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时下,一张文凭、一项技能吃一辈子已成为历史。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学习型社会迎面走来。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人才不“充电”就会“贬值”。不少高  相似文献   

2.
用人单位如何从700万高校毕业生和众多实践经历丰富的求职者中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人才,这道难题一直困扰着用人单位,而每年选择人才时,也着实让他们费了很多心思。首先,通过求职者制作精美的简历,感觉有些华而不实;其次,通过求职者面试时夸夸其谈的良好表现,甚感其为“志在必得”而费尽心机;最后,大部分用人单位都选择了国际上通用的性格测试,看看求职者的性格与所招聘的职业、岗位、企业文化等是否能够吻合,把这个“吻合度”看做是选择人才的第一步。那么,性格测试在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是不是能够反映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抑或是为了赶时髦、秀秀品味……  相似文献   

3.
人才“高消费”现象是近年来企业在人才市场上招聘人才所出现的新情况 ,突出表现为企业对求职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而很少考虑职业、工种、岗位的具体要求。翻开报刊杂志的招聘广告栏 ,某企业集团招聘电工、焊工 ,要求有大专文凭 ;某贸易公司所需会计、计算机操作人员要有本科学历 ;某民营企业招聘办公室勤务人员也要具有大专文凭……这种用较高层次人才满足较低工作需要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在人员招聘中呈愈演愈烈之势。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出现 ,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还是与企业用人观念有关。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企业欲在竞争中获胜 ,最主要的资本是人才 ,不少企业认为拥有的人才越多 ,学历越高 ,能力就越强 ,企业实力就越大。也有的企业认为招聘到高学历人才 ,其接受能力强 ,与企业可以迅速磨合 ,能够省下一大批不必要的培训支出。另外也不排除少数企业追求虚荣 ,热衷攀比 ,借招聘高层次人才来显示企业实力 ,对外树立良好形象等原因。人才“高消费”虽然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加强竞争实力 ,但却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总的说来其弊大于利。具体表现在 :一是形成人才浪费 ,为日后跳槽埋下伏笔。企业所招聘或录用的求职者...  相似文献   

4.
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来形容当今这个时代—点都不为过,一切都处在动荡变幻之中,譬如生活,譬如观念。有的轰轰烈烈,有的无声无息…… 曾几何时,文凭是通往成功的敲门砖,是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光彩夺目的金字招牌,甚至有人认为 “有了文凭就有了一切”。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文凭成了美好前程的代名词,有了文凭就会有位子、有票子、有车子、有房子;反之你就一无所有。看起来是如此不公平,但事实上,在没有别的更好的标准的情况下,文凭又不得不成为这样一个尺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技术高度发达,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知…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求职者在求职面试时与招聘人员沟通情况、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求职者展示自己知识、智慧、能力和气质的一个主要渠道。恰当得体的求职语言无疑会增强你的竞争力,帮助你获得成功;反之,不得体的语言会损害你的形象,削弱你的竞争力,甚至导致求职面试的失败。那么,在求职面试中要注意哪些可能会影响自己成功的忌语呢?“你们要几个人?”问这个问题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对用人单位来讲,招一个人是招,招10个也是招,问题不在于招几个人,而是你有没有很强的实力和竞争力。“你们要不要女的?”这样询问的女性,首先给自己打了“折…  相似文献   

6.
呼唤通才识别通才何玉麟有迹象表明,不少有远见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储备人才的工作中,正悄悄地寻觅"通才"。这种"通才",其中的一类便是许多大学正在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的学生拥有二张以上的文凭)。其实,复合型仅仅是"通才"的起步,离真正的"通才"尚有...  相似文献   

7.
《干部人事月报》2014,(1):94-94
一家招聘主管对应聘者进行面试,其中一道简单的选择题令许多人落选。题目为:在你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挑两担水上山,给树浇水,你有这个能力完成,但会很费劲;二是挑一担水上山,你会轻松自如,还会有时间回家睡一觉。你们会选择哪一个?很多人选择了第二种,只有一个小伙子选择了第一种,当招聘主管问他原因时,他说:“挑两担水虽然很辛苦,但这是我能够做到的,既然能做到为什么不去做呢?何况让树苗多喝一些水,它们就会长得更好。”最后这个小伙子被聘用了。招聘主管如此解释选中他的原因:“一个有能力承担两份责任的人,却只选择承担一份,这样的人,我们认定他是一个责任感较差的人。”  相似文献   

8.
一月份江苏省人才市场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6场,因恰逢春节,很多用人单位在传统上处于总结收尾时期,省人才市场停办了2场综合性人才招聘活动,但仍有254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了2240个岗位需求。招聘单位与求职人员共达成意向性协议2835人次。  相似文献   

9.
文凭的批判     
文凭,作为一个人知识水平的象征,曾经是就业的敲门砖,晋职晋级的硬杠杠,甚至是身价的标签,特别是名校的文凭更是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然而这种不断膨胀的“文凭热”却导致了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惟文凭是举”,  相似文献   

10.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不能订立除违反商业机密以外的违约金项目;招聘后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保险,一年合同的试用期不能超过一个月。这些规定更加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但劳动和人事部门相关人士预测,新法实施的同时可能产生企业高级人才外流增多、企业不再以“储备人才”方式招聘,以及高校毕业生招聘高峰延迟等三大现象。  相似文献   

11.
信息采撷     
入世后什么文凭最吃香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五大突破“两极分化”与“贫富差别”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比较先民主化还是先现代化要警惕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干涉台海可能采取的三种模式人们选择体制受文化制约经济全球化:姓“资”还是姓“无”中国最危险的八类富人 (成林) 入世后什么文凭最吃香 今春,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了新世纪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此次招聘的标准有了很大的变化,往年的英语4级、计算机北京市2级的标准,变成了英语6级、计算机国家2级。而在此基本标准后才是专业的选择。 用人单位为…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劳动争议案件中发现,一些用人单位常通过“多块牌子、一套人马”,来规避法律,侵害劳动者权益。“多块牌子”是指两个及以上的用人单位相互独立,但在业务上存在关联性,如业务范围一致、相似或具有承接关系。“一套人马”是指该两个及以上的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绝大多数的高级管理人员相同。以下案例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当今的大学生,面临着无资金、无资源、无经验的尴尬局面。就用人单位而言,希望能够找到既有经验又能够带项目来的管理人才,尤其是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希望找到的人才是一专多能。所以在应聘者眼中,自己是人才,而在用人单位眼中,他们需要找到的是人才,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效益的员工,所以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和眼光越来越高,求职者的心理期望值越来越低。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局面,尽快获得你所需要的职位呢?有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是实施“246”聚才工程。主动接轨、融入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计划2007年全年举办20次以上招聘活动,组织400余家用人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创新型、高层次紧缺人才600人以上;协助鑫富药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8个以上智力项目。  相似文献   

15.
简历的撰写一直是大学毕业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们对这一问题尤为重视。当用人单位的招聘经理面对成千上万份求职简历时,每份简历往往只看几秒钟。做出一份能让考官看一眼就决定面试你的简历,大学生不但要以实力说话,还要懂得如何让简历帮你成功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知识经济”、“科技革命”、“全球化”、“市场化”、“人才竞争”等一片喧闹声中,带着梦幻般的期待,紧张而又兴奋地跨入了新的世纪。在社会生活和经济交往中,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频率地谈论人才,这样高兴致地争夺人才。我国是人才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因而大学毕业生成为众多用人单位争夺的热点。但目前的现象是很多大学生拿着多家用人单位接收通知待价而沽,同时又有众多大学生为赢得用人单位青睐疲于奔命。同为大学毕业生,为何有人欢喜有人忧?  相似文献   

17.
去年11月22日晚,4辆“金龙”大客车将400多名北大、清华学生接到五星级的中国大饭店,参加丰盛的冷餐会,做东的是大名鼎鼎的美国高盛公司。这仅仅是2000年度高校毕业生争夺战的一幕。为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教育部规定:“用人单位到高等学校招聘毕业生的活动应安排在每年11月20日以后的休息日和节假日进行”。其实,在此之前,一些用人单位便通过高科技手段向学子们发起了猛烈的宣传攻势,他们的电子邮箱纷纷爆满。一些企业更是“魔高一丈”,你禁止我进校园,我就请学生出校园,在名牌大学附近包下酒店进行校外招聘。更早的是在暑假,用人…  相似文献   

18.
简历需要优化但更重要的是内涵,在投递简历前一定要有明确的职业方向,这才是应聘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是,很多人在写简历前并不知道自己的求职方向。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求职方向很困惑,因而在简历上不写求职意向或是写得太多,这都不可取。如同你每天都能看到五花八门的广告一样,招聘经理也是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简历。简历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如何让招聘官一眼就注意到你?如何让招聘官相信你就是他们要找的“人才”,并产生进一步面试的想法?其实,只要在制作简历时遵循七大原则,你就会获得面试机会。  相似文献   

19.
尚待完善的就业市场黑艾每年春季,各个城市举办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人才供需见面会”或是“人才洽谈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这里直接见面,进行双向选择。这不失为一条找到工作的好途径。近两年的人才洽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由于这两种企业...  相似文献   

20.
王振雷 《群众》2012,(5):88-88
在人才使用问题上,社会上长期存在“以学历文凭论英雄”的现象。在职场生存,固然需要有知识有才能,然而一纸文凭并不是人才的仅有的标签。在实际工作中,光有学历还不够,还需要有能力,只有将这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在职场中战无不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