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行政复议的司法监督:现实问题与解决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复议制度的建立 ,使公民权利得到行政救济产生了可能。但是 ,由于制度上和实践中的原因 ,行政诉讼对行政复议的司法监督体制还存在较多的不完善之处 ,从而影响了行政复议功能的实现和人民法院司法监督权的全面实现。笔者认为 ,应从被告资格的确定、实行对行政复议维持决定的审查、建立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和协调审查范围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对行政复议的司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阎英 《行政与法》2000,(4):24-25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1999年4月29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我国独立的行政复议制度正式诞生。这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重大步骤,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行政复议是我国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公民提供法律救济的基本渠道之一。《行政复议法》的颁布,完善了行政复议制度,使行政复议从行政诉讼的配套制度变成了一种独立的监督和救济制度,无疑对建立起一个独立和高效率的行政复议制度,改革行政诉讼制度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律权利将受到行政复议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行政救济包括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种途径,当事人在遇到行政纠纷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可以自主选择救济途径,这两种救济途径构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的法律程序.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年来越来越突出的行政纠纷问题,一些学者开始推行复议先行的主张,把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先行程序,进而加强行政复议效果,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行政复议机关作被告的情形。随着行政复议体制机制的改革,行政复议工作的不断深入,行政复议制度的这一设计面临着行政复议案件高维持率、不利于行政复议救济和监督功能的发挥等诸多挑战,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诉讼中作被告的问题需要进行重新审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有多种观点,我们需要从行政复议的救济功能、居中裁决的性质以及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张伟 《法制与社会》2010,(2):178-178
行政救济制度是现代化国家法治程度的一个显著标志。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行政救济制度,但是,它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完善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本文认为应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扩大行政救济范围,增加新的救济途径,加大立法力度,完善行政程序立法。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公务员制度也逐步完善,但忽视公务员人事行政诉讼救济权却始终是我国人事救济制度中的一大缺憾。人事行政诉讼制度以司法审查这一法治的坚强屏障,阻止行政机关任意处分国家公务员,保证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廉洁高效,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在西方,大多数国家都早已实行了类似的制度,而我国不仅在实践中缺乏这一制度,而且在理论上的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本文试图界定人事行政诉讼的概念,从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角度批驳“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探寻建立人事行  相似文献   

7.
在城乡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变更不仅在程序法上需符合程序性要件,而且在实体法上可能介入和影响到规划区内人民的财产权。因此,我国应当从权利保障与救济的角度来分别认识不同性质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变更而影响到行政相对人权利的领域,我国应该允许利害关系人对之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以资救济;在将来行政诉讼制度进一步完善的阶段,我国也不应该排除以规范审查诉讼来提供规划变更后的权利救济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今年四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这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对行政权诉讼救济法律制度的完善。本文从行政复议制度在行政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阐述了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并重点介绍了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的颁布和施行,标志着基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请求,解决行政争议和追究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以恢复和补救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法律制度的正式建立。一由于行政救济制度主要由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这两种法律制度构成,所以,两者之间受到一些共有规律的调整和支配。由此出发作为一种救济的途径和手段,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1990年,随着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颁行和普遍建立行政复议制度的要求,国务院制定了《行政复议条例》。1999年,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复法”),这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牌。较之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这种救济制度优点明显:范围广泛,程序便捷,不收费用。但从实施的情况看,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制度之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诉讼制度与行政复议制度的冲突,是导致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建立行政法院,并将行政复议纳入行政诉讼的范畴。由行政法院统一行使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救济和对行政主体的法律监督权,可以彻底解决现行制度中存在的矛盾,有利于依法行政和法律监督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知情权法律救济在我国遭遇的尴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然而<条例>在规定知情权法律救济途径时,由于并未充分考虑其独特的性质,故知情权如遭受侵害,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传统的救济手段中面临诸多困惑与尴尬.因此,在宪法中明确赋予公民知情权以基本权利的地位;待时机成熟提升条例的法律位阶,变条例为法律;调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审查方式,增加屏蔽审理程序;提高公民权利观念,加强政府法治理念,畅通救济途径,才能更加有效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3.
税收司法是税收法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税务行政诉讼存在发生率低、撤诉率高的状况,通过分析税务行政诉讼的特点,指出这种状况既有必然性,又反映了当前税收立法、司法的不足,建议通过扩大税务司法审查的范围、建立纳税人诉讼制度、完善税务行政复议和税务行政诉讼的衔接模式等措施完善现行税务行政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行政救济程序中建立行政协调机制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的救济程序中存在着当事人不能和解的制度缺陷,导致很多案件在缺少法律监督的情况下案外和解,因此,行政救济程序中有必要建立行政协调机制.此制度的设计是在我国调解制度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外的诉辩交易及ADR机制提出的,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该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以及实现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目前,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不服既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这一行为实际上成了公安机关最终决定的行政行为,缺乏应有的法律监督,不符合依法治国的理念.事实上,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履行处理交通事故的职责行为,其法律性质是具体行政行为中的行政确认;应当完善对这一行为的法律救济制度,允许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为主体的行政救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它对于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实现行政管理的目标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我国现行的行政救济制度还有诸如立法不完善、救济过程不规范、救济范围有限、救济效果不好等等的不足 ,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行政指导实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比基础上就如何通过建立和完善监督专员、行政苦情、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行政补偿等行政法律制度,提高行政指导行为的法律救济制度水平,实现行政指导法治化,提出了若干改革与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脱节现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最初是作为行政诉讼制度的配套制度而建立起来的 ,作为这一制度建立标志的《行政复议条例》与《行政诉讼法》在立法上基本上保持了一致 ,但是 ,由于立法上的限制 ,这一制度在实施中没有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新的《行政复议法》的颁布实施从立法上改变了这一状况 ,它标志着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的成熟与完备 ,但也正是由于它在立法上摆脱了《行政诉讼法》的影响和束缚 ,因而 ,《行政复议法》与《行政诉讼法》在不少制度的设定方面相互不能衔接 ,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前不久 ,最高人民法院又在总结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发布…  相似文献   

19.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相对人因不服行政机关的决定,请求作出原决定的行政机关或其上一级行政机关,审查原决定当否、并为一定决定的诉讼活动。行政复议是广义行政诉讼的组成部分,分析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现状,探讨完善之途径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哈书菊 《北方法学》2010,4(4):134-146
俄罗斯行政救济制度在其国内表述为“行政司法制度”,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由权力救济模式向权利救济模式的转换过程。而促成这一转换则依赖于当代俄罗斯奉行的人权保障原则以及经济转轨、政治转型等社会条件。俄罗斯行政救济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公民请愿制度、行政重新审查制度、行政诉讼制度、人权全权代表制度以及公民权利的国际司法救济制度等。俄罗斯行政救济制度未来发展的应然选择是改革和完善行政系统内的行政重新审查制度和行政系统外的行政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