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法律必须具有权威,否则便是毫无疑义的游戏规则。在追求法治的今天,法律权威是其应有之义,也是法律至上的一种表现。这是一个基本性的问题,理解这一点才能更好的理解第二部分法律权威的结构类型的内容。最后本文从与西方比较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法律权威观。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时期社会问题及社会矛盾有不同于以前的时代特点。从法制角度来看,法治氛围不浓、法律权威不够,是引发社会问题及社会矛盾的原因之一。当前采取的应对措施是: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要致力培养公民法治意识,促使公民选择法律途径维权;要坚持依法处理的原则,建立起依法处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法律权威是一个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性、机制性概念。法律的至上权威是现代法治的根本性原则。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以及中国法治建设的现实,要求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并坚持法律权威。法律权威可以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内生机制与宪制、政治与监督保障的外促机制生成。坚持和维护法律权威必须在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坚持法律至重、法律至上、法律至威和法律至信。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随着《法律与宗教》中译本的发行,"法律信仰"就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从伯尔曼式的法律与宗教入手,分析法律信仰的内涵,结合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提出建构中国社会法律信仰的三个途径:完善法律体系,强化立法的本土化;树立法律权威,增强人民对法律的认同感;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培育法律信仰根植的土壤。  相似文献   

5.
司法独立是国际法律界的通行惯例,从内容上看,司法独立主要包括司法权的独立、法院的独立和法官的独立三个层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司法独立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三要素说"、古罗马的波利比阿的"混合政体"以及西塞罗的"权力制衡原则",而后孟德斯鸠以英国政体为楷模正式提出比较完备的司法独立理论。考察国际司法独立制度,其具体形态在各国并不相同,但是其共同特征是司法机关和法官在社会生活中享有较高的权威,不同的法律文化和传统具有不同的司法独立形态。借鉴国际经验,充分吸收司法独立原则中合理性因素,结合中国本土法律实践和传统,充分考虑对社会接纳程度的尊重,这是构建现代社会健康和谐司法制度的理论预设。  相似文献   

6.
张珣 《前沿》2013,(8):64-66
法律与道德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法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传统中国社会有自己特殊的社会秩序架构和原理,法律与道德问题,在中国就转化为"法治"和"德治"的命题。在当今法治社会中,道德是否仍有作用?有多大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文拟从法史学角度,以中西方历史考察为基础,谈谈法治社会视野下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重塑警察权威。从本质和根本功能上看,警察权威是国家政治权威的表达,是法律权威的反映,最终来源是相对人的认同与自愿服从。重塑警察权威要求客观审视警察权威的政治威严性消减、法律保障力削弱、价值认可度降低的现实问题。要在培育法治信仰中提升警察权威的政治威严性,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来提升警察权威的法律保障力,在建设警察公共关系中提升警察权威的价值认可度,最终完成依法治国视域中警察权威的立体化重塑。  相似文献   

8.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作为社会行为规范在社会中具有崇高地位和庄严力量,守法者能得到法律保护,违法者也能受到法律制裁,在法律范围内活动成了社会大众自觉或不自觉的普遍选择。法律权威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步产生的,并且受制于诸多客观或主观因素。众所周知,法律内容实质正义是法律权威的源泉和基础。但是,法治实践表明,法律内容无论实质正义与否,保持法律内容的稳定和法律实施的统一则是确立法律权威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诉权来源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诉权本质属性的认定。尽管有很多学说都从不同角度对诉权的来源进行了探讨,但尚未有一种学说真正、完全地揭示了诉权的来源。文章通过对诉权产生和发展历史的分析,指出,并不是来源于国家法律的赋予,也不是国家的恩赐,它是国民在特定社会发展过程和社会关系中所享有的基本人权的范畴。诉权具备普遍性和道德性。  相似文献   

10.
权威辨析     
权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在当今现代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社会中,法律权威构成了法治社会的重要原则和基本特征。搞清权威与法律权威、法律权威与个人权威、法律权威与党的权威之间的关系,对清除人治思想的影响,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促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一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一、权威与法律权威社会是个体的集合。个体之间围绕利益这一核心问题必然产生种种矛盾和冲突,要使社会中个体的意志、利益和要求达到和谐统一,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就必须有一种能调整和控制、取得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