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秀玲 《前沿》2012,(19):67-69,137
空间维度逐渐成为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主题之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主要对空间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于分析当代社会发展及其实质有重大意义.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的丰富与发展,而不是前者对后者的替代.  相似文献   

2.
在国外重构历史唯物主义思潮中,英国学者乔治·莱尔因1986年出版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富有特色并引起了国内学者重视,不少学者发表评论。有人肯定他对正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批判和依据实践观点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尝试,也有人指出其重构含义存在歧义甚至相互矛盾,由于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误以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存在"困境"。这些评论有可取之处,也有进一步展开的余地。该书对重构之必要性的分析包含对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价值的肯定和对其他多种重构尝试的评介;在概述正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对之作出了较深入的批判,并点评了正统理论之捍卫者和一些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特征和适用范围也作出了可取的理解。但关于困境的表述含糊多义,对两个重构含义的关系阐释不清,用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思想来摆脱其思想困境的做法显得自相矛盾,把摆脱这种困境当作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目的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深入研究,马尔库塞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一种实践基础上的哲学批判理论,又是一种劳动基础上的感性本体论。这种从《手稿》出发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路,其合理之处在于凸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维度和人本维度,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忽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维度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时间和空间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客观的物质存在,其存在形式必然是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要在未来5年内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延展和空间格局,对其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进行定位,对其所处的时间节点和空间基点有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12月3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提出6个方面20条措施,着力破解养老服务发展"痛点""难点"问题,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对标对表,坚持"四个聚焦"。一是聚焦规划布局。坚持规划先行,从时间、空间和供给维度进行清晰定位,对城乡养老产业进行科学布局,确保全省养老服务"一盘棋"。二是聚焦问题解决。坚持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6.
从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重新解读出发,莫伊舍·普殊同发现了一个与“传统马克思主义”不同的马克思,在阐述劳动与时间的辩证法的过程中完成了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重构。但是由于普殊同颠倒了价值形式与私有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导致他抽去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的生产关系维度,而把资本主义的崩溃理解为一个与私有制和阶级关系无关的客观历史过程的结果。因此,他无法在资本的辩证运动之中找到超越资本的力量,最后走向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背离。  相似文献   

7.
历史唯物主义重构史中分别以"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生存(存在)本体论"为前提的三种"重构"范式,大多未能切中历史唯物主义原初语境的方法论前提与历史生成总体论视角,并由此自觉去规定其"重构"的概念内涵和确立其"重构"思路。即使有学者自觉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的内涵作了界定,但仍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原初语境的方法论前提与历史生成总体论视角。因此,重返并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初语境的方法论前提与历史生成总体论视角,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的概念内涵作出准确界定与思路校正,已成为有效推进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其对国家治理规律、治党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特别是经受住实践的检验,鲜明地展现出科学性维度。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其对国家治理规律、治党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特别是经受住实践的检验,鲜明地展现出科学性维度。  相似文献   

10.
被动城市化中的村二代适应状况,折射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通过改编过的"青少年城市社会适应调查问卷",对广州市黄陂村500名城中村二代测量,并以500名广州市城区青少年作为参照对象分析,结果发现城中村二代的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城区青少年,其社会认同和社会交往存在失调和分化现象。时间维度上精神文明的滞后和空间维度上的社群隔离,是影响城中村二代社会适应的重要因素。故需要通过空间融合、教育改造、文化重构等途径来提高城中村二代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图像转向”语境下的多维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烨鑫 《求索》2011,(8):200-202
传统图像是典型的空间艺术,并以艺术性为旨归。在"图像转向"语境下的图像新增了时间维度、技术维度、商品维度和大众维度。如今,图像成为具备多种维度的综合体: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交错呈现;艺术维度与技术维度完美融合;同时还具有消费社会中的商品化维度和祛精英化的大众化维度。图像的多维性建构了充满张力的图像本体,为学者对它进行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并从侧面促进语言文字在压力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莲  武晟  李凯 《桂海论丛》2021,37(1):37-42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思想武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更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在空间维度上,要在彰显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时间维度上,要在把握时代脉搏的过程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主体维度上,要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3.
在哲学语域中透视贫困问题是哲学学科对人类的生命存在价值关怀的必然研究理路。本文试图用马克思的视角超越从表层现象考察社会贫困状态、局限于非本质经济联系的经济学,把贫困问题提升至哲学本体论论域,聚焦于人的主体本质力量维度,以人的个性上扬空间和自由实现程度为尺度对贫困予以重新定位,探究了贫困的起源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窥探到贫困的根源归结于生产关系,并进一步将主题拓展探讨了贫困问题内蕴的政治哲学论题即贫困与正义、自由和平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必须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视角分析处理问题,在联系群众、听取意见、体察民情和勤政为民四个环节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是一个长期以来令人困惑的问题。由于对这一问题认识不清,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裂缝”和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历史哲学作适当的区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是“元哲学”的观点,同时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建立一门社会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6.
农村小额贷款在发展中应当从管理体系、法制体系、科技系统、公众参与、教育系统等方面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条件,必须坚持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使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保持公平、协调发展,在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协调下的高效率发展,并且应该从各地区情况出发,走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多样性、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是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党人的政治纲领,凸显着共产党人的政治价值观。《共产党宣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政治意识、政治立场以及政治使命三个方面为共产党人的实践确立了价值定向;又在“价值—话语”维度通过阶级性、批判性、科学性的话语对政治价值观进行了科学阐释。在《共产党宣言》的启示下,建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价值观要从坚定政治信仰、恪守政治立场、坚持政治遵循以及探究内在机理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催生出数字劳动这一蓬勃发展的新型劳动形态,广泛且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数字劳动的特征分析是全面深入研究数字劳动的必要基础和关键前提。相较于传统劳动,数字劳动呈现出生产资料数字化、劳动产品非物质性、劳动空间网络化、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的界限模糊化、劳动关系灵活性和不稳定化等鲜明特征。数字劳动的诸多显著变化,拓展着劳动的内涵与外延,重构着劳动正义原则,带来了一系列亟待回应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艺术生产价值是数字艺术传播德性构建的逻辑起点,而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数字艺术传播却面临德性失范的问题。基于此,必须从三个维度来重构数字艺术传播德性体系:一是坚持娱乐适度的指导原则;二是加强政府管制,打击盗版、伪劣数字艺术作品;三是积极推动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