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公安学(警察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及体系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职业警察的出现,为了警察事业的发展,人们必须去研究它,这便为形成学科提供了可能。从二三十年代开始,对警察工作进行科学理论研究在西方先进国家成方兴未艾之势,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理论。但真正将警察工作做为一门学科加以研究并冠以警察学名称的是中国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曾出版过一套警察学术书籍《警察汇编》,共25册,其中的第一册就是《警察学总论》,这是我国第一次出现警察学这个名词。警察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在台湾已经确立,学科体系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构建,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更是开了先河。我国真正把公安工作做为一门学科并冠以公安学加以研究起始于 1983年,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确立公安学(警察学)基础理论的内容及体系结构必须考虑:公安学(警察学)的研究范围问题;基础理论在该学科中的地位、作用问题;基础理论的内容及体系结构必须符合理论性、科学性和逻辑性问题;基础理论的内容不仅要和公安(警察)工作同步,而且还应具有前瞻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创建“警察临战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创建警察临战学是警务实践、公安队伍建设、公安学理论繁荣的需要。警察临战,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对那些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危难性的各类案(事)件的临场战斗和紧急处置;警察临战学的研究对象是警察临战处置活动及其规律性;警察临战学是公安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警察临战学的理论体系应包括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技术理论、史学理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论警察哲学的范畴及范畴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地说,与一些相对成熟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相比,我国警察学,从警学基础理论到警察部门业务学科,至今还没有建立起能够表明自己独立存在和理论优势的成熟的范畴及范畴体系.中国警察学研究如欲摆脱以往的感性、封闭、滞后状态,就必须积极引入哲学思维,进一步增强范畴意识,重视警察学范畴的研究.从警察哲学角度讲,应当从内容到体系突破既存的警察理论,构筑起以"公安"和"治安"为逻辑起点范畴、以"警察"为核心范畴、以"警政"和"警务"为基本概念的一整套警学基础理论概念范畴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注释警察学到理论警察学的提升,使警察学研究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警察心理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察心理训练,与警察心理学一样,是应用心理学研究范畴中新兴的研究领域。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警察心理训练发展十分不平衡,有的国家已开展数十年之久,有的国家尚未纳入警察训练计划之中。我国警察心理研究起步较晚,心理训练也没有正式列入警察培训计划,我们通过心理素质测试等  相似文献   

5.
对"警察学"及其学科体系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警察学"是一切警察学术的基本科学.西方没有警察学,英、美的警察科学尚未分化出来.我国国民党时期及台湾地区有一批警学研究的专、编著问世.80年代初以来,我国公安系统警察高等教育的创办,开展了对"警察学"的研究,称之为"公安学",也有直接称"警察学"的.在十六七年的时间里,不仅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而且还出版了几本专、编著,但对"公安"与"警察"是一个概念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安学"是否等同"警察学"及其学科研究对象等问题存在不同观点和争论."警察"这一社会现象,在人类社会有了阶级与国家以来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独立的学术分类、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独立的学科体系."警察学",应从古今中外的警察时空范畴去构建.  相似文献   

6.
警察学这个名词是由中国人在引进西方警察科学时创造的,Policeology这个英文名词也是由中国人首创的.在西方尤其是英美等国的警察研究理论越来越影响着我国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现在与未来去观察我国的警学研究,在我国建立警察学大学科已是警察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略论《警察学》与清朝警察行政创立时期的警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作新社 1 90 3年出版的《警察学》应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出版的警察学专门著作 ,它附录于《政法类典》“政治之部”中 ,由中日学者共同编译。 1 90 3年出现《警察学》有很多原因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警察行政在清朝创立以后警察教育的兴起。警察学在警察教育中为提高“从事警务人员”的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在警察教育中的地位及所承担的学科功能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反映公安工作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叫警察学?还是叫公安学?有不同看法。我想这不是非此即彼的事。由于角度不同,两种称谓各有其适用范围。但是在什么研究领域中叫“公安学”或“警察学”,则不是随意的。在公安院校的公安专业方面,还应称公安学。一、在国际上,这门学科名称还很不统一一些国家还没有形成这门学科,更没有其称谓。1991年我访问英国,在这个近代警政的发源地那里都没有这个学科的确切称谓。或称PoliceScibce(指警察的技术科学)或称Police Study(指“警察科学研究”)。我要给Exite大学…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治安”概念是警察学的逻辑起点,并从研究对象、基本问题、警察学学科体系和警察学的发展关系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对警察与公安二个概念的内涵认识较统一,但对其外延分歧较大。文章认为,其外延是随着我国警察、公安体制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警察法中对人民警察的明确规定,就从法律上把我国的这种警察体制固定下来了,由此,警察这一概念的外延比公安广,警察包含公安。而学科的基本范畴是根据其研究对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确定的,按照警察、公安二者的外延的不同,警察学的范畴比公安学广,公安学是警察学的分支。  相似文献   

11.
警察政治学是运用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警政现象,以探求警政关系发展规律为核心目标的一门介于警察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警察与国家、警察与意识形态、警察与政府、警察与政党、警察与公民、警察与民族和宗教以及国际警察政治研究等基本问题。开展警察政治学研究有助于拓展政治学和警察学的研究视阈,能够为我国公安机关贯彻"政治建警"的方针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目前开展警察政治学研究,可以采用"问题研究式"与"体系构建式"相结合的基本方式或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2.
公安行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伟 《公安教育》2004,(7):40-43
警察行政即公安行政,在我国,解放后随着旧警政的消亡,以公安机关为主体的警察机关,开始履行警政职能,我们称之为公安行政或公安管理。在这个意义上,公安行政即警察行政,是警察行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主要形态。公安行政学研究就是新中国的警察行政学研究,文中警察行政和公安行政,  相似文献   

13.
警察政治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 ,把警察事务放在政治学框架内分析 ,将警察与国家政权联系起来研究 ,主要有国家的两重性与警察的功能 ,国家权力的归属与警察的性质 ,警察行为与社会发展 ,以及政治发展与警事社会化、国际化、现代化等 ,使警察院校的学生能够从更高层次上把握警察的内涵提高政治自觉性 ,并为政治学、警察学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警察职业化的理念要旨和制度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察职业化是警察现代化发展的产物,现代警察制度的创生标志着警察职业化进程的开始。警察职业化的理念要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预防犯罪、保障自由和执行法律的合法性; 二是基于警察科学学科理论的警务专业化和非政治化。现代警察职业诞生于19世纪早期的英国,因法制现代化运动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世界性拓展,现代警察制度在许多国家逐步建立。当代中国警察职业化进程已经开始,但警察职业化的一些基本理念尚没有确立,制度上与警察职业化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建设要求加快中国警察职业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5.
警察政治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把警察事务放在政治学框架内分析,将警察与国家政权联系起来研究,主要有国家的两重性与警察的功能,国家权力的归属与警察的性质,警察行为与社会发展,以及政治发展与警事社会化、国际化、现代化等,使警察院校的学生能够从更高层次上把握警察的内涵提高政治自觉性,并为政治学、警察学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警察行政能力的实际变化和发展,需要新的能力理论模式来指导,突破传统"唯专政工具能力论"局限,服务于现实意义上的公共安全体系的构建,新的理论模式应契合警察行政实践需要,以能力为轴点,寻求警察角色、警察行为、警察管理一致性的系统生态研究,从研究归宿分析"三个一致性"模式也可理解为"公共安全服务能力模式"。  相似文献   

17.
警察学原理体系之构建--以警察制度为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在将警察行为作为逻辑起点的前提下,建立了该学科体系,并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H型结构"理论研究成果.随着警察学理论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和成熟,以警察制度为研究对象,来构建警察学原理体系,不但能使学科理论知识在结构上得到合理的安排,而且对该学科研究的方向、范围和方法都可以起到统领的作用,将会使基础理论体系内容更加科学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警察行政任务私人化的辅警法制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警察行政任务私人化浪潮下,辅警参与警察行政任务之执行在我国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但目前没有一部法律或法规规范辅警的法律地位和职权行使,这严重违反依法行政和法律保留原则。未来立法或修法应明确辅警只是助手地位,无独立权限,必须在警察机关的指示下,协助处理行政事务,性质上仅为警察机关之辅助人力。警察行政任务也必须加以区分为绝对警察行政任务、相对警察行政任务和一般行政任务,并非任何警察行政任务都可以交由辅警执行,必须视任务的性质而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警察临战行政管理出发,借助对警察临战行政权的剖析,揭示了警察临战行政法规的渊源和构建线索,即临战前的行政立法、临战中的行政程序和临战后的行政救济。  相似文献   

20.
警察临战学是警察学科群中的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与其相关学科存在着密切联系。对警察临战学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临战实践的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丰富与完善警察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