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随着考古遗址的不断发掘,在越南发现越来越多的云南古代瓷器。与此同时,经过对越南瓷器和云南瓷器的比对,发现越南瓷器深受云南瓷器的影响。本文从考古学入手,介绍和分析了云南瓷器在越南北部地区的传播过程及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2.
朱振明 《东南亚》2002,(4):34-36
一、云南省与越南经贸合作的新发展 云南与越南山水相连,有3个地州、8个县与越南的红河、莱州、老街三省接壤。双方的友好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越关系正常化10年来,云南省与越南的睦邻友好关系与经贸合作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1997,(3)
由越南国家社会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中国问题研究所所长阮辉贵教授率领的越南考察组于8月6日一*日在云南考察访问。在云南期间,越南客人访问了我所,并与我所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中,双方研究人员通报了各自研究所开展的研究情况,并对中越边贸的发展,中越关系,发展云南与越南的经贸合作等问题交流了看法。双方学者表示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两所的联系。在云南期间,越南客人还与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在我所人员的陪同下,越南客人参观了昆交会,红河卷烟厂,并游览了石林。越…  相似文献   

4.
中国河口与越南老街山水相连。为了推动双方之间的经贸合作,从2002年开始,云南省就开始筹备建立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截至目前,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云南省计划建设的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中条件最成熟的。然而,由于跨境经济合作区具有特殊性,是跨越国界的经济合作机制,因此,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还未上升到国家层面和两国互信有待提高是其推进面临的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越南与中国是“山连山,水连水”的邻邦,两国有共同的陆地边界约1350公里,其中有390公里的河界,其余是山地边界②。 越南北部山区包括有6个省,从东到西为广宁、谅山、高平、河江、老街和莱州,总面积55488平方公里,占越南总面积的16.8%,人口387.5万,占越南总人口5%(199年)。其中少数民族占本地区总人口的66.08%③。 中国与越南北部边境各省交界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广西的面积为23,6万平方公里,人口4380万,其中少数民族1600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2/5。云南的…  相似文献   

6.
有历史记录以来,中国与越南经历了多种形式的联系和交往:古代前期的内地与边远地区的关系;古代后期的宗藩关系;近代的半殖民地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现代的一般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部完整的中越关系史,可以考虑将其分成以下四个时期。一、越南曾在中国版图内1182年(公元前214年至公元968年)越南,古交趾之地。越南民族与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渊源关系。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和考证,中南半岛的红河流域在青铜时代已经生活着雒越人。雒越属于古代“百越”的一支。古越人曾在中国的东南部建立过一个越国。公元前4世…  相似文献   

7.
越南是一个农业国,农村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5%,农业人口占全国80%,劳动力占65%,农业占成内生产总值的四成。根据越南官方资料划分,其农业区可分为七个区域:(1)北部山区和中部地区;(2)红河三角洲;(3)北部沿海地区;(4)南部沿海地区;(5)中部高原;(6)南部东北区;(7)湄公河三角洲。其中,红河和湄公河三角洲占据突出地位,1989年,越南43.1%的人口生活在这  相似文献   

8.
王国爱 《东南亚》2009,(2):84-88
红河是越南的第二大河,流经越南北部地区,在越南境内流长500公里。红河为两岸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越南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越南人民在长期与红河相伴的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民族文化,而这一民族文化的存在与繁荣对越南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越南老街省的主要特点老街是位于越南边境的一个高原和山区省份 ,在其8057平方公里的面积上 ,有180个乡、坊和镇 ,共有16个民族的61万人生活在这里。老街省有矿产资源方面的优势(磷矿、铜矿、铁矿、云母矿、高岭土矿等30余种 ,并有工业开采价值) ,还有贵重药材 ,以及一些文化和生态方面的旅游景点(沙巴、北河等)。老街省有一个国际口岸———老街至河口口岸(包括公路和铁路国际联运站) ;还有越南国家级口岸孟康 ;还有许多开放便道 :义子—麻岸比 ,郑祥—小东山 ,本热—把沙 ,光金—从丙 ,本楼—巴集 ,坡龙—捞柯 ,西…  相似文献   

10.
道教是中国惟一本土宗教 ,它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 ,吸收神仙家的修炼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有组织的宗教。道教自创立以来 ,不仅为下层广大民众所信奉 ,而且曾一度为上层统治者所器重 ,其势力遍及中华大地 ,并流传于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中越两国关系悠久 ,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越南历史上曾有一千多年处于中国封建王朝统治下 ,史称“北属时期” ,可以说越南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其间 ,道教也随着中越文化交流传到了越南 ,并对其民间信仰、本土宗教、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一、道教与越南民…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1989,(3)
历史上云南的“对外开放” 从历史上看,云南与国外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至2世纪,云南滇池地区就和越南的红河流域有贸易往来,洱海地区就与缅甸等地有通商关系,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指从四川经云南通往缅甸,印度的古代贸易通道,当时称为“蜀身(yun,音原)毒道”)就在这一时期首次出现于《史记》中,永昌(今保山)、滇越(今腾冲)都位于南方丝绸之路的通商要道。公元7世纪以后,思茅地区的银生城(今景东)有了到老挝,泰国,缅甸的商道。南诏和大理政权相继同中南半岛地区发生贸易往来。明、清以后,云南对东南亚各国的贸易进一步发展。据《东华录》记载,通过云南进行的中缅贸易,中国向缅甸出口  相似文献   

12.
何平 《东南亚》2005,(1):50-57
越南的古代社会形态是如何演进的?或者说,越南的古代社会形态到底是由原始社会演进为封建社会还是由原始社会演进为奴隶社会再进入封建社会?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对越南古代社会演进与奴隶制问题进行一番深入的考察。一在东南亚诸国中,越南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恐怕算是最为悠久的了。大约从公元前4—前2世纪左右,今日越南北部地区的越人社会便逐渐受到中国的影响,继而被置为郡县,关于这一地区的历史也开始有了较为可靠的文字记载。一般认为,在中原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下,今日越南北部地区的越人社会便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基础上逐渐封…  相似文献   

13.
中越旅游合作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和曼 《东南亚》2002,(2):26-29
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自 1 991年 1 1月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 ,中越友好关系不断发展 ,各个领域的合作日益扩大 ,其中旅游合作发展迅速 ,势头良好 ,引人注目。1 .中越旅游合作 ,有利条件众多。中越两国旅游合作的有利条件不但众多 ,而且独特 ,主要有利条件如下 :( 1 )两国陆海相连 ,近在咫尺 ,交通便捷。越南北部与我国的广西、云南接壤 ,其中广西有那坡、靖西、大新、龙州、宁明、凭祥、防城港等 7个县市与越南的广宁、谅山、高平等省交界 ,云南省富宁、麻栗坡、马关、河口、金平、江城等 6个县市与越南的河江、老街、莱州等省相连。…  相似文献   

14.
越南越南面积329,600平方公里,重新划定了同柬埔寨的老的边界。全国40%以上是森林,有收获的耕地约占17%。政府的政策是在北方与南方增加可耕的、有良好灌溉条件的土地面积。 1981年,越南的人口总数估计为55,800,000人。可是,由于一些人民逃避征兵登记以及躲避官方控制下的经济活动登记,上述人口总数或许稍高。后来,1984年的人口估计数为60,000,000人,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181人。越南的人口仍然主要在农村(与1960年的95%相比,1981年占81%),集中在两个主要的出产稻米的三角洲:北部是红河三角洲,南部为湄公河三角洲。(越南人的说法通常指三个主要区域:北部、中部、与南部)。北部省份人口最密,如太平省,属世界人口密度最高之列。湄公河三角洲比红河三角洲大一倍以上,人  相似文献   

15.
滇越铁路与当代滇越经贸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士录 《东南亚》2005,(3):27-32
滇越铁路由昆明经宜良、开远、河口以及越南的老街、安沛、越池、安员、河内至海防港,全长858公里,其中云南段长466公里,越南段长392公里。越南境内段于1899年开工,1901年建成;云南段于1903年开工,1910年建成,同年4月1日全线通车。滇越铁路是19世纪末叶法国殖民者为扩大其在华势力范围,进一步掠夺云南资源,向清政府攫取云南铁路权益后修建的。如今,滇越铁路通车已近百年,其中由法国人经营了36年。毋庸置疑,通过这条铁路,法国人获得了丰厚的政治、经济利益与特权,但客观地讲,滇越铁路的通车,对云南经济社会以及滇越经贸文化关系的发展也起了…  相似文献   

16.
一、 南方陆上丝路的概念范围 人们通常所说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是指从四川经云南通往缅甸、印度的古代贸易通道,亦即蜀身毒道。我个人认为,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概念不仅仅是指蜀身毒道,其范围还应包括从云南通往泰国、老挝和越南的古道。由于地理、民族等多方面的原因,从中国南方到老挝和越南地区,古代已有道路通达。更为重要的是,从中国云南通往老挝和越南地区的古道,是连结南方陆上丝路的主线蜀身毒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纽带,在中国同东南亚及其它  相似文献   

17.
越南古代文明发源于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早已与其东部的海洋发生了各种联系。随着历史上的“南进”运动,越南疆域沿海岸向南推进,南迁的越族居民与中部以南地区的占婆居民、越族文化和占婆文化不断发生冲突与融合。同时,越族古代居民的社会精神意识活动具有慎终追远、敬祀祖先、好事鬼神、畏惧天地的基本特征,其信仰与崇拜常常表现出多神并存。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1992,(2)
东山文化是东南亚重要的青铜文化,也是越南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自本世纪20年代对东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以来,东山文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东山文化遗址的发掘报告一直没有公布,有关东山文化的材料仅散见于一些研究著作和文章中。本文尽量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料,力图对东山文化及其起源的有关问题作一概要论述,以期对深入研究东山文化及其与中国的一些考古文化,尤其是与滇文化的关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河内小史     
位于红河三角洲西北部,红河与墩河汇合处的河内市是越南的首都。它是越南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的中心,是越南北方最大的城市,全市面积为五百九十七平方公里,人口一百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人(据一九七六年二月统计)。河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原先叫大  相似文献   

20.
越南古代史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1986,(2)
一、原始社会(远古至公元前214年) 和平文化和北山文化的发现,说明在旧石器时代,红河流域就生息着原始人类。随着间的推移,他们从原始群逐渐过渡到氏族公社阶段,后来出现了文郎部落联盟。 文郎属雒越的一支。文郎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称为“雒王”,下有“雒侯”、“雒将”,当是部落或氏族的首领。越南史籍《大越史记全书》等出现的“雄王”,实为雒王之误。 据中国和越南史籍记载,文郎部落联盟时期生产力水平很低,在红河中下游地区处于“刀耕火种”、“水耕火耨”状况,稍往南(汉代的九真郡),则无农耕,民“以射猎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