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我国新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立法模式及其完善●武汉大学法学院孙昌军蒋羽扬一、我国新型法典关于单位犯罪的立法模式我国新刑法典颁布以前,对单位犯罪采取的立法模式是单行刑法、司法解释和附属刑法,明显存有日本立法模式的痕迹。实践证明,这些法律规定是较为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持有行为的法律性质再探讨──兼论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完善张广永从1810年《法国刑法典》规定持有型犯罪伊始①,各国刑法典纷纷效仿,我国也在1997年新刑法典中规定多种持有型犯罪。但该种犯罪的诸多问题在刑法学界仍存在争议,笔者拟就争议的中心问题即持有行...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犯罪数额的立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典正式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概念明确化、犯罪数额具体化是罪刑法定原则在经济犯罪数额立法上的具体要求,因此,新刑法典对部分经济犯罪的犯罪起点数额以及其他界限数额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定刑。然而,新刑法典并未能彻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在相当数量的经济犯罪中仍采用概念模糊的抽象模式来确定犯罪数额。为了更好地在经济犯罪数额立法上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为了使经济犯罪数额立法科学化,有必要加强研究经济犯罪数额的立法模式。一、评析新刑法典的经济犯罪数额立法模式经济犯罪数额是指受经济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  相似文献   

4.
论单位实施自然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虹 《法学家》2003,2(2):30-36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1997年刑法典第一次在总则中规定了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处罚原则,并在分则中规定了具体的单位犯罪.这种总则的原则规定与分则的具体规定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可以更好地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方便司法机关对单位犯罪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1997年10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开始正式实施。新刑法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原刑法典进行了多方面的重大修改和完善,特别是为保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大了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除了设专章规定妨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外,在总则中还专门增设了单位犯罪。笔者以为,正确认定单位犯罪,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基本条件我国刑法中的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依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就是说,单位进行犯罪活动,依照法…  相似文献   

6.
法国新刑法典中关于法人犯罪的规定述评周长军1810年拿破仑刑法典的颁布曾经开启了大陆法系国家法典式立法的先河,并影响和领导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刑事立法运动。当时空穿越了82年之后,1992年7月22日通过的法国新刑法典关于法人犯罪的规定,又创设了大陆法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保护的特殊需要,俄罗斯刑法典对生态犯罪作出了详尽的规定,为生态犯罪的治理提供了规范基础,保障了生态犯罪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台湾刑法中的妨害司法活动犯罪的规定,分布于两大部分:一是台湾刑法典,二是台湾特别刑法。而特别刑法中的妨害司法活动犯罪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适应刑法典颁行后社会生活的变化带来的妨害司法活动犯罪情况的变化,作为刑法典妨害司法活动犯罪规定的补充或修改而制定的。从内容上看,包括三部分:一是增加了刑法典中所没有的新的犯罪C是将原属于刑法典中某些犯罪的内容独立出来,规定予以特别的处罚,相应地缩小了刑法典中某些犯罪规定的适用范围.;三是设立新的规定取代刑法典中原有的某种犯罪的规定,相应地刑法典中的某种犯罪的规定即…  相似文献   

9.
随着单位犯罪被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所确认,成为与自然人并列的犯罪主体,各项与单位犯罪相关的制度研究日趋深入,单位累犯制度的研究也在其列。但学者对刑法典是否规定了单位累犯,以及其存在的依据、成立的标准仍存在争议。本文年认为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单位累犯制度刑事立法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我国刑法典关于空间适用范围的规定中存在的局限,从世界刑法发展的趋势、打击国际犯罪的实际需要、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义务和我国单行刑法的规定等方面,分别论述了我国刑法典对某些特定的国际犯罪确立普遍管辖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以我国刑法典现有的规定为基础、吸收有关单行刑法的内容,在我国刑法典中增设适当条款、确立普遍管辖原则及其相关的引渡制度的具体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修订后的刑法典关于污染环境和破坏自然资源两类犯罪的新规定,本文就与环境犯罪定罪相关的如下问题作了分析探讨:1.环境犯罪对象的认定;2.定罪情节的认定;3.主观罪过形式的认定。  相似文献   

12.
DUALSYSTEMOFPUNISHMENTONCRIMEOFJUDICIALPERSON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新刑法典中,第一次出现了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改变了我国法人犯罪立法零乱、无系统的局面。但是,新刑法在对法人犯罪处罚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对法人犯罪及其处罚的一些粗浅认识。一、规定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合理性传统刑法理论认为:只有自然人可以作为犯罪主体,成为刑罚的对象;而法人没有思想意志,因而不具备实施犯罪的能力。这在罗马法中称为“社团不能犯罪…  相似文献   

13.
单位犯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戴澜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刑法不仅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的主体,并在分则中具体规定了单位犯罪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问题。下面,笔者试就单位犯罪在认定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略陈管见。一、正确认识单位犯罪中的主体根据我国新刑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次确认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并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法律,是1987年颁布的《海关法》第四十七条第(三)项中的有关规定,其后又有我余部单行刑事法规也对单位犯罪陆续作了规定。但就总体而言,对单位犯罪的定义尚不明晰,规定也过于分散。1997年3月14日通过的忡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次从刑法典的高度对单位犯罪作了明确而系统的规定。《刑法·总则》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  相似文献   

15.
新刑法单位犯罪立法评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修订后的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一改1979年刑法从根本上否认单位犯罪之立法趣旨,在总则和分则中均对单位犯罪着墨甚多。对这些刑法规定作出一个基本评断,以便于司法适用并为未来单位犯罪立法的科学化提供理论滋养,是刑法学界必须直面的问题。一、新刑法单位犯罪立法的改进与特色单位犯罪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开始衍生并逐步蔓延开来的一种犯罪现象,立法者针对这类犯罪愈演愈烈的态势,超脱于当时的法人犯罪肯定论与否定论的激烈论争,在《海关法)中首开对单位犯罪作出刑法反应之先河。此后,关于单位犯罪的立法大有覆水难…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若有人主张单位犯罪这个概念时恐怕会使一些法学家赔笑大方。而十年后的今天,它却堂堂正正地列在新刑法典之中,而且在新刑法分则的十章中,有五章共四十多条是论及单位犯罪的,篇幅之大,涉及面之广,规定之洋是极为罕见的。这是何故呢?看来,研究单位犯罪,不仅是理论上统一认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法律工作者在实践中如何操作这类犯罪的当务之急。。旧刑法理论和原刑法为什么不主张单位犯罪这个概念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旧理论的继承惯性作用。我国的刑法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前苏联刑法理论的影响,相应地,中国…  相似文献   

17.
论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对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刑事打击,从建国初期的单行刑事法规到1979年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以及尔后的相关《补充规定》和《决定》,都把破坏金融秩序和危害金融资金安全的行为作为经济领域犯罪的重要打击对象,我国现行刑法典更以专门的章节来规定这种犯...  相似文献   

18.
论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修订后的刑法典第叨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从此规定可推知,刑法典规定的单位犯罪的主体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五种。笔者认为,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的规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不无探讨之处。一、从形式上看,把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集于“单位”麾下显得有些牵强。因为单位一词的本意是指“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①它不包括公司、企业。而且,这种规定存在分类标准的不周延性。如果我们把单位犯罪的主…  相似文献   

19.
崔庆森 《法学研究》1996,(1):112-117
在修改完善我国刑法典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较为复杂棘手的问题,就是有无必要在刑法典中规定法人犯罪,以及如何规定法人犯罪。该问题之所以复杂棘手,一是在刑法学界中,对犯罪的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和应否在刑法典中规定法人犯罪有不同认识,特别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理论权威和参与修改刑法工作的专家学者持否定意见,在某种程度上使该问题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从而立法上无法适从;二是在当前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管理教育工作跟  相似文献   

20.
论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几个问题刘星明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对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规定,从而填补了我国刑法典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空白,促进了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制度与国际著作权刑法保护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