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显根 《湖湘论坛》2003,16(4):10-12
“乌台诗案”之前 ,苏轼是以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进入仕途的。“乌台诗案”之后 ,苏轼集儒道佛三家于一身 ,创立了“东坡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身处逆境而能随物赋形、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黄州时期苏轼的精神创新 ,还有他的诗词文 ,是给后人留下的一笔千古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苏轼之所以为苏轼 ,是大起大落的经历、超然旷达的个性和那充满生命激情的文字成就了他。这也就是黄州时期的苏轼最具人格魅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苏轼称得上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奇才。他在文学创作领域中,诗、词、文、赋等各种文体卓有建树,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他在书画艺术方面,成就也很突出。苏轼的诗词风格富有个性,同时也具备了宋诗词风格的某些主要特征。可以说,宋诗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征在苏轼中的作品已十分突出。尽管前人对苏轼“以议论为诗”、用诗来说理多有所指责,实际上,这正是苏诗另辟蹊径之所在。由此感到:  相似文献   

3.
一大凡山水佳妙、文风鼎盛的古邑旧郡,其风景常有“八境”、“十标”之说。据考证,此风缘起于北宋熙宁年间,其始作俑者为虔州(今赣州)知府孔宗翰,他在章、贡二水合流处筑起一座八境台,绘图八幅,请大文豪苏轼配诗八首,从此,“赣州八境”名扬天下。距此大约40年之后,无独有偶,时属南剑州的沙县也圈点出“沙阳八景”之美称。为此八景取名的不是别  相似文献   

4.
然而作为新宰相的王安石似乎在苏轼参加制科考试“进策”时.就认为与其“学术素异”的苏轼一旦大用就会防碍变法。所以从苏轼还京伊始就没有丝毫争取他重用他的意思。相反地将这位有着制科三等并当过一任地方官光荣履历的苏轼。安置于直使馆判官告院闲职,并在后来屡次打消神宗起用苏轼的动议。从现有的史料来看.王、苏后来交恶、敌意首先发自王安石一方。可以说.王安石基于苏轼的资格声望和学术见解.为了自己的变法顺利进行而有意抑制苏轼在政治上的发展,按宋人钱世昭的说法,是忌“子赡为宰相耳”。倒是司马光在努力地为苏轼争回这份公道.在神宗面前多次推荐苏轼未果。相形之下.其秉性的公正显得更值得信赖。从另一个角度看司马光举荐苏轼未必出于拉拢之目的.王安石为自己制造政敌确是事实。  相似文献   

5.
章武  ACE 《福建乡土》2006,(1):24-26
大凡山水佳妙,文风鼎盛的古邑旧郡,其风景常有“八境”,“十际”之说,据考证,此风缘起于北宋熙宁年前,其始作俑者为虔州(今赣州)知府孔宗翰,他在章,贡二水合流处筑起一座八境台,绘图八幅,请大文豪苏轼配诗八首,从此,“赣州八境”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6.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皎然"为他的法名,吴兴(今湖州)人,中唐著名诗人,康乐侯谢灵运十世孙。皎然的生卒年月见于史载,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前后,约卒于唐德宗贞元九年至十四年间(793年~798年),享年近80岁。皎然的著述很多,现存《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诗议》一卷、集外诗若干。皎然的文集是由皇帝下命令而编定的,由此可知皎然在当时曾声名显赫。皎然生于湖州,卒于湖州,大部分诗作又写湖州。从皎然的诗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在湖州先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以抒情为主的诗,是抒情诗;以叙事为主的诗,是叙事诗;那么,以议论为主的诗,我们不妨称其为议论诗。苏轼有一首《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相似文献   

8.
周新永 《前沿》2008,(3):160-165
苏轼作为诗之大家,一生痴情写月,为文如赋赤壁,填词如咏“但愚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离不开月亮,月亮成就了苏轼的艺术创作。苏轼的写月诗数量大,创新多,成就高,名气大,流传广,我们可以称其为月光诗人。研究苏轼的写月诗有助于科学地掌握苏诗的艺术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9.
漫议“诗中有画”丁远直诗中有画,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优秀传统之一。苏轼《书摩洁蓝田烟雨图》评赏王维的诗画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中国文艺批评史上首次明确地提出了诗画的审美关系。纵观中国诗史,“有画”之诗可谓源远流长,无论是质...  相似文献   

10.
牧惠 《北京观察》1999,(10):51-52
《儒林外史》的那位范进,以他的书呆子气深入人心。其中一点是,他的八股考卷,被恩师赞叹为“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是,他却连苏轼那样有名的大诗人也不知道。人们于是认为,让这样浅薄的人当官,实是对八股取上的一大讽刺。此说不能说毫无根据,但是,范进不会像也许识苏轼的王惠那样,一上任就朝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目标冲刺,说不定还能老老实实为老百姓干几件实事。果如此,不识苏轼、不辨刘基委实算不得什么大毛病。考究历史,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是一个进步。汉时用孝廉  相似文献   

11.
论苏轼诗文中的“东坡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台诗案”后的苏轼在黄州、惠州、儋州创作的诗文中 ,融入了大量对人生的省察、对仕途的反思 ,而“东坡精神”是其最为精华的部分。“东坡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因个人的人生挫折而失去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 ,执着生活 ,处穷排难 ,随缘自适 ,超然旷达。二、尽管处境十分险恶 ,生活极其艰难 ,但是苏轼体察民生疾苦 ,对人民深切同情 ,为当地的人民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与当地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三、主张“民不饥寒为上瑞” ,反对虐政害民。自他被贬以来所形成的这种“东坡精神” ,在他的诗文中 ,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猴年话吉兆     
2004年春节,甲子岁次甲申,生肖属“猴”。猴子有何吉祥征兆吗?有。 首先,猕猴是长寿之征。《抱朴子·玉策论》说:“猴寿八百岁”。苏轼诗:“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又据动物学分类,猕猴属灵长类。而“灵长”一词,又恰是绵延久长之意。《晋书·王敦沈充传论》有“晋祚灵长”之语,可谓一词双涵。  相似文献   

13.
邬珉玮  阮啸吟 《台声》2005,(8):66-67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诗)“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宋·苏轼诗)桐庐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郊的美丽小县城。全县地域面积1825平方公里,人口39万,境内山、水、林、洞各具特色,俗称“山水江南,诗  相似文献   

14.
据《夜航船原封回赠· 廉律卷》记载:清时吴让知官临桂县,不到3年、就升为庆远知府。南丹的士官都赠金银饰物以示祝贺,吴却让人一律退掉,不予接受,并当场作诗以示众人。诗曰:“贪泉爽酌吾何敢,暮夜怀金岂不知?/寄语丹州贤太守.原封回赠莫相疑。” 笔者阅诵之后,可谓心潮澎湃,感触颇多。 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旧官场上,吴让知坚持“慎独”之志不移,“原封回赠莫相疑”,实是难能可贵。这不仅对当时有教育意义,就是对今天乃至今后,也可作为借鉴之用。 要做到“原封回赠莫相疑”的确是件难事,关键是要有识破诱惑的…  相似文献   

15.
苏东坡小传     
《春秋》1998,(6)
九、祸从天降(上)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在徐州任官两年多,又调往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任知州。湖州地处太湖岸边,离杭州很近,他在杭州任通判时到过这里,非常喜爱这块地方,所以这次调动他心情愉快。他到任以后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湖州江山风物,不类人间,加以事少睡足,真拙者之庆。”“拙者”,是他对自己的谦称。但他可不知道,正当他心满意足的时候,一场大祸正在悄悄  相似文献   

16.
苏轼是宋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词人、书法家和画家.其诗题材广阔、色彩斑斓;其词气势磅礴、格调豪壮;散文如流水行云、清新活泼;议论文说理透彻、雄辨有力.苏轼的巨大文学成就是来之不易的,这与他勤于读书、善于读书是分不开的.在长期的读书过程中,苏轼总结出一种读书的好方法,叫做“八面受敌法“.这是苏轼在给求教读书方法的考生王庠的回信中提出的.大意是“古往今来,书籍浩如烟海,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都阅读和吸收,所以应当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去精读.……  相似文献   

17.
说来凑巧而有趣,苏轼先后三个妻妾都姓王(王弗、王闰之、王子霞)。“三王”均与苏轼相处和谐,患难相共;都曾生过孩子:王弗生子迈,王闰之生子迨、过;王子霞(即朝云)生子逐(不幸早死)。“三王”死后,苏轼均分别为她们写过墓志铭、祭文。“三王”在苏轼作品中都曾涉及,如在词作方面:与王弗有关的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因王闰之有“真诗家语”而作《减字木兰花》(“春庭月午”);与朝云有关的词五首《(歹带)人娇·赠朝云》、《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浣溪沙·端午》、《南歌子》(“云鬓裁新绿”)、《蝶恋花》(“花褪残江青杏小”)。  相似文献   

18.
正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仕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先后出任多地知州。不仅政绩卓著,而且著述丰富,文名炽盛,开豪放词一代新风,散文、诗词、书画等无不精绝。苏轼一生命运多舛,遭受新党和旧党的轮番打击,然而在宦海沉浮中愈挫愈勇,始终乐观放逸,宠辱不惊,无论仕途如何,  相似文献   

19.
李锦 《求索》2013,(5):134-136
对宋人引用唐诗入词之现象学界评价不一.然不同作家之不同状况并不能一言以蔽之。本文通过对苏轼以唐诗入词的动因之分析.认为苏轼通过移诗入词借鉴和模仿了唐诗的创作技巧和风格;通过集句成词,在展现个人才学的同时也帮助词进一步向诗歌靠拢,逐渐雅化;而化用唐人诗意,推陈出新。让词作有了更醇厚的味道。此外的粜栝成词以合乐可歌为创作目的.也正说明了苏轼对词体音乐特性的尊从。多种形式的以唐诗入词是苏轼提高词品的手段,而词体也正是在苏轼手中真正开始由俗转雅了。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在报上读到一篇文章,说到苏轼批评贾谊不善“自用”,以致他的才能失去了发挥的机会,最后抑郁而死。苏轼对此颇感惋惜,说他“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其实,苏轼自己又尝真通“自用”之道呢,不也坎坷了一辈子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