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指举证责任在诉讼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问题,即举证责任在原告、被告及第三人之间的合理配置问题。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谁应就何种事实负举证责任,以及在争议的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谁应当承受不利的诉讼后果。在民事诉讼理论领域,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是民事举证责任制度的核心内容,被认为是“民事诉讼上的脊梁”;在司法实践中,举证责任问题是每一个民事案件都会遇到的问题,而个案举证责任的分配又错综复杂、情况各异。因此,探讨有关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担规则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事举证责任分担规则是民事举证责任制度的核心问题。它是指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的分配,它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在争议事实真伪不明时,由何人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①由于我国民诉法对此规定得过于简略,加之相关学说又混乱不清,导致审判实践中无所适从。为此,本文拟对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担规则存在的缺陷作一剖析,并试图提出完善该规则和运作该规则的基本思路。一、民事举证责任分担规则的缺陷各国法律对民事举证责任在当事人间如何分担都作了规定,但立法体例不尽相同。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民诉法中不作规定,而在某些实体法如民…  相似文献   

3.
黄进才 《河北法学》2004,22(12):61-63
民事举证责任分担规则是民事举证责任制度的核心问题,被中外诉讼理论认为是"民事诉讼的脊梁"。它是指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的分配,它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争议事实真伪不明时,由何人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由于我国民诉法对此规定得过于简略,加之相关学说又混乱不清,导致审判实践中无所适从。为此,拟对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担规则存在的缺憾作一剖析,并试图提出重构该规则的新设想和运作该规则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环境民事侵权诉讼由于当事双方地位的差异性,举证责任分配亦具有特殊性。纵观各国举证责任学说,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以受害人的权利救济与被告企业的利益衡平为中心,进一步明确、丰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尤其是因果关系举证责任的分配。建立举证责任的复合化标准,正确适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有人提出依法抗诉的民行案件,检察机关应有举证责任。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理由如下:一、从立法上看,有关举证责任问题,我国民事、行政诉讼法已有明确规定,应认真遵照执行。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对举证责任的归属问题已明确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根据的规范性文件”。据此可见,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是“实行的是谁主张谁举…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在内涵上的两层含义即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和分配范围两方面论述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现状,并根据法律要件分类说提出完善我国民事举证分配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析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探讨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即"谁主张、谁举证",并提出了这一规则的局限性。举证责任倒置同举证责任的"正置"一样,都同时适用于原告、被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举证责任分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民事证据立法时 ,笔者认为应对当事人举证责任及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作出明确规定 ,以解决民事审判实践中对举证责任认识的片面性和举证责任分配的随意性 ,进一步规范庭审的举证、质证和认证过程。  举证责任的性质和内容举证责任是一个理论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司法实践问题。虽然以上各种观点都有一定的理论和法律依据 ,但从审判实践的角度看 ,各个观点均有不足之处。“义务说”和“权利义务说”虽然论证的角度不同 ,但实质上都是强调了当事人举证的形式意义 ,即认为举证责任仅指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的行为。这样的观点笔者认…  相似文献   

9.
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举证责任的内涵和举证责任的分配,不同法系的学者历来有所争论,我国的证据立法,受大陆法的影响较大,我国民事诉讼法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实行的是以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为主,兼顾特殊和例外情况的责任分配方式。当前我国由于司法制度、思想观念等种种原因,在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0.
学证责任是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认识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相结合原则、举证责任的分配、举证责任的性质等,对实践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尽管我国《民事诉讼法》施行多年,但关于举证责任的认识仍有不少模糊之处,影响了案件的审理。鉴于此,本文拟就举证责任中的几个问题作抛砖引玉之论。一、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从这一款规定的内容看有两层意思:一是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提供征据的责任;二是当事人需…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民事举证责任理论中,自从德国诉讼法学者优理务斯·格拉查倡导客观的举证责任学说,把举证责任区分为主观的举证责任与客观的举证责任以后,关于举证责任转换问题,在德日诉讼法学者当中,就成为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问题。争论的焦  相似文献   

12.
在任何诉讼中,举证责任的问题都是最基本的问题,而证明责任的分配是举证责任制度的核心。本文通过对举证责任主要学说的介绍,试图给予创建和完善我国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赵小军 《证据科学》2016,(6):723-733
举证责任分配契约是民事证据契约的重要类型。对举证责任分配契约的实证讨论是对此类证据契约更直观的展现。诉中举证责任分配契约、否定性举证责任分配契约是值得关注的举证责任分配契约新类型。举证责任分配契约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正当形式,并未违背自由心证原则,可以解决举证责任分配法规存在的漏洞,弥补规范说及法官自由裁量分配举证责任的不足。该制度的运行需要结合实践根据不同类型构建不同的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杨之辉等人诉某市电力局电磁波污染侵权案”为例,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出发,分析了举证责任的分配和因果关系的地位,明确侵权行为的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并以因果关系的证明标准,对一般民事侵权行为与环境侵权行为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叶自强 《证据科学》2010,18(6):645-661
举证责任概念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本文回顾了近三十年来我国举证责任的立法状况,着重探讨了《证据规定》中举证责任概念的模糊性问题,认为必须摒弃法律要件分类说,转而采用英美举证责任分层学说,才能使我们真正迈出证明科学的第一步,才能在审判实践中避免出现举证责任概念的模糊性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举证责任概念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本文回顾了近三十年来我国举证责任的立法状况,着重探讨了《证据规定》中举证责任概念的模糊性问题,认为必须摒弃法律要件分类说,转而采用英美举证责任分层学说,才能使我们真正迈出证明科学的第一步,才能在审判实践中避免出现举证责任概念的模糊性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确理解民事诉讼法中当事人举证责任的法律性质、准确运用当事人举证责任承担原则,对保证民事案件的审判质量、确保司法公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举证责任分配、举证责任倒置、举证责任分配上的司法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指出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在民事诉讼的全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践中要善于运用。  相似文献   

18.
李浩 《清华法学》2011,5(3):7-16
举证责任包括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后者才是举证责任分配的对象。举证责任的分配主要是实体法问题。规定分配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对审判实务具有重要意义。对分配举证责任的原则,有在民法典中作出规定的,也有在《民事诉讼法典》中作出规定的,也有在法律中不作规定的。无论是否作出规定,均以"规范说"作为确立分配原则的理论依据。我国修订《民事诉讼法》时,可考虑一方面保留第64条第1款关于行为责任的规定,另一方面借鉴"规范说"增设分配结果责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论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价值蕴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肖建国 《法律科学》2002,6(3):101-112
民事举证责任分配是由民事实体法、民事诉讼法和诉讼政策三方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 ,结果责任主要由民事实体法预先静态地配置 ,反映实体法的价值目标 ;行为责任由民事诉讼法概括地规制 ,体现程序公正和诉讼效益的要求 ;而法官则在个案中审时度势 ,依法律的精神、公平正义的基本观念 ,对预置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作出微调。  相似文献   

20.
在民事审判实践中,对于被告所作的否定性主张表示究竟如何看待,直接影响案件的裁判结果,尤其在发生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形下,作为举证责任分配主体的法官,其分配举证责任的思维方式往往决定着不利诉讼后果的承担者。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事人事实主张的深入剖析和对法官分配举证责任的思维方式的探索,以求对此类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