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网络谣言定义为发布具有传播特性,没有事实根据网络信息的行为。网络对社会影响广且深,惩治网络谣言既要看到其可罚性更要注意其慎罚性。网络具有工具性特征,网络秩序相对于公共秩序具有从属性。认定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应以实体社会公共秩序为中心,惩治网络谣言应把握好“度”。好友、粉丝传播机制、“恶搞”等网络行为,对谣言者承担责任的主观要件规则将形成挑战。面对网络发展给执法工作带来的冲击,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准备还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型谣言---网络谣言应运而生。网络谣言具有不同于传统谣言的鲜明特点,这也导致其产生原因的特殊性。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遏制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以政府为主导的各种社会力量应该齐头并进,实现对网络谣言的多元化治理,建设和谐网络社会。  相似文献   

3.
国内暴恐事件中网络谣言具有以制造社会恐慌为主要政治目的、以事件发生地域为谣言热点区域及向外围扩展具有关联炒作性等显著特点,会产生危害社会安定稳定、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瓦解社会信任体系的严重后果。究其原因,暴恐事件中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大量产生和广泛传播,与信息供需矛盾、媒体过度报道、心理干预缺失、部门多头管理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其消弭途径可以从加强暴恐处突能力、规范媒体新闻报道、发挥民间组织力量、完善部门联动机制、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增加应急安全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刑法将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认定为寻衅滋事罪是符合我国现实需要的。就刑法规定而言,寻衅滋事罪的刑法规范可以作为治理网络谣言的刑法依据。就司法适用而言,在认定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时应当结合网络空间的特性进行判断。刑法既要对网络秩序中的侵害行为进行矫治,又要避免公共秩序受到网络谣言的侵害。另外,治理网络谣言不能以牺牲公民言论自由为代价。刑法治理网络谣言应当在刑事一体化思想的指导下,调整刑法向轻刑化发展,构建严而不厉的刑法结构。  相似文献   

5.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移动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秀才不出名,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了人民群众了解世界、发表言论的主要渠道。网络的优势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逐渐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以网络散播谣言的现象最为常见。谣言传播本身制作成本低廉、社会影响较为恶劣,极大地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共秩序造成危害。在对网络谣言进行治理时,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薄弱环节以及刑法中对网络行为的不适用,使得治理网络谣言出现困难。因此如何切实可行地防控网络谣言,杜绝谣言犯罪已经逐渐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梳理刑法中对网络谣言的相关界定,汇总其他国家法律中针对网络造谣的具体标准,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剖析其与普通刑事犯罪的区别,提出有效防治网上造谣犯罪的刑事司法措施,能够进一步激发司法机关的能动性,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网络谣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井喷"趋势,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研究与把握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对预防和控制群体事件、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建立预警机制,将网络谣言扼杀在萌芽之中;及时、主动、全面公开信息;健全网络谣言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网络上一些针对历史事件、英雄楷模、公权机关的诱导性谣言,质疑当前社会各项正面宣传可靠性,模糊着青年道德标准,误导了青年价值观。我们应该厘清"谣言"与"流言"的界线,精准定义网络谣言,深入研究网络谣言的特点及传播规律,加强对广大青年网络道德素质的培养,在维护合法的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准确打击诱导性网络谣言的制造与传播,以法律法规作为抵御诱导性网络谣言的最后屏障。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在线社交网络给人们交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速了不良舆论及谣言的传播与扩散,对公共安全甚至社会经济造成不可忽视的破坏。如何预防和治理网络谣言传播成为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研究当前社会网络谣言传播的四个阶段,根据其传播的特点,从三个角度提出预防和治理社会网络谣言传播的措施,力求为广大网民构筑安全诚信、天清气朗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公共危机往往引起谣言,网络谣言是谣言在网络背景下的新形式,网络属性使其与现实谣言具有明显的差异。网络谣言在公共危机中增加社会恐慌、社会压力,容易造成公众对政府权威的质疑,也易造成网络秩序混乱。在公共危机中,网络谣言具有生成、传播以及消亡机制。为了防控网络谣言的产生,应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网络立法、提高公民理性认知和加强网络谣言研究。  相似文献   

10.
网络是互联网时代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平台与工具。网络谣言具有覆盖广、传播快、影响大等特征。网络谣言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害,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我国刑事立法对制造传播网络谣言行为进行了规制,两高司法解释针对网络谣言犯罪规定根据不同情形明确可以分别适用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和非法经营罪。推进网络谣言刑事治理,需要准确把握和运用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完善相关立法和司法,加大对网络谣言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快捷搜索信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挥洒创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少数大学生借助网络虚拟性宣泄自己的情绪、散布传播网络谣言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自身、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人的试验场,应进一步关注网络技术发展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强化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以及网络使用纪律教育,有效防范大学生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2.
网络技术的方便快捷使得网络谣言经常弥漫于社会各个角落,不仅使个人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而且也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完善政府治理机制迫在眉睫。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包括最初形成、初次传播、定型和终结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谣言受众的行为趋同机制和内容渐变机制是网络谣言得以迅速和广泛传播的两个核心机制。相应地,完善政府治理机制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网络谣言产生前的监测和预警机制、传播过程中的阻断机制以及终结后的恢复机制。  相似文献   

13.
网络谣言是经过网络媒介产生或散布的谣言。网络谣言传播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有奥尔波特谣言传播机制理论、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和社会心理学集群行为理论。影响网络谣言传播的心理因素涉及宣泄心理、应激心理、虚荣心理、选择心理、从众心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媒体的种类随之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网络谣言也越来越多,并且以极快的速度传播,目前我国的网络环境迫切需要对网络谣言进行净化.对网络中存在的谣言进行深入分析,需要将我国法律当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来,通过增强监管力度、建立刑罚措施等方式进一步补充完善我国现有的法律,将我国有关网络谣言的法律缺失尽快弥补,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提高我国公民对网络谣言的认识程度,了解其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使公民具有足够的分析能力,从而鉴别出网络谣言,不参与网络谣言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媒介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消息。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是极为复杂的。其中,心理原因是滋生谣言的内部因素,社会原因是产生谣言的重要因素,网络技术为谣言提供了便利,政府公信力下降助长了谣言滋生。此外,个人、社会、政府等各方面的合力加剧了谣言的形成和传播。要有效应对网络谣言,需要政府、社会、传媒、个人等都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6.
在对网络造谣型寻衅滋事罪进行司法适用时,应当依据民众观念和社会情势的变化对其进行扩大解释,结合"公共场所"的本质属性以及网络空间的社会属性,网络空间应当被认定为"公共场所";网络造谣型寻衅滋事罪的行为方式具有其独有特点,认定虚假信息要从内容的虚假性、诱导性、具体性以及信息来源的非正当性等四个方面来加以认定;"无事生非"的主观心态并不是网络造谣型寻衅滋事罪所必需,其主观心态既可以是主观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明知"的认定应当以刑事推定的方法来予以认定;借助于"累计犯理论"和"传播性理论"判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时,要合理考量发起者的行为使得危害进一步扩大的危害后果。  相似文献   

17.
网络谣言型寻衅滋事罪的认定标准在信息反响的充分性、类型和数量上存在一些难点.通过分析公共秩序和网络秩序的关系以及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可知,一定数量的信息反响是成立本罪的充分条件;网络谣言由于其风险属性,应当以较诽谤罪更低的信息反响数量定罪量刑.基于寻衅滋事罪的结果犯属性,发布谣言的内容和次数不能成为认定本罪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遍,网络谣言所带来的危害也日渐凸显。网络谣言传播方式多元、传播主体匿名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大,内容具备高度迷惑性。当前国际社会动荡,网络谣言对于大众舆论的引导和社会治安秩序的影响愈发强烈,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主体部门公安机关任重而道远。当前公安机关对于网络谣言管控的困境、不足主要有辟谣缺乏全面性、法律界定不完善、高新技术运用不足三个方面。在完善网络谣言治理路径上应当增大辟谣全面性,发动群众力量,完善高新技术手段,以此来应对来势汹汹的网络谣言。  相似文献   

19.
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及其谣言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经济全球化的思想文化交融、改革转型期的社会阶层分化、信息传播模式的新技术增益,是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谣言产生的客观因素。源于中介的刺激—反应机制的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怨恨,成为网络意识形态之战的重要内在动力和心理机制,是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谣言产生的主观因素。在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怨恨及其谣言具有差序性,文章分析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差序怨恨"和非主流意识形态谣言的"差序类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谣言治理采取的差序治理原则,从而有效地化解意识形态怨恨,防止意识形态谣言无限度地传播。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受众选择性心理的作用下,网络谣言大肆兴起,对维护社会秩序产生极坏的影响。基于受众选择性心理对谣言的传播过程和传播动力的影响,结合网络谣言的实质和成因,对网络谣言事件进行实例分析,对于探究网络谣言的控制对策有着重要帮助,以期对政府谣言控制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