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管仲在谈到他与鲍叔之间推心置腹的友谊时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导刊》2012,(9):54-55
【原文】将欲取天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也,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不敢以取强焉,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勿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恢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则以丧礼处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则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安者寿。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相似文献   

3.
齐家在修身     
一个人,你晓得他好,就要晓得他坏的一面,不要被自己感情欺骗,也要晓得一个入坏,也有好的一面,要了解清楚。可是,这两句话讲起来很容易,做到了,“天下鲜矣”。因此,这是修身的第一步。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日:“入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大学》)  相似文献   

4.
<正> 《宋史·苏轼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轼)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言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如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这里记载的即是流传儒林的“乌台诗案”。由于案发在湖州知府任上,而犯案之诗文皆作于湖州、杭州任所。因此,此案也算浙江宋代一起名案。(一)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由徐州知府调任湖州知府。苏轼到任不久,即向平素关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13,(5):51-51
优孟者,楚优人也。庄王之时有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以大夫礼葬之。下令有谏者死。优孟入门大哭日:“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发卒穿圹,老弱负土。庙食太牢,奉以万户。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  相似文献   

6.
也许是记者家乡挨着张家港不远,也许是近年来记者被张家港精神所鼓舞,心驰神往已久,一踏上张家港的土地,见到市人事局局长、军转办公任马振道时,竟有些一见如故之感,明显感觉到这是个思路敏捷侃侃而谈的锐意改革者。因我知造马局长是1996年全国先进军传工作者,在北京受到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话匣子也就田此拉开。马振道局长是镇江扬中人,从事组织人事工作已有三十多个年头,而正军转向王任这个岗位上已奋斗了14年。他亲自安置的转业干部就有1000多人,全迁户700多户,安排随调家属700多人,为军转干…  相似文献   

7.
唐人卢照邻曾在他的《释疾文·悲夫》中写到: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看到赵秀焕的画作,突然被一种强烈的情调所攫,心中升腾起如卢照邻描述的那种忧戚、低沉的感喟之意——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4,(9):53-53
十五年,楚子伐宋,宋人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日:“不可。古人有言日:‘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日:‘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日:“晋师悉起,将至。”郑人囚而献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乃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谷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汝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日:“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陨,又可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之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楚子合之以归。(群书治要·春秋左氏传)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13,(6):49-49
【原文】 吴王夫差兴兵伐齐,掘为渔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欲以会晋。恐群臣之谏也,乃令于邦中曰:“寡人伐齐,敢有谏者死。”太子友乃风谏以发激吴王之心。以清朝时怀丸挟弹从后园而来,衣洽履濡。吴王怪而问之曰:“可为如此也?”友曰:“游于后园,闻秋蝉之鸣,往而观之。夫秋蝉登高树,饮清露,其鸣悲吟,自以为安。  相似文献   

10.
一鸣惊人     
楚莊王蒞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為也。右司馬御座而與王隱曰:‘有鳥止於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飛不鳴,嘿(同默)然無聲,此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冲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子釋之,不穀知之矣。’處半年,乃自聽政。所廢者十,所起者九,誅大臣五,舉處士六,而邦大治。  相似文献   

11.
塔佛经载,建造塔一表人胜,二为起信,三为报恩。法轮轮,原本是古印度的战车,能席卷战场之敌。佛教取其摧破、圆满等义。莲花莲出于泥而不染,佛教以之比喻法界的清净。光相佛、菩萨造像上的光环。分为头光、身光。头光是眉间、头顶的光,身光是四周的光。(音wan)...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为近代滇南著名诗人王惕山先生诞生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先生哲嗣王志符教授昆季从先生建国前梓行之《知希堂诗钞》正集二十卷、续集一卷及家藏续集二至六卷、别集二卷、补遗二卷计二千余首中,精选三百首,将传剞劂。以予曾受知于先生,亲炙既久,而又与志符结契六十年,时相过从,嘱为之序。犹忆四十五年前,先生尝序予诗云: “诗之为道至大,不立乎学问之本,则根砥不厚;不得乎性情之正,则趋响不端。”而予为诗每多偏激之辞,穷搜刻峭之句,求其植根于沉湎经训,趋向于调理性情者,相去甚远。盖亦夫子自道,陈大义以勉后学如予者也。先生弱冠能诗,清末以高等学堂高材生选送日本明冶大学,攻读政法。以有志于诗  相似文献   

13.
最难自知     
云溪子 《小康》2010,(5):116-117
千百年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孙子兵法》上的名句,几乎无人不晓。不仅将兵者遵之,也为世人做事所循。然而,将兵战而殆者比比皆是,做事不成者更不鲜见。吾常为此纳闷儿:既知不殆之道,为何照殆不误呢?行兵布阵,兵来将往,于吾而言好似神话,天上地下,云中雾里,无力置一言半语。  相似文献   

14.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和计。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她们掳…  相似文献   

15.
虚证辨     
应证者乃正气受损也。实春乃邪气盛也。(索问·评热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是指人体正气而言,气自阳。(索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明·张景岳日:“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四时万物得以生长收获.何非气之所为,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索问·生气通无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论述:人得气则生,气损刚伤,气绝则亡。正气乃享受于先天之真气,又得后天之精气滋养和补充化生而成。又(灵枢·刺书真邪篇)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正气就…  相似文献   

16.
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11,(11):53-53
夏为天子,十有余世;殷为天子,二十余世;周为天子,三十余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齐肃端冕,见于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识,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以导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24)
正台湾学者杜武志尝谓:"自从‘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华野心越来越露骨,而在这期间,士兵阵亡多,又与全世界为敌,遂不得不征召殖民地人民,有因而阵亡者,或成BC级战犯而被处决者。但对于这些殖民地兵,认为他们生而为日本人自可合祀于靖国神社,却以殖民地人民于战后已非日本籍为由而不予抚恤或予不同待遇,致台湾人对于被任意合祀于靖国神社之台湾英灵有意将其迁出,是人之常情也。"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导刊》2014,(12):51-51
子方仁厚 【原文】昔者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于御曰:“此何马?”御曰:“故公家畜也,疲而不为用,故出放之。”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群书治要·韩诗外传)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12,(8):51-51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是谓要妙。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知其白,守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