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抢”是对抢劫和抢夺两种犯罪行为的合称。抢劫,指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当场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指不采取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公然夺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与抢夺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方式不同。抢劫是通过对财物所有人或者持有人采取人身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初,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保税区分局连续接到几个飞车抢夺报案电话,受害人均称实施抢夺者为一男一女。经过几个月的侦查布控,犯罪嫌疑人终于落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飞车党”竟是刚刚新婚的一对小夫妻。近年来,街头“两抢”并不鲜见,而由丈夫开车,妻子下手的“夫妻抢劫”案却实属罕见。抢夺后招手说“拜拜”今年5月初一个晚上10点多的时候,海口市保税区公安分局接到一个报案电话,报案的妇女称她在金盘大道联通公司对面的人行道那里被抢劫。接到电话后刑警大队杨大队长马上出警到事发现场。被抢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带着一个大约五…  相似文献   

3.
“双抢”犯罪猖獗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研究》2001,(10):27-30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广东省抢劫、抢夺犯罪大量增多,对社会治安和群众安全感构成严重威胁。治理“双抢”犯罪,仅靠公安机关的打击,效果有限,应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海府地区抢劫抢夺(以下简称“两抢”)犯罪比较突出的情况,我们到海口、琼山两市和省高速公路公安局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公安机关虽然始终把“两抢”犯罪做为打击重点,持续不断开展专项斗争,破获大批“两抢”案  相似文献   

5.
田亮伙同朋友郝某在新北区暴力抢夺及抢劫数次。因为“天冷。这样干活太辛苦,有了车能跑得快点。干几笔大的”,即合伙劫持女黑车司机。将其残忍杀害并抛尸野外,被当地媒体称作“冷面杀手”。  相似文献   

6.
转化型抢劫的前行为——"犯盗窃、抢夺、诈骗罪"应解释为"实施盗窃、抢夺、诈骗行为"。转化型抢劫中的"当场"不限于犯罪现场,还包括离开现场后时间和空间不间断延续的其他场所。是否为"抗拒抓捕"目的而使用暴力,宜从客观方面予以推定。抢劫完成后扔弃赃物的行为不影响犯罪既遂的认定。  相似文献   

7.
“飞车抢”犯罪作为一种新兴的犯罪形式,一方面涉及面广、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另一方面这种犯罪成功率高,侦破难度大,打击效果不明显。为了严厉打击骑摩托车抢劫(抢夺)犯罪活动,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成立专门的打击“飞车抢”小分队,通过采取在重点时间、重点地段开展清理整治,取缔黑点;专案侦查,重点攻坚;设伏蹲守,打击现行;设卡盘查,发现可疑人,查扣  相似文献   

8.
去年以来,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严打整治”斗争,取得了重大战果,社会治安秩序开始好转,刑事案件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一批黑恶势力和刑事犯罪分子受到沉重打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有所增强。但是,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还不容乐观,特别是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屡打不绝,愈演愈烈。为确保社会治安取得明显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公安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专项斗争。各新闻单位要积极配合,切实加强对这一专项斗争的宣传报道力度。宣传参战民警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英…  相似文献   

9.
卢红 《公安学刊》2004,(3):53-56
为了更准确有效地打击抢劫犯罪,有必要对抢劫罪中"暴力""户""枪"的内涵作进一步的探讨和明确.抢劫罪中暴力程度的下限是足以抑制对方的反抗,暴力上限是致人死亡,包括故意杀人的行为;单纯的在户抢劫不应认定为入户抢劫;持枪抢劫中的"持枪",要求行为人外露或明示其携有枪支;携带枪支抢夺中的"携带",符合胁迫方式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0.
王潮 《政策》2002,(10)
公安部发出严打令 2002年7月17日上午,北京。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电视电话会议。公安部长贾春旺发出了打击抢劫、抢夺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专项斗争严打动员令。要求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各级领导,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紧急动员,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扎实实搞好这场专项斗争。公安部决定于8、9两个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专项斗争,破获一批刑事案件,打掉一批犯罪团伙,依法逮捕、劳动教养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并探索建立公安机关多警种协同作战,快速反应,打、防、控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尽快把“两抢”案件的高发势头压下,严厉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飞车抢劫、抢夺犯罪日趋发展变化,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为严惩此类犯罪,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相应的审理意见。文章分析了飞车抢劫、抢夺犯罪的特点及侦破此类案件的难点所在,提出了有效的打击措施。希望这些措施能有助于各地公安机关有效地打击此类犯罪,让人民群众过上安定和谐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从8月底到9月初,六个年轻人结伙专门抢劫“的哥”。在抢劫过程中,六人竟分组展开了抢劫“比赛”。在短短10多天里,该团伙共抢劫了14名“的哥”,抢走出租车9辆。他们将抢劫来的出租车损坏或者随意丢弃在远郊后逃跑。在抢劫过程中,抢劫团伙曾将两名司机用刀捅伤。9月9日,该犯罪团  相似文献   

13.
胡卫红 《公安研究》2002,(10):27-29
文章分析了城市街头抢劫、抢夺案件的特点,提出了针对该类案件的侦查对策和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将"入户抢劫"作为法定加重处罚情节的关键原因在于行为人对抢劫行为有预谋和事先准备,由此决定了抢劫的社会危害性、既遂可能性、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等一系列问题."入户抢劫"中的"户"应具备家居生活性和相对封闭性两个特征.入户的非法目的应限于为实行抢劫、盗窃、诈骗、抢夺四种犯罪,而不及其他.入户抢劫的对象不应限于户主,不应为共同居住成员或近亲属.  相似文献   

15.
抢劫罪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是侵犯财产罪中危害性最大,性质最为严重的犯罪。由于主客观诸方面的原因,涉及抢劫的具体案件是极为复杂的。实践中常出现盗窃、诈骗、抢夺转化为抢劫的案件。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的强索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多种多 样,与我国刑法规定的抢夺、抢劫、敲诈勒索等犯罪行为不 同。如何从理论上加以区分,是科学地对未成年人的强索 行为定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抢劫是指压制反抗强行取得财物,抢夺是指直接夺取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且有导致他人伤亡的可能性,盗窃是指以平和方式转移他人对财物的占有。抢劫罪、抢夺罪和盗窃罪三者之间不是对立关系,凡是构成抢劫罪的行为必然构成抢夺罪和盗窃罪,构成抢夺罪的行为也必然构成盗窃罪。  相似文献   

18.
蒙面歹徒抢劫过往车辆,袭击警车 西林,位于桂西南的最北端,与云南、贵州交壤,层峦叠嶂的云贵山脉,巍峨峻险,林密路深,被人们戏称为“广西省尾”。 1996年6月13日下午2时许。 “嘣,嘣!”一辆双排座农用大货车从百色至西林方向驶来,当行至西林县219  相似文献   

19.
经过5年的攻坚克难,2009年12月2日,江西省宜丰县警方成功抓获这名隐藏极深的蒙面"色魔",一举侦破了34起系列强奸、抢劫、抢夺、盗窃案。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实施以来,对抢劫财物过程中致人死亡的案件如何定罪和处罚的问题已引起司法界和法学界的关注,有的法学刊物对这个问题已展开过讨论。从所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法学著作看,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如何理解我国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第二款关于“致人死亡”的规定,即抢劫中的“致人死亡”包不包括故意杀人,以及在抢劫财物过程杀死被害人的,是按一罪处罚还是按数罪实行并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