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监狱警察职业化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高行刑效率和改造质量、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文章就监狱警察职业特质培养的基本内容、主要途径,职业化建设的法制保障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监狱行刑的效果如何,一直是监狱学界争议的问题。美国监狱行刑的效果评估最具代表性。在评估决策方面,矫正评估委员会独立运作。矫正协会设立的标准委员会负责提出标准,交由两个组织审评;评估证书由标准委员会授予;由矫正协会颁发。对监狱矫正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了警戒、安全、秩序、看护、活动(计划方案)、公正、生活状况和有效个人管理等因素。对罪犯的个案评估包括对个人或小组咨询、职业训练、工作释放、假释监督以及整容手术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监狱对罪犯的矫正经历了单向主导的政治教化和非均衡的法制强化两种形态,已具备了矫正契约化的条件。矫正契约化具有平等的特质,在监狱的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安全、秩序、法治、科学、效率、公平、民主、人权等多元化样态。在矫正关系中,警囚关系是建立在契约关系基础上的平等的权利义务关系,罪犯是主动参与的主体。监狱制定的行刑规范,不仅要约束、规范罪犯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规范监狱的行刑权力;监狱和监狱警察按照效率原则,公平地为罪犯提供矫正服务。矫正契约化所维护的是秩序之特质、法治之根基、科学之内核、民主之精华、人文之灵魂、公正之精神、效率之要义。  相似文献   

4.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警察专业化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高行刑效率和改造质量、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保障,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监狱法治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旨在从新的视角调整监狱警察结构;在管理机制上有新的探索;在教育培训上有新的突破;在专业化分类上有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行刑与罪犯矫治社会化研究》一书,对行刑社会化问题进行了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就行刑社会化的本质意义而言,是要动用社会资源共同融入罪犯的矫治之中,体现的是人文精神,是社会公众对于罪犯的关注和尊重。行刑社会化狱内模式的核心问题是监狱如何运用社会资源为罪犯的矫治服务并促进罪犯矫治工作。狱外模式论主要是对社区矫正制度、出狱保护制度等行刑社会化的社会模式的研究。改革与价值论是行刑社会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构建完善的刑事法律体系,推进行刑一体化;确立现代化的监狱行刑观念;纯化监狱职能等内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行刑社会化是现代刑罚对犯罪的宽容,是现代社会对犯罪人的宽容。因此,宽容性是行刑社会化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6.
监狱行刑的主体是监狱人民警察,监狱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强有力的队伍保障。因此,塑造一支政治过硬、专业精通的监狱警察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国监狱警察队伍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队伍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于监狱治理现代化这个全新的命题,如果不能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缺乏对我国监狱历史与现状、问题与矛盾以及所处时代背景的深刻考察,将不可避免地落入"应景式"跟风研究的窠臼。监狱治理现代化的三个基础命题需要廓清,即:推动我国当下监狱治理走向现代化的主要矛盾与动力是什么?监狱治理现代化的本质是什么?推进监狱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哪里?监狱治理现代化至少包含行刑理念、法律规范、物质形态和矫正技术四个方面的现代化,本质是监狱"七位一体"的"角色扮演"和公正、谦抑、效率三大品格的时代内涵,主要构建进路是:树立行刑法治理念、健全行刑法律制度、丰富监狱行刑样态、构建刑罚权力范式和增进监狱行刑公信。  相似文献   

8.
警察专业化是世界警务发展的趋势和各国警察培训的主要目标,世界各国为推进警务专业化进程,正积极探索职业化培训模式的变革。我国的警察专业化建设将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其实现路径包括树立专业化的理念、专业化的警察培训、警察职业主体专业化和职业内容制度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罪犯矫正模式论》紧紧抓住"监狱行刑模式"这一极为重要的监狱制度现象,对教育刑矫正模式、行刑公正模式、政治改造模式、监管矫正模式、劳动改造模式、人文主义矫正模式、个案矫正模式、社区矫正模式等不同类型的模式,从社会背景、理论基础、基本理念、主要操作范式、基本评价等方面,逐一进行专题论述,内容具有史实性和说理性相兼顾的阐述特色。但是,也存在着"矫正"一词过度泛化使用,缺乏以其各自相对确定的历史语境为根据,一般不宜以"矫正"覆盖其名实关系而作打通使用,以及著作属性把握不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警察职业化是社会分工和警察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职业化建设主要包括职业准入、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形象、职业保障、职业监督等方面。加快警察队伍职业化建设,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安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相结合,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监狱人民警察不仅是国家刑罚的执行者,也是社会上一种职业,自有其特定的职业要求。对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的角色规范、社会地位进行分析,对于国家建设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促其职业专门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监狱警察权力是监狱警察为实现国家意志,组织管理囚犯在实现刑罚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对囚犯理念、行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监狱警察权力场域是其主体争夺支配性资源和价值评价话语权的空间场所。当下监狱警察"改造"话语霸权在表征现代行刑理性精神的同时,也遮蔽了监狱警察权力不断扩张的问题、意识形态权的单向度问题和权力私人化的问题。监狱警察权力去蔽的空间和权力制约的空间,应当是当下监狱警察权力自主建构的主要场域。  相似文献   

13.
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培训是实现监狱劳教事业发展与警察个体发展的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过程,主要目的在于将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到胜任新的工作标准所需要的水平上来。基于特殊的行业需求和职业特点等因素,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培训有其不同于普通职业培训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4.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的数据,《刑法修正案(八)》对重刑犯监狱有较大影响。一是对重刑犯心理的双重影响,积极影响是增强了刑罚对重刑犯的成慑作用以及重刑犯对刑罚的恐惧心理使重刑犯感到悔恨有利于其接受改造,起到了预防改造倒退的作用;消极影响是重刑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和偏激行为,可能会加重重刑犯的监狱人格。二是对重刑犯监狱的警察产生的双重影响,由于新刑法增强了刑罚的威慑作用而强化了监狱警察对监狱事业的信心,却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以及与罪犯之间沟通的困难。应分别针对重刑犯、监狱警察、监狱机关等制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前监狱考核工作存在问题主要是考核未按等级分类、考核起点设定不平衡、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重视显绩轻视潜绩。监狱考核工作应当建立符合监狱工作实际、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遵循公正原则、整体原则、长效原则和自控原则。建立完善监狱工作评估考核体系,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落实"首要标准",建立健全包含监管安全稳定、刑罚执行公正、罪犯改造质量高低、民警队伍建设程度等在内的指标体系:一是依据等级设定考核方案;二是设置分类考核标准;三是制定考核量化指标;四是科学测算重新犯罪率。  相似文献   

16.
监狱建筑是监狱的物质样态,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标志和刑罚符号,而且体现了监狱的惩罚、教化。对于监狱建筑功能的解读,一是物理功能,包括囚居、隔离和改善;二是教化功能,是现代监狱的主要功能,包括教育警示和规训引导。特别是在规训引导方面,更加注重监狱建筑的基本样式和监狱环境的修饰和改善。  相似文献   

17.
顺应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监狱应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新型监狱.作为监狱管理、刑罚执行、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等活动的直接实施者——监狱人民警察应转变执法理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的执法理念,进一步提高其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刑法修正案(八)》的颁布实施,调整了"死刑偏重,生刑偏轻"刑罚结构,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其中限制减刑、禁止假释范围的扩大,必将导致监狱长刑犯、累犯、死缓犯的增加,给监狱的监管安全、教育矫正带来极大挑战。监狱只有认真解读《刑法修正案(八)》,分析其对监狱行刑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提高罪犯的矫正质量,维护监狱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19.
"强制罪犯劳动",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现时的通行作法。"强制罪犯劳动"的"本质"应该是指监狱强制罪犯劳动的目的与职能。目的与职能不同,监狱组织罪犯劳动在"形式、内容、种类与要求"上也表现不同。从历史演化过程看,我国监狱强制罪犯劳动的主要职能应该界定为:废止惩罚功能、限定经济功能、抑制行刑功能、拓展矫正功能。  相似文献   

20.
网格化管理模式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应该认识到将网格化管理模式引入到监狱管理体系的现实意义,可以从完善网格管理制度、细化网格管理分类标准、强化民警教育培训以及加强网格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入手,尝试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促进民警执法更加规范,罪犯改造潜能发挥更加充分,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