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察学原理体系之构建--以警察制度为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在将警察行为作为逻辑起点的前提下,建立了该学科体系,并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H型结构"理论研究成果.随着警察学理论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和成熟,以警察制度为研究对象,来构建警察学原理体系,不但能使学科理论知识在结构上得到合理的安排,而且对该学科研究的方向、范围和方法都可以起到统领的作用,将会使基础理论体系内容更加科学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政策哲学以政策现象为逻辑起点,以公共政策理论和公共政策实践之间的矛盾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公共政策理论和公共政策实践矛盾运动的规律.研究政策哲学的范畴网络体系是创建和发展政策哲学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的基础工作.政策哲学的过程范畴是其范畴网络之“经”,政策哲学的价值范畴是其范畴网络之“纬”,公共政策理论和公共政策实践是政策哲学的基石范畴,政策现象则是政策哲学的核心范畴,它们共同构成政策哲学的范畴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3.
侦查学基本范畴体系是构建侦查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从侦查学自身的基本属性出发,从哲学的视角可以将侦查学分为包括侦查对象、侦查主体、侦查关系和侦查行为四个本体论层面的基本范畴,包括侦查权、侦查程序和侦查策略三个认识论层面的基本范畴和包括侦查目的与侦查价值在内的目的论层面和价值论层面的基本范畴,通过梳理这三个层面的九个基本范畴的逻辑关系,构建侦查学的基本范畴体系,从而为建立侦查学基本的学科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警察学基础理论研究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警察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在学科建设上仍有不少缺陷。当前 ,必须明确警察学的研究对象 ,下大力气建立和完善警察学基础理论的概念体系 ,尽快建立起科学的警察学基础理论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范畴来进行。如果没有自己的范畴或者范畴的内容模糊不清,就不能引发共识,各门学科就无法正常有效地沟通、对话与合作。这就会影响本学科的理论走向进一步成熟和深化。本文通过对涉外警务学科内容体系的反思,提出了对涉外警务范畴体系完善的建议,以期促进学科之间的对话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6.
从1987年在上海召开全国首届公安学研讨会以来,我国的警察学基础理论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和一定的成果。其中包括出版了《公安学基础理论探讨》论文集、《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专著、数种版本的公安学基础理论教科书和发表了一批论文。但纵观我国警察学基础理论学科的研究现状,它还是一门刚刚兴起的新学科。为促进警察学基础理论学科的研究和建设,给予它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警察治安的一般理论及其规律是警察学基础理论学科的特定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
范畴作为学科的基本理论单元,是一门学科建立的重要基石之一,由学科范畴构建起来的逻辑结构体系是该学科的基本骨架。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与一般范畴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理论的重要内容。深入辨析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与一般范畴之间的区别,对于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内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不同层次的范畴体系,并通过范畴体系的发展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范畴及其体系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指示器,也是一门科学成熟的标志。本文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下,就侦查学的起点范畴、中心范畴进行详尽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侦查学范畴体系,其目的在于提升侦查学的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9.
论公安学(警察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及体系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职业警察的出现,为了警察事业的发展,人们必须去研究它,这便为形成学科提供了可能。从二三十年代开始,对警察工作进行科学理论研究在西方先进国家成方兴未艾之势,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理论。但真正将警察工作做为一门学科加以研究并冠以警察学名称的是中国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曾出版过一套警察学术书籍《警察汇编》,共25册,其中的第一册就是《警察学总论》,这是我国第一次出现警察学这个名词。警察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在台湾已经确立,学科体系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构建,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更是开了先河。我国真正把公安工作做为一门学科并冠以公安学加以研究起始于 1983年,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确立公安学(警察学)基础理论的内容及体系结构必须考虑:公安学(警察学)的研究范围问题;基础理论在该学科中的地位、作用问题;基础理论的内容及体系结构必须符合理论性、科学性和逻辑性问题;基础理论的内容不仅要和公安(警察)工作同步,而且还应具有前瞻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公安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门较成熟的公安学学科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有明确、独立的研究对象;有独特的专业“行话”,即能够表达自己独立存在的范畴体系;理论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有自身的研究规范。公安学学科存在的缺陷:理论体系不严密,表述上存在着非逻辑化的倾向;缺少必要的范畴又恰当的支点;理论内容严密抽象不够。公安学是研究警察现象的基本规律、基本对策的一门科学,研究警察权力、义务是其核心内容。以“警察权力义务”为逻辑起点进行研究,才能揭示警察、违法犯罪、对策的相互运动,才能进一步构建公安学基础理论的逻辑框架结构,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1.
学科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基础,公安学二级学科体系架构基本原则是:开放、前沿性原则,扶持新兴学科原则,二级学科体系生态化原则,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成熟学科原则.理想的公安学二级学科结构应该是树状结构,即以一级学科为主干,延伸出若干二级学科,再由二级学科生成多个研究方向,其特点是发展方向的单向性与学科关系的平行性.公安学可以设公安管理学、治安学、侦查学、犯罪学、情报学、警务战术与指挥、涉外警务学、国家安全保卫学、公安学基础理论、交通管理学、公安应急管理学、公共安全学、警察史学、警察法学等14个二级学科  相似文献   

12.
关系范畴是哲学的基本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系范畴在哲学史上被广泛地使用,但其重要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确立.人们仅限于探讨辩证法范畴的相互关系、规律和范畴之间的关系等具体关系,而没有将它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来加以研究.关系范畴是哲学的基本范畴这一命题能否成立,取决于三个方面:首先,取决于它对人类实践和认识(包括哲学)活动是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广泛性,能被古今中外各个流派的哲学家们所应用和论证;再次,取决于它能否为人类的认识带来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警察学"及其学科体系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警察学"是一切警察学术的基本科学.西方没有警察学,英、美的警察科学尚未分化出来.我国国民党时期及台湾地区有一批警学研究的专、编著问世.80年代初以来,我国公安系统警察高等教育的创办,开展了对"警察学"的研究,称之为"公安学",也有直接称"警察学"的.在十六七年的时间里,不仅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而且还出版了几本专、编著,但对"公安"与"警察"是一个概念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安学"是否等同"警察学"及其学科研究对象等问题存在不同观点和争论."警察"这一社会现象,在人类社会有了阶级与国家以来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独立的学术分类、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独立的学科体系."警察学",应从古今中外的警察时空范畴去构建.  相似文献   

14.
论剩余价值范畴从哲学含义到经济学含义的推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的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的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入手,将剩余价值范畴的哲学研究推进到经济学研究,是继承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研究建立剩余价值哲学以及从学术上彻底否定"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治安学范畴是关于治安现象的普遍或本质的概括反映。从包容的知识量和结构量的不同,治安学范畴可分为普通范畴、基本范畴、核心范畴三个不同层次。治安学范畴体系是一系列个别范畴的有机集合,由本体论范畴、主体论范畴、客体论范畴、运行论范畴和价值论范畴构成,相互之间紧密相连、互为依存,形成互相关联的范畴树。  相似文献   

16.
熊明 《理论月刊》2004,(7):42-43
矛盾规律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矛盾范畴在哲学的理论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矛盾范畴存在某些误解,导致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阐述直观化和笼统化。这些误解产生的原因从实质上看是不理解矛盾范畴的地位,把矛盾等同于质、量等存在论范畴。因此,要澄清关于矛盾范畴的认识,首先要重新审视矛盾与辩证法其他范畴的关系,还矛盾本质论范畴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公安大学学报》征求下列选题的稿件: (-)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当前,对公安学的称谓学术界有两种叫法:一种叫公安学;一种叫警察学。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公安学就是警察学;一种认为警察学不能同公安学画等号。同时,对“公安”与“警察”的概念及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范围、体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还存在较大分歧,需深化研究,展开讨论。 (二)公安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公安学各分支学科的一些基础理论,如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范围、体系、名称规范等,学术界尚存在分歧,需深化研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年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理论是研究经济社会运动的主要规律并为应用研究提供指导意义的共同理论基础.如教育学、哲学等,这些学科研究历史悠久,基础深厚,论著颇丰.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起步较晚,理论基础、体系构建还有待完善、发掘和深化.198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的<全国职工思想政治思想工作纲要(试行)>指出,"有条件的高等院校都应当创办政工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被确定为一门专门学科,就必然要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体系构架以及一系列的范畴支撑,有其逻辑起点、发展脉络、成熟阶段.本文试图以1990年-2000年见诸报刊的18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文章为例,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一些西方学者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视角出发,对"社会"范畴界定有唯名论和唯实论两种观点,唯名论和唯实论两种观点从局部上都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因素,然而这两种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马克思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考察"社会"范畴,在广义层面上超越费尔巴哈的类——社会概念,揭示了社会是一个系统,在狭义层面上超越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认为社会高于国家、决定国家。马克思对"社会"范畴作出了迄今为止最为科学、合理的阐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范畴的正确理解,不仅应重视西方学者社会范畴的启迪作用,更应以马克思"社会"范畴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20.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这些范畴既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又有特定的逻辑功能。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功能,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