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共性取向是政府行政理念与行政品格的最高要求,以公共性为标准来主导新时期行政人格的塑造,要求行政人员切实认识自身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完善制度和机制建设,达到行政人格服务性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公共性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公共性理念,以消解国家公共性异化,追求为着"人的解放"的真实公共性为根本旨趣。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中国行政改革和政府转型的重要取向和目标,在马克思主义政府公共性理念的指导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终极追求目标,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加强政府权力的法治约束与监督,建立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寻求公共性与效率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转变政府工作作风应确立有限政府理念、治理的理念、权力的公共性理念和以客体为中心的服务价值理念。通过舆论导向、公务员考核、任用导向和行政绩效的价值选择导向,并在培训中增设强化公务员的现代政府理念的内容,从多方面为公务员创造有利于现代政府理念塑造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事关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是后金融海啸时代我国政府面临的最重要的公共性问题。政府在为解决公共性问题而进行行政制度创新的过程,因为行政制度机制设计的失误而导致了自身公共性的丧失和偏离。要解决民生问题必须紧紧围绕彰显和维护行政制度本身的公共性来展开行政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根据服务型政府"公共性"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服务型政府一定是法治政府,法治建设是构建地方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保障。推进地方服务型政府的法治建设,关键是需要在政府价值和理念上实现更新,确立依法提供公共服务的行政价值;依法规范政府职权,协调好政府职能、权力和责任的关系;在政府行政体制构造上进行改革,实现行政构造和行政关系的合理化;在政府监督机制上进行创新,强化监督的社会化和透明化。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共性的理想与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想的政府公共性与现实的政府公共性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理想的政府公共性是纯粹的公共性 ,而现实的政府却具有公共性与自利性二重性 ,且自利性是政府无法克服的必然选择。用公共管理理念改造政府 ,是提高政府公共性程度 ,限制政府自利性扩张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7.
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政治共同体。政府不是神,它只具有有限理性;它是公共组织,也是理性经济人和代理人,由于理性有限,它可能导致决策失误;作为理性经济人和代理人,它也有追求自身利益、自我膨胀的倾向,这都会导致政府公共性的流失和合法性的危机。驯服公共权力,避免政府公共性的流失及合法性危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坚持立法、决策中的公共性,二是坚持政府行政中的公共性,也就是政府廉洁奉公的问题。这取决于一系列制度设计,把政府置于协商民主中则是避免政府公共性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要求政府不仅要在协商对话中立法和决策,而且也要在行政过程中坚持协商行政。  相似文献   

8.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新公共管理进行反思和批判,它体现了公共行政的宪政主义传统,把公民、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等一些公共性价值的东西置于民主治理的首要位置。透视新公共服务理论,我们可以发现诸如公共利益至上、服务行政意识强化、行政伦理社会环境培育、行政伦理责任制度的建设等非常丰富系统的行政伦理价值理念,这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行政伦理规范、行政价值理念的培养、行政价值判断的形成、行政伦理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采用私人企业的管理方法,加强竞争和市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新公共服务在理论基础、价值取向、政府角色等方面能很好地纠正新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重新重视公共性、合法性、公民精神、政府责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公民社会与政府资源互融和协调,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希望之所在。这些精神理念对我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实行服务行政的政府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向波 《探索》2006,(6):65-69
"新公共服务"是西方近年来兴起的、批判甚至取代"新公共管理"的全新的公共行政理念,它倡扬政府的"公共性"、"服务性"本质,而非"掌舵"与效率,主张对"新公共管理"所倚的"政府再造"进行"再造",从而回归政府的"公共服务"本质.新公共服务浪潮的兴起,对我国政府职能定位有深刻启示,建构现代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换的必然选择.我国现代服务型政府建构,不应片面追求政府绩效与官员政绩,而必须先确立"公共服务"行政理念、制度前提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政府的公共性问题是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性命题,也是理解政府与民众关系,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政府的公共性具有特定的含义、背景、判断标准,是政府运行的主导价值理念,从而为政府变革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性特征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性"既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属性和明显特征,也是文化以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在本质.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性和文化的公共性将文化发展与政府职责联系在一起.提供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公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是服务型政府在文化领域体现其公共性特征的有效措施.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政府应秉持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公共性价值理念,积极履行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的责任和职能.  相似文献   

13.
张欣  陈文权 《探索》2012,(5):79-83
公共性作为政府的根本属性,一直是人类政治文明所为之奋斗的理想。然而,在社会转型期,政府公共性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甚至背离,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政府形象的树立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的开放性是解决政府公共性缺失的关键点,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权力运行机制的公开、透明,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真正实现政府公共性价值理念理性回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公共性是现代行政最根本的属性.行政国家的出现和社会行政的勃兴是现代行政公共性提出的社会背景,公共性意指行政共同体通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以满足其人道生活的需要.对行政公共性特征的理解,有助于人们把握中国行政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政府公共性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政府的公共性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界的重视。政府是接受人民委托为人民办事的公共权力组织,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作为政府公共性理念的核心,对其探讨已进行了上千年,但其发展历程并不平坦,受到了来自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挤压,权力私有、官位垄断、专制统治等是其最好的注脚。本文所做的就是对政府公共性理念思维演进历程的梳理,以期为从源头上找寻政府的本真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政府改革与治理运动提供基础性的学理视角。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危机呼唤政府生态责任的出现。生态环境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鲜明的公共性特征,政府是公共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和公共权力的实际拥有者,拥有解决生态问题的责任。从公共性的视角出发,政府生态责任理念主要表现为生态善治、生态服务、合作三方面,与此相应,政府公共性生态责任的实现就有了多元参与的生态治理机制、服务为先的生态服务机制、沟通协商为核心的多元合作机制的对应设计。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危机呼唤政府承担生态责任。生态环境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鲜明的公共性特征,政府是公共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和公共权力的实际拥有者,应负解决生态问题的责任。从公共性的视角出发,政府生态责任理念主要表现为生态善治、生态服务、合作协商三方面,与此相应,政府公共性生态责任的实现就有了多元参与的生态治理机制、服务为先的生态服务机制、沟通协商为核心的多元合作机制的对应设计。  相似文献   

18.
过去理解行政管理主要是从过程的角度出发的,是仅仅局限于操作和程序层面的。行政管理和社会形态呈现出一种紧密的、有机的和统筹的互动关系,它们一直处于连续互动的动态作用之中。"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社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公共性社会"时期。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加快对作为社会新形态"公共性社会"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公共社会的内涵、基础和性质等问题。尤其是在行政管理领域,我们需要加强"公共行政"建设,用它再来反作用于社会的公共性运行、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公共性是公共行政的本质属性。在官僚制行政中,公共性意味着政治中立以及行政的专业化,而这只能实现形式的公共性。在市场制行政中,随着市场机制和企业家精神的引入,结果却导致公共性的式微。只有民主的才是公共的,民主制行政将民主价值贯穿于公共行政之中,排除暴力和金钱的干扰,公民在民主参与中捍卫公共利益,公共性才能充分完整地实现。  相似文献   

20.
快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尤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行政理念.构建全球化政府理念是应对全球化冲击的前提.经济全球化视域下要求中国政府树立以人为本行政理念、服务行政理念、有限政府理念、法治行政理念、效能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