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间10几平米的小屋,一块小黑板,贴在墙上的7张黄纸,写着“普法教育小课堂”,四五十名老人自带小凳子挤得满满一屋,连阳台、过道都坐满了人。这就是北京市朝阳区东风乡八里庄北里第一居委会的普法教室。  居委会主任王立荣向我们介绍:条件是差了点。房源太紧张,居委会只有一套两居室作办公室,只能辟出一间作教室;财力也有限,无力配置教学设备,因此学员们上课来只能自带凳子,还只能带小凳子,否则根本就挤不下。  “教室虽简陋,却很有凝聚力。只要一开课,凡能参加的居民就都来了。你看这些学员,大部分都是老人,不在家…  相似文献   

2.
于兵万  李广颖 《方圆》2023,(19):52-53
<正>一年左右的时间里,511次索要钱财,这样的频率,绝非正常恋人间的正常赠与行为,极不符合常理七旬农村老人钟荣丧偶后,想找个老伴儿共度余生,这也是人之常情。当钟荣以为自己真的有幸遇上了“知心恋人”时,却没想到背后另有一番故事。七旬老人家里来了“贴心人”高州市地处广东省西部,是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荔枝之乡。家住高州市石板镇某村的钟荣是一位忠厚老实、待人热情的果农,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殷实平静。子女们长大后,先后到外地工作,家里只剩下钟荣和生病的老伴,带着一个小孙子。  相似文献   

3.
据《扬子晚报》载:盐城市建湖县恒济镇的618位老人,不久前陆续和子女签订了《精神养老协议书》。赡养协议使老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养老得到了保障,但也引来了不少议论,更有专家质疑:赡养老人也要像做生意那样“签合同”么?子女赡养老人本是天经地义的人伦常理,也是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这本应是道德和舆论足以维系的基本关系,但是,随着社会传统意识的变迁,亲情之间的弱化甚至蜕化却已是不争的事  相似文献   

4.
65岁的老赵一辈子没打过官司,如今为了“探望权”来到法院,要求儿子每周探望一次。8月21日上午,郑州市惠济区法院的法官表示,经过劝说后老人的儿子已经带着礼物回家看望了父母,老人也表示会考虑撤诉。法官表示,如果真的以判决结案,到时候执行起来有难度。  相似文献   

5.
下一世纪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的时代。如何从法律上保障老人们的权益?他们作出了可喜的尝试。 即将迈入新世纪门坎的中国老人们是幸福的,喜看今日神州地,满目青山夕照明。  相似文献   

6.
丁锐 《政府法制》2014,(26):76-76
清代名人左宗棠喜欢下棋,而且棋艺高超,很少碰到对手。有一次他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个摆棋阵的老人,在招牌上写着几个醒目大字: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觉得老人实在狂妄,有意教训他,便上前挑战,结果老人真的不堪一击,连连败北。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12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省长李强陪同下,莅临中国电科展台,并通过海康威视智能系统与桐乡市椿熙堂老年社会发展中心老人们进行了双端对话,他询问了老人们的身体情况、居住环境,并祝愿老人们健康长寿。当习近平得知该系统是由海康威视自主研发时,他伸出大拇指,并赞许地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13年12月31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政治处、团总支组织青年法官法律服务团志愿者走进李沧区社会福利院,为这里的五十余名老人送法、献爱心,向老人们表达了真诚的关爱和节日的慰问。干警们将水果、牛奶等慰问品一一送到老人手里,祝福他们元旦快乐、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9.
“我们已经欠下医院一万多元的医疗费了,每次到医院,我最害怕看到的就是医生的眼睛。可是我现在真的是没钱了啊。”老人哭得很伤心。  相似文献   

10.
"周庭长、孙庭长、左庭长,你们请坐。"百岁老人张步生亲切地招呼着前来送赡养费的法官们,面对思维清晰的老人,法官们都竖起了大拇指,同祝老人健康幸福。这是2011年11月5日发生在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杨家园村令人感动的一幕。十年前,年过九旬的张步生因赡养费问题将三个儿子告上法庭。2004年7月,白蒲镇法庭从有利于老人的角度作出判决:老人由二儿子、三儿子轮流赡养,  相似文献   

11.
阿峻 《江淮法治》2012,(4):40-41
当前社会,“隔代抚养”是一种普遍现象,对其利弊,人们也有着不同的看法。现如今在“隔代抚养”模式下。孩子发生伤残甚至死亡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对此,老人们有监管之责吗?如果孩子父母离异,老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有没有法定的“探视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侦查程序中律师辩护权权能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律师的刑事辩护之路为什么越走越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老生常谈说明问题仍然存在,仍然未获解决。方方面面都在思考,如何避免原先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进一步退两步”的现象?如何科学规范侦查程序与检警关系?刑讯逼供与超期羁押真的久治不愈吗?死刑复核与三审终审真的只能纸上谈兵吗?律师会见难与取证难真的还要难下去吗?法官独立与公正审理真的还要从头再来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律师的刑事辩护之路为什么越走越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老生常谈说明问题仍然存在,仍然未获解决。方方面面都在思考,如何避免原先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进一步退两步”的现象?如何科学规范侦查程序与检警关系?刑讯逼供与超期羁押真的久治不愈吗?死刑复核与三审终审真的只能纸上谈兵吗?律师会见难与取证难真的还要难下去吗?法官独立与公正审理真的还要从头再来吗?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律师的刑事辩护之路为什么越走越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老生常谈说明问题仍然存在,仍然未获解决。方方面面都在思考,如何避免原先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进一步退两步”的现象?如何科学规范侦查程序与检警关系?刑讯逼供与超期羁押真的久治不愈吗?死刑复核与三审终审真的只能纸上谈兵吗?律师会见难与取证难真的还要难下去吗?法官独立与公正审理真的还要从头再来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律师的刑事辩护之路为什么越走越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老生常谈说明问题仍然存在,仍然未获解决。方方面面都在思考,如何避免原先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进一步退两步”的现象?如何科学规范侦查程序与检警关系?刑讯逼供与超期羁押真的久治不愈吗?死刑复核与三审终审真的只能纸上谈兵吗?律师会见难与取证难真的还要难下去吗?法官独立与公正审理真的还要从头再来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律师的刑事辩护之路为什么越走越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老生常谈说明问题仍然存在,仍然未获解决。方方面面都在思考,如何避免原先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进一步退两步”的现象?如何科学规范侦查程序与检警关系?刑讯逼供与超期羁押真的久治不愈吗?死刑复核与三审终审真的只能纸上谈兵吗?律师会见难与取证难真的还要难下去吗?法官独立与公正审理真的还要从头再来吗?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罗平县司法局在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关注老人生活.对农村赡养纠纷进行了重点排查、调处,为因赡养问题而孤苦无依的老人们送去了温情和关爱.化解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多年的矛盾.使老人们晚年的衣食住行有了依靠。  相似文献   

18.
今天是出发的前一天,下午和办公室的同事们一一道别时,好歹有了一点儿要旅行的感觉。近年来,这种感觉真的是越来越少了。小时候经常到外地亲戚家去过暑假,走以前,哪怕是近在咫尺的杭州,我都会兴奋上几天几夜。等到火车一开,父母大人们千叮咛万嘱咐的话早就飞到爪哇国里去了,整个一个解放了的感觉。等到假期眨眼间一过,不得不返程时,又和要上刑场差不多。年复一年.人渐渐长大,路越走越远,可感觉上的老茧也越来越厚。就拿这次西行来说,虽然也算得上是关山万里,行前却少了一份跃跃欲试的激情。莫非我真的老了?  相似文献   

19.
晓红 《江淮法治》2014,(22):46-47
正别爱得太晚,请常回家看看《中国老人及空巢老人数量增长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比例5倍,占世界老年人口五分之一,其中49.7%老年人为空巢老人,我国5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自杀人数超过10万,成为我国自杀率最高的一个群体。你可能很难想像公园里那些神态怡然的老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本是到了尽享天伦之乐之时,却只能深居独处,望"子女"而兴叹。2014年3月10日,《青岛论坛》上一则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上海普陀区一居民区内发生火灾,77岁独居老太丧生火海.出人意料的是,人们进入老人家中发现,家里囤积的废品垃圾竟然超过半人高. 无独有偶.上海的另一小区,也曾发生清洁工戴着口罩上门清理一位独居老人堆满捡回垃圾的家.而在今年2月,江苏常州一户民宅发生火灾,独居室内的69岁老人葬身火海.消防官兵也在现场发现,60多平方米的屋内堆满了老人平日捡回的垃圾,事后志愿者竟从房内清理出了40车垃圾. 不幸丧生的两位老人生前都有退休金,虽然与小辈们分开居住,但手头并不算拮据,却都有常年拾荒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