
日本和中国恢复邦交并建立良好关系符合各自的绝对国家利益。两国地方的交流一 直是支撑两国关系的基础。钓鱼岛问题已经发展到一个恶性循环的阶段,对此我们必须真正地加 以注意,小心,小心,再小心,否则日中关系有可能面临崩溃的危险。我们没有“玩火”的余地。现在 日中两国国民舆论、国民感情和社会氛围都对外交政策产生很大的影响。日中关系已经发展到了 不改变整体国民舆论就不能往前发展的阶段。今后的技术革命会切实改变经济、改变世界。世界各 国的相互依存也会更加紧密。以经济为基础的世界观是日中双方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依据。日中 战略互惠关系是抓住共同的战略机遇期、追求战略性共同利益的互惠关系。构筑战略互惠关系不 仅是日中两国之间做出的承诺,也是我们对全世界做出的承诺。一部分人认为日本有美国这个后 盾,所以可对中国采取强硬姿态,这种想法是对形势的极大误判。在日中两国之间的问题和对立 中,70% 都是来自误解和无知。西方文明有很大的缺点,已经到了极限,需要有东西进行补充才能 进一步发展,所以现在正是需要日中两国携手合作的时候。整个亚洲国家应该站在一起,共同探讨 如何让人类文明更好地发展,让世界文明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中日之间基于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交流的合作与发展,终于催生出“战略互惠关系”。然而,由于日本追求“国家正常化”的战略选择和右翼势力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误读,中日关系将会沿着合作与斗争交织的曲折道路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与日本外交战略的互动,表现为两国战略分歧与战略对话并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日本"普通国家论"阐释的大国化战略路径相异,导致两国业已存续的冲突与纷争时有显现、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因而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成为发展双边关系的战略选择。寻求中日双边良性互动,要将两国关系置于国际体系的坐标中进行战略定位,在考量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突破既往双边关系的局限性,理性调控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互动及走向。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5月8—11日,李克强总理访问日本,宣告中日关系"新起航","迈上新台阶",驶向全面合作的新时代。通过此访,中日达成"建立长期稳定健康的互惠关系"共识,作出以"以史为鉴、向前看"的战略合作姿态,折射出近邻大国浓浓的一衣带水情谊。满是具体内容的协议及备忘录,描绘着中日互惠关系的新路程。访问成果既有中日维护共同安全的"海空联络机制",也有着眼未来、开辟第三方市场的"官民协作委员会",以及力促金融  相似文献   

7.
中日关系自邦交正常化以来经历30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提升到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高度。进入21世纪,摆在中日两国面前的最大课题是:对中日关系重要性、复杂性保持理性认识,努力排除、化解和超越各种战略对抗因素,使双方的战略猜忌转变为战略理解,并达成一定的战略合作。胡锦涛主席即将对日本的国事访问,将开辟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新阶段,是中国为中日关系进入一个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新轨道作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后,表现出重视东亚及对华友好姿态,使进一步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夯实相关内涵,丰富其外延成为各界看好的选择。然而,日本政局突变,并于9月7日发生中国渔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相撞事件,中日关系陷入极端尴尬的境地,该事件凸显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基础的薄弱,使人对未来的双边关系担忧,如何进一步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成为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9.
《国际交流》2009,(3):27-27
应我会邀请.以会长长尾光之为团长的日中友好协会代表团一行5人于6月23—27日访华。朱达成副会长会见。双方就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新形势下社会福利与就业保障问题、深化民间交流,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展等进行了座谈。全国总工会、中国就业促进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社科院等单位专家理事参加。除北京外,代表团还访问了大连.了解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保以及就业情况。  相似文献   

10.
金熙德 《亚非纵横》2007,(2):1-5,14
2006年10月以来,中日关系开始走出“政冷”低谷而进入复交以来的第三时期,即以“合作与竞争并存”为基本特征的时期。近期内中日关系的前景将取决于两国走向“战略互惠”和日本对华采取“两面下注”战略两种趋势如何发展。2007年,总体上中日关系将在这一大环境下继续“回暖”。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中日两国签署了《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但自2010年开始中日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挫折,战略互惠关系的推进也受到不利影响。以2014年底中日达成改善关系的四点原则共识为起点,中日关系逐渐积累改善势头。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正式访问日本,显示中日关系重回正常发展轨道。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也获得新的推动力。当前,无论是中日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还是国际环境,相较十年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把握中日经济合作的新契机,挖掘两国在双边和多边框架下的合作增长点,深化务实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是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过,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影响,中日务实合作的推进并不会一帆风顺,而需要两国政治家审时度势、悉心引导,也需要两国民间精诚合作、克服阻力、共创未来。  相似文献   

12.
简析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的扩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布什政府转变国防政策和重新部署驻外美军,美国打算将主要任务是遏制朝鲜的驻韩美军,转变为可迅速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及全世界突发事件的机动部队,驻韩美军的“战略灵活性”开始扩大。2006年1月,韩美就“战略灵活性”扩大问题达成原则性协议。朝鲜进行核试验,并未改变“战略灵活性”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目前,这一问题已成为美韩军事关系中的焦点,将对美韩同盟、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日本的"价值观外交"与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日本外交迅速向“价值本位”倾斜,宣扬“人类普遍价值”和日本价值观的“价值观外交”成为其新特点之一。日本外交的新变化,反映出日本对国际关系中“软权力”的重视。为了推行“价值观外交”,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外宣”工作。日本外交正在迎来对外宣传的转折点。日本的“价值观外交”有明显针对中国的一面,日本试图以此牵制中国,进而主导未来亚洲的发展格局。今后日本与中国在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时,在形象和观念领域难免会有竞争。  相似文献   

14.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但由于日本对钓鱼岛的长期实际控制,以及日方得陇望蜀的野心不断膨胀,使钓鱼岛问题成为中日关系中最为复杂、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正值各界期待以此为契机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迈上新台阶之际,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主权底线,意图“购买”和“国有化”钓鱼岛.  相似文献   

15.
日本对华环境外交: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外交是日本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翼。近年来日本为了改善同周边邻国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为了在争取"入常"问题上能得到东亚各国的支持,企图抓住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这个国际政治的"第三重要课题",欲从环境外交入手拓展自己的外交空间,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日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也存在需要共同面对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社会课题。环境外交正日益成为中日关系调整的平衡器,对促进相互理解与信赖,调整双边关系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也为构筑更高层次的战略互惠关系奠定了基础。日本政府着意改善中日关系、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外交新起点也正是从环境保护合作开始的。  相似文献   

16.
5月中旬 ,在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美国如何应对朝鲜提出的“一揽子”提案之际 ,卢武铉访问美国 ,并就朝鲜核问题与美国达成共识 ,双方一致强调“绝不容许朝鲜拥有核武器”、“朝韩交流与合作将视核问题的进展情况进行”、“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一旦受到威胁 ,将协商采取追加措施”。①对此 ,国际社会评称“韩国对朝鲜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担心北京会谈后一度平缓的朝鲜核问题将因此而再度恶化。其实 ,卢武铉此次访美的目的很明确 :弥合韩美裂痕 ,游说美国放弃对朝制裁。卢武铉就任韩国总统后 ,表示要建立“互惠平等、成熟的韩美关系”② ,拟修改…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近两年来,中日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使两国关系沿着和平友好条约确定的宗旨,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随着近期日本政局出现的新变化,人们再次关注中日关系所受的影响。中日两国双方需要不断增进政治共识与互信,更加全力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结合自身力量特性,欧盟曾形成了以“良政”为核心理念、以多边主义为路径、以大西洋伙伴关系为战略依托的全球治理战略.新兴力量崛起加速了国际权势转移,也重塑了欧盟的自我认知,推动其调整全球治理战略.欧盟全球治理新思路重视价值观与现实利益的平衡,重视多边主义的“有效性”、“功能性”和“互惠性”维度,力求在新兴力量和大西洋关系的平衡中推动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两个重要国家,处理好中日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对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初显曙光的时候,通过比较研究汲取德法和解的经验,将使我们获得有益的启迪。人们期待中日关系能借鉴法德在欧洲和解的智慧、创造出东亚地区中日和平与合作的奇迹。在战后以来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中日和平友好与法德和解在亚欧不同地缘政治环境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差异。法德关系经历并超越了相互憎恨的历史,走向了真正和解。法德和解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石,两者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则开创了从欧共体到欧盟的欧洲合作新局面。与德法和解带动欧洲国家整合的硕果相比,中日和平友好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中日关系超越"战争历史"问题、国家地位身份认同问题、共同战略利益基础和政治互信问题等方面也都落后于法德和解的发展,法德和解取得了创建欧盟的硕果,中日则刚刚取得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的共识。中日矛盾的深层症结就在于没有战略合作的共识和目标,从而导致双方缺乏政治互信和在战略上相互猜疑。法德和解的经验告诉我们,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必须构建中日战略合作的共识,在中日关系中制定并推行"和平、合作与共赢"的外交政策新理念。中日走出历史问题争论和民间对立情绪困境的出路在于中日政治家们是否有智慧搭建两国战略合作和战略互惠的目标与框架。中日需要开展面向未来的共同事业,推动地区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实现并深化两国关系的和解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中日"四点原则共识"是中日关系的历史性概括,具有针对客观现实的建设性和可行性。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曲折历程证实,坚持"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才能真正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鉴于日本政府仍有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意愿,中国政府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角度缓和中日关系,并在日方承诺坚持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的前提下,达成中日"四点原则共识",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力求实现中日"四点原则共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将成为中日关系未来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