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因为不懈的追求而美丽!她,青岛农业大学教授董雅娟博士。就是凭着对科研事业的不断创新、拼搏努力而永葆青春和活力。 很难想象.年仅加多岁的、娇小的董雅娟博士.凭着一颗坚毅的心.在教学科研事业上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她是国内外著名的动物胚胎工程专家.只要提起体细胞克隆牛.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她的名字。  相似文献   

2.
市场化:国有经济的改革之路──著名青年经济学家魏杰教授访谈录本刊特约记者韩月香博士“八五”计划已圆满完成,“九五”宏图即将展开。最近,记者就“九五”期间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重大问题采访了享有“京城四少”之一盛名的著名青年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  相似文献   

3.
绑架式维权     
解文 《中国人大》2010,(23):6-7
这段时间,“博士”“拆迁”成为网络热门词汇,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博士拆迁”关键词,只需0.11秒便出现1,410,000条结果。“博士”和“拆迁”两个看似很难关联在一起的词汇,因为两起类似的事件成为媒体、网民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上海支部生活》2010,(11):52-53
中国已成“博士生产大国”,“最牛导师曾同时带47名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光礼的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面世后,立即引发各界争论。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事业的支撑。2003年以来,针对全市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缺乏,受劣势区位限制,经济基础薄弱,政策倾向性支撑不足等因素制约引不来高端人才的实际情况,玉林市委组织部创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聚才思想,通过构建五大平台,打造“博士洼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探索出一条极具玉林特色的“低成本、易操作、求实效”的人才引进新路子,目前,全市现有在职博士达24名,“编外博士”220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在服务全市“强工兴城”奋起赶超的征途中,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优势,会同有关单位联合开展全市统一战线创业服务年——“百博挂百企”活动,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活动开展以来,共有98名专家博士与83家民营企业进行了对接,33家企业与博士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制  相似文献   

7.
大师的风度     
梁启超与陈寅恪同列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两人的友谊也很特殊。应该说,是梁启超最早把陈寅恪举荐到清华的。关于梁启超举荐陈寅恪的故事,人所共知。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立即决定聘请陈寅陪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相似文献   

8.
张辉  韩强 《党建研究》2020,(3):64-64
一是在外打造一批站点。充分发挥在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和商会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探索“党建+人才”模式,先后成立了京津冀、广东省、上海市3个玉山籍博士服务中心,吸纳辐射各行各业院士、博士360余人。二是县内颁发一块铭牌。每年七一期间,举办“博士之家”授牌活动,县四套班子成员和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村入户,分批分次为博士在玉山亲属家庭颁发“博士之家”铭牌,营造尊才爱才氛围。三是两地建立一次对接。组建“博士服务团”“博士义工队”,开展“博士家乡行”“博士讲坛”等活动,开办“博士讲坛”12期,对接引进中高层次人才40余人。  相似文献   

9.
践行道德的深层伦理原因华东师大教授盛邦和博士人们做什么时都会问“为什么”,践行道德,意味着“自勉”、“自律’与各种程度的磨炼与“修行”。不从深层面感悟伦理原因与“理由”,们心自问出究竟,而达理想信仰的升华,而获精神的愉悦与快慰,是无法把“道德”坚持到...  相似文献   

10.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19(6):F0004-F0004
9月25日,被誉为“现代福尔摩斯”的美籍华裔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为建在我院的“李昌钰工作室”揭牌并作学术演讲。李昌钰博士一行在湖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尚武,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学院党委书记赵志飞,院长聂福茂,副院长李光文、严谢毛、李予光及我院各单位负责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设有国家级植物病毒检测基地,有人推荐一位植物病毒检测专业的博士、学科带头人来园工作。欲被引进的这位博士提出了三个条件,其中首要条件是任业务主任。结果,这位博士还未来得及提第二、第三个条件,就因“伸手要官”卡了壳。事隔不久,这位要官的博士终于如愿以尝,去了福建省农科院,该院专门为他成立了“果树所”,任命他为所长。  相似文献   

12.
妙语录     
领导干部用人一定要注重能力和实际水平.学历和文凭只能作参考,不要看看档案人才难得,使用下来哭笑不得。什么博士硕士,关键要看本事,如果没有本事,又不愿干实事,这不叫“博士”和“硕士”,而是叫“什么也不是”。  相似文献   

13.
《时代潮》2003,(22)
郑州“引博从政”冲击波 据报道,郑州市近年来陆续引进百名博士,充实到市直机关及所辖县、市、区的副处级领导岗位上。不少博士很快显露出不同凡响的才华和作用,也有些博士遇到了这样那样的“排异反应”。在记者的问卷调查中,90%的从政博士认为博士是“官场”中的“弱势群体”。这一报道再次引发了人们关于“博士做官能行吗”的疑问。  相似文献   

14.
近日读到几家大报报道: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就如何看待学术不端行为,对北京等四大城市14所高校与研究所的1903名应届博士作调查。得到的回答耐人寻味:有59%的博士回答“值得同情”,25%表示“可以原谅”。那么,还有58%呢,报道没有说。以笔者推测,只能是不表态或表示批评。如果是不表态也就等于“同情”与“原谅”,因为他们知道周边的老师或同学有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5.
文元红 《云南人大》2006,(12):37-38
怒江州中级人民法院和怒江州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生存与工作于边疆、民族、贫困和高山峡谷四位一体的环境之中,历史、自然与现实等诸多原因.形成了这支队伍“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为“三少一低”.即编制员额少、现有干警少、有审判员资格的法官少.干警与法官学历层次低。由于这“四位一体”和“三少一低”的综合负面影响.给基层法院建设和以审判为中心的业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诸多弊端。面对现实.州法院党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反复统一思想.  相似文献   

16.
博士,曾是“天之骄子”的代称,人人争抢的“香馍馍”,现如今随着数量的激增而流于平庸,更让人深思的是,部分高校竟有过半数的博士生不能按期毕业,而要延迟一到两年,是什么原因使得博士们不能按期毕业,是导师?还是学校?或者是自身原因?不久前,在杭某高校的BBS上出现了一个“建议成立个博士延期联盟”的帖子,立刻引起了在校博士生们的广泛响应。  相似文献   

17.
近日看到《江南时报》一则报道:博士“要官”引起领导层震荡。说的是一名博士,也是学科带头人,提出“要做业务领导,才肯来厦门”,因未能遂愿,厦门某单位没能引进这位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中,担任各级各类领导职务的占有一定比例,这是人大工作的需要使然。然而,“官员代表”的履职情况不尽人意,普遍存在提建议议案少、参加代表活动少、以代表身份审议发言少、走进选民少的“四少”现象。笔者认为,“官员代表”要履行好代表职务,就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当代广西》2010,(20):14-14
“引博入玉”工程的实施,集聚了一批以博士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到玉林创新创业,形成了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良好格局。目前,玉林市已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2900多人,已有博士73人,柔性引进博士360多人。  相似文献   

20.
陈杰,徐汇区人大代表。博士。现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研究员。中国宇航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载人航天领域运载火箭与测发专家组”成员,“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题专家组成员。曾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1所所长、科技委主任等职。多次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